張雅娟











800余名小球員、近百名教練員、近60名裁判員、8名中方專家、6名外國專家,一場以足球之名的10天歡聚……8月14日至23日,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校足辦)主辦,河北省教育廳、國家體育總局秦皇島訓練基地(中國足球學校)承辦的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小學組)在秦皇島舉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楊勇,國家體育總局秦皇島訓練基地主任(中國足球學校校長)丁啟鵬,中國青年報社社長劉健,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廷山,秦皇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劉紅軍,人民網人民足球運營中心副主任劉秉潤,足球頻道副總經理郭林,卡爾美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柯鴻潤,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春滿以及中外專家組成員出席開營儀式。
受臺風“利奇馬”外圍氣流影響,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小學組)開營之前,海濱之城秦皇島也經歷了一輪風雨的洗禮。14日清晨,大雨已經偃旗息鼓,開營儀式在時有時無的蒙蒙細雨中進行,涼爽宜人。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營員、教練員、裁判員近千人參加開營儀式,大家對即將到來的訓練、比賽充滿期待。
和之前4年一樣,2019年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小學組)依然由國家體育總局秦皇島訓練基地(中國足球學校)承辦。人數多、賽程密、球員年齡偏小、天氣變化無常,這些都讓小學組的承辦工作面臨不小的挑戰,為了保障夏令營活動順利進行,基地工作人員在開營前就冒著風雨忙碌了數日。從信息整理、賽事編排、營員分組,到裝備分發、設備調試、食宿管理,都事無巨細地一一落實。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旨在為青少年校園足球優秀運動員提供高質量的訓練、競賽和交流平臺,是國民教育體系培養優秀足球后備人才的“孵化器”。據了解,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小學組)的參賽組別包括混合組、男子乙組、男子甲組、女子乙組、女子甲組。比賽形式有五人制和八人制。除了足球訓練和競賽,夏令營活動內容還有球員選拔、愛國主義教育、教練員培訓等。最終,專家組的中外專家會結合訓練、競賽等相關活動,對參加夏令營的小營員進行足球技能、體能、實戰能力和素質評價,從中選拔出各組別的最佳陣容。此外,夏令營還希望通過各種活動教會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如何學習,切實做到“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小學組)舉辦期間,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校園足球力量——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影像展”(以下簡稱“影像展”)同時在國家體育總局秦皇島訓練基地(中國足球學校)開展。影像展共征集到12478幅(組)攝影作品、550部視頻作品。其中,近七成作品出自校園足球一線教師、教練、學生。本屆影像展以“校園足球力量”為主題,旨在通過征集相關的攝影、視頻作品,組織線下展覽,切實展現校園足球育人功能,在全社會宣傳廣大青少年通過校園足球學習到的優秀品質和向上精神。
司長寄語
王登峰:堅守安全紅線 守住公平底線 把握發展主線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開營儀式上對參加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小學組)的學生提出了3個問題:一是大家為什么來到這里?這是因為對足球的熱愛,如果沒有熱愛,大家不可能在班級聯賽、校內聯賽、校際聯賽以及全國夏令營比賽中脫穎而出。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收獲的不僅僅是足球技能的提高,還得到了綜合素質的提升。讓每一位熱愛運動的學生都能在運動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是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最根本的目標。二是大家是如何來到這里的?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的享受樂趣,每一個家庭、學校、教師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同學們能夠在校園里、在課外訓練場上、在競賽場上盡情揮灑汗水,收獲成功和進步,這是包括家長、教師、學生在內的全國所有人付出的結果,這也是近5年推進校園足球工作以來能夠取得成功、進步的最重要的原因。三是從這里出發要去往哪里?秦皇島基地食堂里的“吃飯就是訓練,營養就是戰斗力”的標語很有道理。作為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一個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言一行都是綜合素質的體現。來到秦皇島要作為新起點,從一點一滴做起,從遵守紀律做起,從尊重對手做起,從向身邊的其他學生、教師、專家學習做起。希望大家要服從管理,珍惜機會切磋球技,向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學生、教師和教練員虛心、認真、刻苦學習,在這10天里不僅收獲足球技能的提高,也能夠成為全面發展的人,走向更寬闊的舞臺,今后成為一批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以及會踢球、踢球踢得好的社會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踐行者。
開營儀式后,王登峰司長在聯席會上對領隊、教練員、裁判員提出了3點期望:一要堅守安全紅線。既要管理好營員,在日常安全管理上要多想一點,想全一些,也要管理好自己,履行好自身的職責,給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二要守住公平底線。進入到夏令營總營的小營員們都是按照嚴格標準,經過公平的選拔,從分營中脫穎而出的。大家在總營中要繼續堅持嚴格公平的原則,讓每一位營員都有平等的機會被關注到,真正展示自己,要確保在遴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步驟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這是做好校園足球的底線;三要把握發展主線。要讓孩子們認識到為什么能夠來到夏令營,要讓孩子們學會感恩,正是有父母、學校、教師、教練員所給予孩子們的幫助,才使他們有了全面的發展。同時也希望各位領隊、教練員、裁判員要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校園足球的發展獻計獻策。
專家聲音
李春滿:要讓教練員培養跟上校園足球發展的節奏
據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總營(小學組)中方專家組組長李春滿介紹,此次中方專家組的職責主要包括教練員培訓、球員技能測試,以及協助外國專家選拔最佳陣容。專家組成員都參與了分營活動,此次來到總營要擔任各營區的領隊兼訓練總監,因此,還要負責訓練、比賽期間的管理工作。李春滿表示,希望通過夏令營等足球活動,能夠更好地實現足球項目的育人功能,增強參與者的規則意識、尊重意識、合作意識、表現自我的意識和自我約束的意識。要想達到這個效果,除了營員通過足球活動去體驗和感悟,還需要教練員的積極引導,兩者缺一不可。
李春滿認為,自2014年底教育部牽頭校園足球工作以來,在普及上取得了很大成效,無論是足球特色學校的數量還是參與人數都大大提高。“前一個階段打好了基礎,讓大家看到了希望,未來要提高質量,首先要提高教練員和教師的水平。”李春滿說,“如果我們有了可選的苗子,選出來以后就需要好的教練員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培養,如果教練員水平不夠,就會耽誤孩子的發展。想要順暢地銜接,就需要加強教練員的培訓,讓教練員的數量和質量能跟得上校園足球發展的節奏。”
專家聲音
Maor? Rozen:希望為中國足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來自西班牙的外國專家Maor? Rozen表示,他在此次夏令營中的任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是選拔營員,提供一份名單給專家組;第二個是為教練員提供培訓,除了講解一些戰術和技術上的訓練方法之外,還會根據教練員的表現進行一些反饋;第三個是更多地了解中國足球,掌握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水平,在夏令營結束之后形成一份報告,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我在夏令營看到了一些非常出色的營員,這令我很吃驚,也令我很享受這次的工作。”Maor Rozen表示,雖然他被邀請來中國是為了幫助中國足球,但他的姿態是很謙虛的,“并不是我來自西班牙就表示我很厲害,我在這里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到夏令營結束的時候,我會根據這幾天我觀察到的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教練員和球員提升水平,不過我們所說的并非都是真理,中國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去發展足球。”
教練心聲
葉虎年:足球的種子在偏遠地區生根發芽
來自第四營區青海省女乙代表隊的教練員葉虎年是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小橋大街小學的體育教師,帶著青海省的優秀小營員千里迢迢來到秦皇島,葉教練最關注的還是孩子們的安全,“每天晚上參加教練培訓的時候,心里也都在牽掛著孩子們在宿舍里的安全,這么遠把他們帶出來,一定要安全地把他們帶回去。” 在葉教練看來,踢球的孩子普遍紀律性強、反應敏捷,有拼搏精神和樂觀態度,但通過在夏令營的觀察,有些孩子在物品擺放、語言表達、時間觀念等細節問題上還需要加強。
作為一名西部地區的體育教師和足球教練員,校園足球近些年的發展讓葉虎年感觸頗深,“校園足球開展以來,參與的孩子多了,訓練、比賽也都有了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組織安排。我們西寧的‘滿天星’訓練營現在有來自阿根廷的外籍教練員,不僅讓各校選拔出來的苗子在節假日得到更加正規的訓練,我們這些校園足球的教練員也能通過每周一次的外教集中培訓得到提升。”不過葉教練也提到,足球的種子已經在偏遠地區生根發芽,但要長成參天大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的地區發展差異依然存在,西部地區在場地建設、器材配備、師資培養等方面都還有很大欠缺,特別是校園足球人才成長通道還需要進一步暢通,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家長和其他學科教師支持。此外,西部基層校園足球教師的待遇普遍偏低,這也讓年輕人才很容易流失。
家長囑托
廖衛東:踢球和學習能達到互相促進的效果
經過了大雨中的籌備和細雨中的開營,進入比賽日后,秦皇島又重回艷陽高照的天氣。看臺上的廖衛東頂著烈日,目光炯炯有神地盯著場上,時不時喊出一聲“好球”或發出一聲嘆息。皮膚黝黑、身材緊實、神情專注,廖衛東看上去儼然一位足球教練員的樣貌,但其實他是第七營區小學混合組小營員廖安之的父親。因為自己從小喜歡踢球,是一位資深球迷,所以他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踢球,并陪伴孩子一起規劃訓練比賽和學習時間,“我的孩子11歲了,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踢球,現在學習成績在班里排前幾名。我認為踢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文化課學習其實可以達到互相促進的效果。”
再過一年,廖安之就要面臨小升初,但廖衛東對此并不擔憂,“學習當然是第一位,但是足球也不會因為升學放松。我們義烏市現在已經把足球當作了城市名片,校園足球發展非常迅速,踢球孩子的成長通道也很暢通,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都有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這些學校除了能提供正規系統的訓練之外,還會給足球隊的孩子補習文化課,爭取做到學習踢球兩不誤。”廖衛東說,“在我看來,讓孩子踢球,和很多孩子學鋼琴、學舞蹈沒有區別,即便將來沒有走專業道路,但把足球當作一個愛好去培養也很好。”
營員感受
劉嘉暉:在夏令營從優秀營員身上學到很多
第四營區小學男子乙組的營員劉嘉暉是甘肅省酒泉市康盛小學的學生,即將升入六年級的他從二年級開始接受足球訓練。“我從足球當中學到了太多,足球讓我更加堅強,懂得團結。所以來到夏令營,我并不感到孤單。”劉嘉暉說,“在夏令營我看到很多實力很強的營員,我和他們在一起訓練磨合,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就算輸球我們也不怕,我們還會繼續努力,把自己練得更強。贏球我們也不會驕傲,還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