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學校體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推進學校體育改革發展,既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成華區作為成都工業文明的發源地,有著深厚的體育文化土壤。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成都東郊工業文明的浪潮中,大型國企開展的足球工礦聯賽冠絕全成都,成為當時成都群眾性體育的第一運動。90年代,當“雄起”之聲傳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位于成華區的成都卷煙廠誕生了五牛足球俱樂部,為國家隊、國內外俱樂部輸送了大批優秀足球人才,馬明宇、鄒侑根等成為四川全興隊乃至國家隊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成華區搶抓全國足球改革重大機遇,大力發展校園足球運動,把校園足球改革作為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育人水平的重要抓手。認真落實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廳、成都市教育局關于校園足球改革的部署要求,秉持“小足球、大教育”的工作理念,按照“全域架構、統籌推進、全面普及、特色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校園足球“滿天星”行動,科學規劃,整體推進,逐步構建起校園足球“全員化普及、專業化培養、信息化支撐、國際化交流、制度化保障”的區域改革模式,有效地引領推動了全區中小學體育改革,促進了區域教育事業整體高位均衡、優質發展。
一、全員化普及,共創校園足球“嘉年華”
1.區域統籌筑牢課堂基礎
一是落實“三進(進課程、進課表、進課堂)”。成華區嚴格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把足球作為中小學體育課的必修內容(高中開設足球選修課),保證每周至少1節體育課用于足球專題教學。二是標準導向。成華區嚴格進行足球教學管理,在全市率先研發、編制《中小學校園足球指南》,擬定校園足球教育計劃,明確各學段學生足球學習起點,科學推進校園足球教學開展。在國家出臺校園足球課程標準后,成華區又修訂了教材,規范了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不同年齡段學生足球技能考核標準。三是課題引領。成華區扎實開展《區域推進校園足球實踐路徑與策略》研究,積極探索適合區情實際的現代足球教育教學,先后榮獲四川省第十七次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成都市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多措并舉建設師資隊伍
一是加強本土培養。成華區定期組織校園足球教師、教練員參加各級各類足球培訓學習,觀摩全國校園足球夏令營,開展校園足球專題研討,不斷規范和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目前,成華區中小學通過國家青少年校園足球指導員,和全國D級、C級及以上教練員等各級培訓的教師累計達600人次以上。二是聘請專業指導。成華區通過外聘省、市足球職業俱樂部專業教練員、優秀退役運動員、足球名宿、家長足球愛好者以及在校大學生足球志愿者等,走進校園,開展足球支教,培訓足球教師,提升校園足球師資整體水平。三是引進外籍教練員。2014年以來,成華區先后聘請10余名來自意大利、葡萄牙、德國等足球發展水平較高國家的專業足球教練員,他們走進全區各中小學校,帶來了先進的訓練理念和專業技術,通過給學生授課、培訓教師等,有效破解了成華區中小學足球名師、高水平教練員缺乏的難題。四是名優教師走校。成華區建立了名優教師走校機制,保證全區各中小學校都能享受優質足球師資,確保足球教學的整體均衡推進。
3.多元聯動構建聯賽機制
在全市率先探索構建起了“集中賽會制+主客場循環制+足球嘉年華”區域性常態化聯賽機制,創新實施“家長志愿者+體育教師志愿者裁判培養制度”,構建三橫(片區賽、精英賽、俱樂部聯賽)、四縱(班賽、區賽、市賽、邀請賽)立體化競賽體系,近3年,累計開展區域性賽事1200余場次、參加學校200余所次、參賽隊伍500余支、參賽學生7000余人次,全區中小學生通過足球繪畫、征文、攝影等各種方式參與其中,實現足球文化全面融入、廣泛浸潤校園生活。
二、專業化培養,構筑校園足球“金字塔”
1.抓好學校足球興趣班,夯實“塔基”
按照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關于“做大分母抓普及、做強分子抓提高”等要求,成華區廣泛建立校園足球興趣小組,大力吸納有興趣的學生參與足球活動,全區各學校全覆蓋組建了班級、年級、校級足球隊。成華區整合利用校內外資源,鼓勵教師、家長、大學生志愿者積極參與,利用下午放學后的時間,開展“430”足球興趣小組訓練,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足球小將。目前,成華區有3萬余名中小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課余足球訓練,比例已超過30%。
2.立足“滿天星”精英訓練營,夯實“塔尖”
一是全覆蓋組建校級“滿天星”訓練營,積極培養足球小將,提高足球競技水平。目前,全區35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分別成立校級精英訓練營,覆蓋5個年齡段,9個組別。二是按照地理位置、訓練模式、人才定點輸送等積極探索三維立體的片區精英訓練營模式。全區建立了列五三泰訓練營、華西華協訓練營、區足協訓練營、青俱部訓練營、430足球訓練營、匯萃訓練營6個片區級精英訓練營。各訓練營下轄6~7個中小學校,定期組織片區聯賽,從中選拔片區最佳陣容到片區精英訓練營進行訓練。各訓練營加強與各級足協和專業機構合作,依托各方專業力量開展精英提高訓練(2015年起,成華區教育局與四川省820仁德青少年足球俱樂部正式簽訂購買服務合作協議,馬明宇、鄒侑根等一批從成華走出的足球人才反哺成華,致力于成華校園足球的發展)。區校足辦定期派遣專業教練員(外籍教練員)進駐精英訓練營,定向培養優質足球生源。三是組建成華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組織區級聯賽及精英選拔賽,選拔各片區最佳陣容和優秀足球苗子進行重點培養,堅持每周“兩練一賽”,切實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和競技水平。搭建高校合作指導平臺,利用成都體育學院、成大足球學院、川大體育學院、電子科大高水平足球運動隊等資源,組建區域訓練技術指導團隊,借鑒先進的國外訓練理念,探索一套符合區域發展的訓練方法并在全區進行普及推廣,科學開展訓練。定期參加全國夏令營、冬令營活動,錘煉精英隊伍。幾年來,成華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培養出了一群技術過硬、具有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精神的足球人才,他們長期活躍在市、省、全國乃至國際足球綠茵場上,先后在全國少兒足球邀請賽,中國民間足球爭霸賽、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以及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等各大專業賽事中斬獲佳績。
三、信息化支撐,打造校園足球“助推器”
1.研發智能助教系統
2016年,成華區與華奧國科體育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智能助教系統,率先在西南地區將“互聯網+”引入校園足球,并由開始的14所學校試點逐步擴大到目前全區學校滿覆蓋。足球教師借助智能助教系統中的“課程、班級、教案、筆記、測試和報告”等六大板塊,構建學生個人檔案,開展足球技能測試、數據精準分析,并將分析報告通過手機及時反饋給家長,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成華區還將智能助教系統與國家體質健康監測數據平臺對接互通,將學生身高、體重、肺活量等基礎數據和各項體能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制訂個性化鍛煉計劃,開展針對性體育訓練,促進了每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2.構建大數據賽事系統
成華區利用成華區校園足球智能化賽事管理系統,為區級足球聯賽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了“組織管理、賽事分析、賽場實況、互動宣傳”全面數據化,詳細記錄各場比賽過程,為分析、研判運動員各方面指標,制訂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3.開發校園足球公眾平臺
成華區依托成華區校園足球公眾微信平臺,系統介紹區域足球發展歷程,推送校園足球動態信息,普及足球知識,傳播足球文化,拓寬公眾參與足球運動的途徑和方式。2018年9月,該平臺上線以來,吸引了全區各校足球教練員、家長志愿者、足球愛好者積極關注。
四、國際化交流,拓展校園足球“朋友圈”
1.加強中外師資融合
依托外籍教練員,成華區大力開展中外足球教師交流活動,通過舉辦足球沙龍、專題研討、友誼競技等,促進中外足球教育理念融通融合,提高校園足球管理水平和教學能力。同時,成華區選派多名校長和足球教師,赴英國、法國、芬蘭、阿根廷等國家參加足球管理和教練員交流培訓,拓展國際視野,提升足球教學專業化水平。
2.引進國際課程資源
在自主開發地方課程《成華區中小學校園足球指南》的基礎上,成華區積極引進荷蘭足球協會青少年足球訓練指定教材等國際優質課程資源,有機植入智能助教系統,幫助足球教師學習國際先進的足球教學理念、訓練模式和競賽戰術,不斷提高校園足球教育教學水平。
3.開展足球國際交往
成華區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依托成都國際友城平臺,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探索校園足球國際化發展之路。2018年4月,成華區華西中學足球隊代表中國參加第51屆法國蒙彼利埃足球邀請賽,榮獲第三名。2018年5月,阿根廷青少年足球隊到訪成華區,并開展交流比賽,在激烈、快樂的友誼賽中,足球小將們歷練了球技,收獲了友誼。2018年7月,成華區列五中學代表成都青少年足球隊,赴芬蘭參加圣誕老人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獲得亞軍。2018年10月,成華區列五中學應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政府邀請回訪,受到了熱烈歡迎。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成華區學校累計與全球15個國家共155支足球隊開展了交流互訪活動,為成華學子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開拓了學生們的足球視野,架起了成華校園足球通往世界的橋梁,促進了教育文化交流,密切了成都和國際友城的友誼,助推了成都教育國際化發展。
五、制度化保障,織密校園足球“保障網”
1.區域統籌部門聯動
成華區高度重視校園足球運動,把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素質教育、引領學校體育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成立了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教育、發改、財政、旅體等部門為成員的區域校園足球領導小組,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區域校園足球工作的建設,制訂實施《校園足球五年發展規劃》,夯實校園足球組織保障。
2.多元投入專項管理
設立校園足球發展及“滿天星”訓練營的專項資金,通過比賽冠名、賽事合作等方式,吸引社會各方參與,形成了財政和社會資金多元投入機制,保障了教學、訓練、競賽等各項經費。同時,近幾年累計投入近6000萬元,新建和改造校園足球場30余個,列五中學新建的高標準足球場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3.高效管理制度保障
先后制訂《成華區校園足球運動員注冊管理制度》《成華區校園足球教練員注冊管理制度》《“滿天星”精英運動員選拔標準》等一系列制度,有助于區域教練員、運動員的科學化管理。健全校級、片區級“滿天星”訓練營考評機制,促進區域“滿天星”訓練營建設。建立完善學生體育運動保險基金、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調解處理機制,購買校方責任險、校方無責任險和學生平安保險,解決學生踢球的安全之憂。
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成華區校園足球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區中小學足球文化廣泛普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升,“陽光體育·快樂足球”的區域教育名片逐步形成。截至目前,成華區有35所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38所學校創建為省、市陽光體育示范校,區域校園足球改革探索先后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管理培訓班等大型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并被《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報告(2015-2017)》作為典型進行分享和推廣。
成華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推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建設,堅持以新的理念引領校園足球改革發展,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探索校園足球改革發展新機制、新路徑,完善校園足球現代教育體系,為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實現國家足球振興、助推“健康中國”作出成華區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