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妍紅
闌尾炎,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種常見疾病,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卻很少有人深入了解闌尾炎的相關知識,也沒有關注過其治療手段和護理方式,因此當闌尾炎突發時,很多患者及其家屬會感覺手足無措。在臨床上,除少量特殊情況適宜采取藥物治療等保守措施之外,大多數的闌尾炎都是采取手術手段進行治療的,雖然大家都說闌尾炎手術是一個小手術,非常簡單,但是作為外科手術的一種,一旦闌尾炎手術后護理不當,也會造成各類術后并發癥的出現,由此延長了恢復時間,也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下面,我們就來系統科普一下闌尾炎手術后究竟應該如何護理,讓我們來一起學習吧!
1 闌尾炎手術后的常規護理
1.1 手術結束之后,根據患者手術麻醉的不同方式,護理人員應該幫助病人保持適當的臥床姿勢,比如,腰麻患者應該保持去枕平躺姿勢,頭偏向一側,并保持6~12個小時,以防腦脊液外漏、患者發生術后頭疼,同時也有利于炎性滲出液排出;而采取持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則可以頭枕較低的枕頭,頭偏向一側,術后保持平臥6小時以上。又如,若患者術后置有引流管,應在患者血壓、脈搏平穩之后,改為半臥位或低姿半臥位,同時將引流管妥善固定,經常從近端至遠端擠壓引流管,防止其出現扭曲、擠壓、阻塞,這樣有利于減輕患者疼痛,也有利于腹腔引流,防止炎性滲出液流入腹腔。
1.2 術后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應每隔一小時測量一組患者的血壓和脈搏,每組連續測量三次并做好記錄,直至患者體征平穩。如若發生脈搏加速或者血壓下降,則應考慮發生內出血,應配合醫生做好處置工作。對于那些術后置有引流管的患者,還要注意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并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主治醫生。
1.3 待患者清醒后,應鼓勵患者盡快嘗試在床上翻身、活動肢體等;待麻醉反應完全消失后,護理人員就應鼓勵并幫助患者下床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的腸蠕動功能盡快恢復,減少術后腸粘連的發生,另一方面可以加速患者體內的血液循環,對于提高傷口愈合速度、促進身體盡早康復有積極意義。
1.4 有些患者在闌尾炎手術之后,會出現便秘癥狀,護理人員可以讓患者喝一些蜂蜜水,或者給患者口服一些輕度的潤腸藥品,以幫助患者排便。但是在闌尾炎手術后的3~5天內,護理人員一定要叮囑并監督患者,切不可采用灌腸的方式排便,因為這樣不只會刺激腸道,還會導致結扎部位脫線和傷口撕裂,得不償失。
1.5 在手術過后,要按照外科手術后的一般護理常規,定期做好換藥工作,并觀察手術切口是否發生感染或者血液滲出;若患者術后留置引流管,則應注意觀察引流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若切口恢復良好,則術后七天可為患者拆線。
1.6 對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老年人等,要做好闌尾炎手術后的特殊護理,如注意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經常幫助患者拍背排痰,防止墜積性肺炎發生。
1.7 若患者術后表示疼痛難忍,護理人員應做好疼痛護理工作。根據疼痛發生的原因,護理人員可幫助患者適當調整體位,以半臥位或斜坡臥位,指導病人進行有節律地深呼吸,使患者的肌肉松弛、張力減小,從而有效緩解疼痛;也可采用冷熱敷等物理止痛療法。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引導患者轉移注意力,從而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若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則可考慮藥物止痛法,根據醫囑,以定時給藥、提前給藥等方法有效緩解患者疼痛。
2 闌尾炎手術后的飲食護理
2.1 手術當天以及術后的兩三天,由于患者腸道功能較弱,因此應處于禁食狀態,護理人員應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并以靜脈補液的方法,保證患者的營養供給;待患者出現肛門排氣、腸胃功能開始逐漸恢復之后,護理人員可給予患者少量的流質飲食(米湯、菜湯、藕粉、橘汁等),5~7天后可改為少渣半流質飲食(面條、米粉等)。如此循序漸進地進行飲食調整,保證每餐食物的溫熱,保證食物清淡且營養豐富,避免患者吃得過飽,以此保證患者的腸道健康。
2.2 闌尾炎手術十天過后,患者的腸道功能基本恢復,但是此時仍舊應該注意做好飲食護理。不能因為想給患者“補身子”“補氣血”而盲目地為患者食用過分油膩的、容易脹氣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動物內臟、肥肉、大量的雞蛋等,也不宜過早飲用牛奶;而是應該為患者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谷物等粗纖維食物,如芹菜、大白菜、香菜、冬筍、菠蘿等,從而補充患者體內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增進患者的腸胃活動,保持患者大便通暢。
2.3 闌尾炎術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患者的身體一般都能得到較好的恢復,但是由于此時尚處于術后恢復期,機體的抵抗力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也不可放縱飲食,而是應該在逐步恢復正常飲食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容易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發物的攝入,比如牛肉、驢肉、芒果、韭菜、海鮮等。
3 闌尾炎手術后的常見并發癥及處理
闌尾手術術后并發癥與闌尾的病理類型和手術時間的遲早有密切關系,雖不特別常見,但是種類繁多,且輕重不一,輕者延長住院時間,重者則可能致命。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闌尾炎術后的主要并發癥及其護理方式。
3.1 切口感染。若術后4~7天,患者反映切口處跳痛,局部紅腫伴壓痛,且體溫上升,則可能發生切口感染。此時應立即折除縫線,抽出膿液,清除壞死組織,更換敷料,并酌情給予患者抗菌消炎類藥品。嚴重者可待傷口內肉芽新鮮時進行二期縫合。
3.2 內出血:若患者術后24小時內出現腹痛、腹脹、休克和貧血等癥狀,則高度懷疑為的原發性內出血,應立即輸血并再次手術止血;有時出血可能自行停止,但又繼發感染形成膿腫,也需手術引流。
3.3 盆腔膿腫:是闌尾炎手術后最常見的腹腔膿腫,大多發生在術后7~10天左右,表現為體溫再度升高,大便次數增多,伴里急后重,肛指可見括約肌松弛,直腸前壁隆起。應及時進行抗炎、理療,無效時應切開引流。
3.4 粘連性腸梗阻:不完全梗阻者一般先采取胃腸減壓等綜合性保守治療,完全性腸梗阻者或保守治療無效者應手術治療。
3.5 糞瘺:較為少見,主要表現為傷口感染久治不愈,并有糞便和氣體溢出??上刃袚Q藥等保守治療,多數病人糞瘺可自行愈合;如病程超過3個月仍未愈合,應安排手術。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您對于闌尾炎手術后的護理知識一定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其實闌尾炎術后護理的難度并不是很大,只要護理方法得當,患者很快就會恢復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