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華
股骨頸骨折在老年群體當中較為常見,其主要集中在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當中,且女性患者的數量相對較多。在出現股骨頸骨折的癥狀時,時常會便隨著骨折不愈合、股骨頭壞死等病癥的存在。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身體特征容易引發全身骨折或局部骨折現象,因而其往往在受到較小外力影響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股骨頸骨折現象。
1 心理護理
對于多數患者而言,其對于股骨頸骨折的認識不夠深刻,且多數患者是由于輕微的碰撞、跌倒等而出現股骨頸骨折病狀。多數患者并不具有相應的心理準備,其在患病之后會因為疼痛感的存在而感覺到恐懼。同時,患者的年齡因素也會加劇其心理恐懼,多數患者擔心自己的生命會受到威脅、術后康復不當會導致日后的生活無法自理以及家庭和經濟負擔等。正因如此,多數患者會存在明顯的情緒不穩定、恐懼心理等情況。醫院的護理人員應當重視這一現象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針對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安慰措施,幫助患者減少心理負擔。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要求患者家屬多來看望患者,避免患者因為孤獨感的存在而導致恐懼感加劇。
2 手術護理
正式開展手術之前,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需求,幫助患者調整為舒適的體位,并將患肢放置在特定的功能區。患者需要熟練掌握在床上大小便的方式,術前需要對皮膚進行剃毛、清潔、消毒等處理工作。
3 臥床護理
手術結束之后,患者需要使用硬板床,將患肢牽引至特定的功能區,加快患者體內的靜脈回流,從而達到減輕術后腫脹現象。若患者需要調整體位,則需要在醫師的引導之下進行調整,患者不可擅自進行體位的調整。而在搬運患者時,應當將患者的髖關節和患肢整體托起,并確保穩定之后才能進行搬運。
4 疼痛護理
一般情況下,術后當天患者的麻醉效果即可消除,手術的切口處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護理人員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之下對患者使用適量的鎮痛藥物。需要注意的是,鎮痛藥物的使用應當注重對于頻率和量的把控,避免用藥過多、過頻。
5 并發癥護理
由于考慮到患者年齡及長期臥床的影響,多數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壓瘡現象。醫護人員需要定期對患者的體位進行調整,使用按摩儀器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若患者皮膚感覺到明顯的瘙癢感時應當及時采取皮膚清潔處理。與此同時,患者自身也需要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加快康復的效率。患者可以使用雙手將自己的臀部撐起,避免臀部長期受壓。患者應當每日定期做深呼吸及擴胸運動,從而達到防治墜積性肺炎的發生。便秘也是術后的常見并發癥,患者自身首先需要習慣臥床大小便,并養成良好的排便和飲食習慣。而在飲食的搭配方面,應當優先考慮口味清淡、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飲食,排便不暢時可以適當增加水果及飲料的攝入。當患者出現便意時,護理人員可以幫助患者按摩合谷穴,并鼓勵患者用力。需要注意的是,排便時應當注重對患肢的照顧,避免不恰當的排便方式導致患者出現疼痛的影響,從而致使排便不暢。
6 血液循環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定期檢查患者的血液循環情況,及時發現患者患肢出現的腫脹情況。當出現腫脹情況時,應當優先檢查傷口包扎的緊密度,并適當進行調整,且需要及時上報醫師,并在醫師現場檢查之后采取相應對的處理方式。
7 術后功能鍛煉
手術結束之后,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給予患者一定的功能鍛煉建議,鼓勵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實踐證明,合理的功能鍛煉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更能夠加快術后的恢復效果。術后的功能鍛煉以關節鍛煉和肌肉鍛煉為主,鑒于患者的年齡普遍較大,且行動不便,故醫護人員需要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并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適當對鍛煉強度和頻率進行調整,避免患者長期臥床而導致出現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