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波


【摘 要】目的:研究尿毒癥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技術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0例尿毒癥患者分成對照組(40例)和治療組(40例)。對照組單純采用血液透析方式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技術實施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0.0%,高于對照組的67.5%;不良反應僅有17例,少于對照組的35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尿毒癥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技術實施治療,可減少不良反應,改善腎功能,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尿毒癥;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不良反應;腎功能;有效率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發展到終末期階段極有可能出現尿毒癥[1]。本文研究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的臨床效果,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尿毒癥患者80例,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成對照組(40例)和治療組(40例)。對照組腎功能衰竭病史1-23個月,平均8.2±0.7個月;尿毒癥發病1-6個月,平均2.4±0.5個月;男27例,女13例;患者年齡47-83歲,平均59.4±6.9歲;治療組患者腎功能衰竭病史1-26個月,平均8.4±0.8個月;尿毒癥發病時間1-7個月,平均2.6±0.5個月;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45-81歲,平均59.2±6.8歲。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單純采用血液透析方式進行治療,利用我院現有的血液透析機和低分子肝素鈉,并選擇碳酸鹽作為透析液。在透析治療開始前30 min需要利用肝素鈉進行抗凝處理,血流量水平要控制在200-250ml/min之間,透析流量水平要控制在500ml/min,一個星期進行2-3次透析治療,每次透析持續3-4小時之間。治療組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技術實施治療,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利用我院現有的灌流器實施血液灌流,實施灌流治療前,要將血液灌流器與血液透析機串聯,在治療期間需要注意避免滲透情況的發生。每次血液灌流的持續時間控制在2小時,灌流治療結束后,要及時將灌流器取下,利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隨后再按照對照組的方法實施血液透析。
1.3 觀察指標
(1)治療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2)治療總有效率;(3)不良反應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尿毒癥癥狀明顯減輕,血肌酐、尿素氮等腎功能指標水平的改善幅度在50%以上;有效:尿毒癥癥狀有所減輕,血肌酐、尿素氮等腎功能指標水平的改善幅度不足50%;無效:尿毒癥癥狀沒有減輕,腎功能指標沒有任何改善,或病情加重[2]。
1.5 數據處理
P<0.05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后者以(x-±S)的形式予以表示,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X2檢驗和t檢驗,以SPSS18.0軟件處理所得相關數據。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兩組治療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組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水平均低于治療前,組內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總有效率
總有效率治療組較高(P<0.05),具體見表2。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僅有17例(42.5%),對照組35例(87.5%),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尿毒癥已經成為目前臨床乃至全社會公認的一種晚期腎病綜合性疾病,由于該病患者的腎臟生理功能存在嚴重異常,不能夠自主產生尿液,體內會有大量的不能夠正常排出的代謝物、水分、毒性物質積累,使腎臟的生理功能進一步惡化,甚至會完全喪失,對患者身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威脅[3-5]。通過組織進行本次研究,同時對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能夠更加充分的說明,尿毒癥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技術實施治療,可減少不良反應,改善腎功能,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曾惠,鄒懿,程宗華,曾虹.甲鈷胺聯合血液灌流對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及護理 [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11):1946-1949.
[2]夏燕平,江蕾,臧秀娟.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慢性腎衰竭伴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9,20(6):523-526.
[3]劉月連.不同血液凈化方式改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不寧腿綜合征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8,17(3):442-443.
[4]劉克云,戴和春.血液灌流聯合透析治療尿毒癥伴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20):100-101.
[5]楊飛.血液灌流結合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尿毒癥性腦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