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疝氣手術屬于較為簡單的常規手術。但我們作為醫護人員,有責任、有義務為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幫助患者早日痊愈。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優質護理干預在疝氣手術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1 優質護理的主要要求
優質護理,指的醫護人員秉持人性化理念,對患者實施整體化、專業化護理,從而使患者滿意、使醫生滿意,也使醫護人員滿意;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醫護人員開展優質護理,必須將意外傷害發生率降為0,必須使患者滿意度達到90%以上。
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主動為患者提供服務,時時向患者體現“熱心”;醫護人員必須對患者保持同情心,使患者在整個就診期間感受到“關心”;醫護人員必須運用工匠精神,用精湛的技術為患者服務,體現醫療護理中的“細心”;醫護人員必須愛崗敬業,不厭其煩地做好各項瑣碎的護理工作,時時體現“耐心”。——醫護人員還要對自己心存一份“愛心”,醫護人員必須主動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據調查,目前許多醫院的醫護人員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主動增強自己的體質、心理素質與職業素質。只有對自己有一顆愛心,醫護人員才會推己及人,關愛廣大患者。
2 觀察優質護理干預在疝氣手術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目前,已經有一些醫護人員在疝氣手術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干預,效果非常好。
2017年,合肥市一家醫院就“優質護理的效果”對100名疝氣手術患者進行了對比性試驗。醫院將100名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患者均為50人;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均為43歲。A組患者中,有27名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B組患者中,有29名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
醫護人員A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對B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結果發現:A組患者中,有1人出現惡心、嘔吐,有1人出現肺部感染,有1人出現壓瘡,有1人出現陰囊血腫,沒有一個出現出血;出現術后并發癥的A組患者,在50名患者中的占比為8%。
B組患者中,有9人出現惡心、嘔吐,有3人出現肺部感染,有人3出現壓瘡,有2人出現陰囊血腫,有4人出現出血;出現術后并發癥的B組患者,在50名患者中的占比為42%。
醫護人員還讓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進行了打分。結果表明:A組患者中,有41人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表示“非常滿意”,有8人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表示“很滿意”,僅有1人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表示“不滿意”。——A組患者的總滿席度達到98%。
B組患者中,有14人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表示“非常滿意”,有29人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表示“很滿意”,有7人對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表示“不滿意”。——B組患者的總滿席度為86%。
這次對比性試驗充分說明:在疝氣手術患者護理中實行優質護理,的確可以起到較好的臨床效果。
3 了解疝氣手術優質護理
患者推出手術室后,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在手術后8小時,每小時為患者測血壓、脈搏、呼吸。醫護人員同時要觀察患者切口滲血、滲液的情況,必須使患者切口隨時保持清潔干燥。還要觀察患者陰囊是否出現水腫,醫護人員可使用陰囊托將患者的陰囊輕輕托起,避免陰囊內積液過多。在體位護理方面,醫護人員要讓患者平臥在病床上,并在患者膝下墊上一個軟枕,使患者的膝關節微微彎屈,降低患者腹壁的張力。
8小時后,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趨于平穩,麻醉藥效力也逐漸消失。這時,醫護人員可指導患者將臥位變換為屈膝后側臥。這種體位可使患者腹肌處于松弛狀態,從而減輕切口張力,緩解患者的疼痛。如果患者體質較差,醫護人員可將患者的病床床頭抬高30°~45°,讓患者保持半臥位,減小患者的呼吸幅度。
在切口護理方面,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察患者切口是否出現滲血、出血;若患者切口的確出現滲血、出血,醫護人員必須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醫護人員要叮囑患者:不能打噴嚏、不能用力排便,以免切口裂開。如果患者忍不住咳嗽,醫護人員應用手掌按壓住患者的切口,以免縫線撕脫。
在疼痛護理方面,醫護人員要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潔凈的環境,指導患者深呼吸,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鼓勵患者積極忍受疼痛。如果患者疼痛實在難以忍受,醫護人員可為患者適當使用鎮痛藥物。
在飲食護理方面,醫護人員要讓患者多飲水,并讓患者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減輕患者腹腔壓力。如果患者缺乏食欲,醫護人員可對患者進行輸液。
在運動護理方面,醫護人員必須主動幫助患者盡早下床活動。——研究表明:疝氣手術患者下床活動,可有效預防陰囊水腫。
在心理護理方面,醫護人員必須時刻保持一張笑臉,要主動詢問患者的情況,并向患者主動介紹自己的情況,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醫護人員還要讓患者知曉疝氣手術的風險系數極小,幫助患者打消不必要的顧慮。
疝氣手術雖然是小手術,但我們作為醫護人員,應當主動為患者實行優質護理;通過提升護理質量,讓患者感受到我們的熱心、關心、愛心,從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