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摘要:目的:研究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開展腰大池引流術治療及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隨機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抽取48例接受腰大池引流術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隨機雙盲法分組,為24例實驗組患者開展護理干預,為24例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結果: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明顯實驗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均更為理想,組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開展腰大池引流術治療及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關鍵詞:蛛網膜下腔出血;腰大池引流術;護理干預
臨床常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療方法是腰大池引流術治療,治療期間,應加強患者護理干預[1]。本文選定48例患者,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開展腰大池引流術治療及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了研討。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利用隨機原則,在我院選擇48例接受腰大池引流術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自愿參與,時間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分組方式是隨機雙盲法,實驗組24例,男女比例18:6,年齡分布18歲至64歲,中位年齡43.5歲,病因:外傷、自發性分別是7例、17例;對照組24例,男女比例17:7,年齡分布19歲至65歲,中位年齡43.0歲,病因:外傷、自發性分別是6例、18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為24例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護士應協助臨床醫生,做好置管引流、監測生命體征等基礎工作。
為24例實驗組患者開展護理干預:護士應給予患者實施環境護理,為患者構建一個溫馨、舒適的病室環境,主動為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治療前0.5h,為患者實施20%甘露醇125~250ml,為患者實施快速靜滴處理,控制患者顱內壓后,為患者實施手術治療,避免患者誘發腦疝。術中及術后,為患者實施體征監測,對患者腦脊液引流情況進行觀察,積極護理引流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患者感染發生。若患者腦脊液轉為清亮、新蛋白檢查正常、細胞計數檢查正常,應及時拔除患者引流管,拔管前后,對患者體征進行細致觀察。
1.3效果分析[2]
生活質量:利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對數據進行統計。
1.4統計學計算
本組實驗中,行t檢驗、X2檢驗過程中參照SPSS19.0軟件,對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進行臨床分析,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明顯實驗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均更為理想,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開展腰大池引流術治療及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治療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焦慮、緊張情緒等,護士應詳細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治療重要性,告知患者手術期間容易出現的不適,促進患者配合度有效提高。術后,護士應加強患者體征監測及相關健康指導,促進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促進患者治療效果顯著改善。
本組實驗結果:明顯實驗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均更為理想。
綜上,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開展腰大池引流術治療及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曾家良,謝飛,葉永強,et al. 腰大池引流術對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腦脊液NO、ET-1水平的影響[J].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7(03):39-41.
[2]李志峰,陳勇,方紅娟,et al. 腰大池持續引流治療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系統評價[J]. 北京醫學,2017(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