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成驊

摘要:目的? 予甲狀腺圍術期患者開展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干預,分組探究臨床效果。方法? 研究時限為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研究對象為此期間我院收治的需進行甲狀腺手術治療患者77例,隨機分為常規組(38例)、研究組(39例),分別開展常規護理、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將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水平(VAS)、住院時間及術后3個月生活質量。結果? 研究組患者疼痛水平、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 予甲狀腺圍術期患者開展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可降低術后疼痛水平,并有利于預后。
關鍵詞:多科學團隊協作護理;甲狀腺圍術期;預后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內分泌器官,可合成蛋白、調節能量速度以及調節對荷爾蒙敏感性等作用。當出現甲狀腺功能障礙及其他疾病時,手術治療是理想治療方式之一。但因甲狀腺位置特殊,其組織周圍環繞氣管、食管等組織,因此術后疼痛強度較明顯,影響患者吞咽能力,影響預后[1]。因此在對甲狀腺圍術期開展有效性護理干預尤為關鍵。多科學團隊協作護理是近年來逐漸成熟的護理干預模式,通過對患者住院期間采用多學科管理,達到改善預后,確保治療安全性的效果。基于此,本次選取我院收治的需經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疾病患者,分組探究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限為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研究對象為此期間我院收治的需進行甲狀腺手術治療患者77例,隨機分為常規組(38例)、研究組(39例)。
常規組患者性別:男:女=21:17,年齡25~71歲,平均(38.56±2.48)歲;其中甲狀腺腺瘤3例、結節性甲狀腺囊腫6例、甲狀腺囊腫12例、甲狀腺結節17例;研究組患者性別:男:女=20:19,年齡23~73歲,平均(38.75±2.59)歲;其中甲狀腺腺瘤4例、結節性甲狀腺囊腫7例、甲狀腺囊腫11例、甲狀腺結節17例;兩組數據相近(P>0.05);本次研究符合醫學倫理。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為甲狀腺良性病變,且符合手術標準;患者、家屬對治療護理方式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糖尿病患者;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狀態異常無法正常交流者;甲狀腺惡性病變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1.3方法
常規組開展常規護理:術前1d禁水禁食;術前備皮,講解術中注意事項;術中配合醫師操作,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予以并發癥、生命體征相關護理,飲食干預及基礎護理。
研究組開展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干預:成立多學團隊科協作護理小組,包括護士長、護士、康復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營養學專家及家庭護理成員組成;①護理人員分別負責患者患者資料收集整理、常規護理、并發癥護理等,包括觀察并發癥早期癥狀、切口出血情況等;②心理咨詢師負責調整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態,包括術前情緒調整、術后講解疼痛、不適感等均為必須經歷過程,提升患者耐受水平,改善不良情緒,保持患者處于良好情緒狀態,提升護理治療依從性;③康復治療師負責患者術后疼痛干預、吞咽訓練及正確飲食訓練;疼痛干預采用視覺模擬法(VAS),并根據評分進行非藥物鎮痛干預,并隨評分增加可增加藥物鎮痛;指導患者正確吞咽方式,降低切口疼痛感受;④營養師負責根據患者病情特征、合并癥及口味喜好等設計合理飲食計劃;以保證患者術后營養指標,提升免疫水平,降低感染風險,改善預后;⑤家庭成員在護理人員指導下,負責協助患者飲食、活動、洗漱以及情感支持,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護理干預效果。
1.4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水平、住院時間進行比較。疼痛水平(VAS):向患者發放0~10cm直線(表示不痛~劇痛),使其從0端開始向10cm端劃線,直至停止在自認為疼痛水平上,及表示當下疼痛程度。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生活質量,量表以SF-36為藍本進行改編,包括生理功能、情緒狀態、角色狀態、社會功能,滿分40分,分數高表示生活質量好。
1.5統計學方法
計算軟件為SPSS24.0,疼痛水平、住院時間、生活質量用()表示,t檢驗;當P<0.05時,則組間比較差異具鮮明性。
2.結果
研究組患者疼痛水平、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常規組(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經濟發展,患者對護理要求不僅僅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通過有效護理可降低治療期間不適感受,改善預后。目前臨床上大多數護理操作均由護理人員完成,包括患者情緒狀態調整、并發癥護理、疼痛水平干預等,在使護理人員任務量增加的同時,其對心理護理、營養干預等方面專業水平不足,難以達到專業性效果,因此護理效果有限[2]。
相對于常規護理而言,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指患者圍術期間,心理狀態、營養狀態、疼痛水平等方面均由各學科專家協同完成,在保證患者接受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的同時,可降低護理人員護理內容,使其具有更充足時間監測患者并發癥、生命體征等情況,并且可指導家屬進行生活方面護理干預,可提升患者康復水平,改善預后。高博[3]在研究中對復雜疑難甲狀腺腫瘤的診治中采用多學科協作模式,結果證實多學科協作模式可提升復雜疑難甲狀腺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通過本次研究可見,采用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的研究組患者,在術后疼痛水平、住院時間以及出院后3個月生活質量的比較上,均較常規組具鮮明優勢。
綜上,予甲狀腺圍術期患者開展多學科團隊協作護理干預,可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水平,縮短住院時間,并對生活質量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王欣. 快速康復外科在甲狀腺癌圍手術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3):2150-2152.
[2]高晶. 優質護理模式在甲狀腺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0):4-5.
[3]高博,田武國,姜燕,等. 多學科協作模式在復雜疑難甲狀腺腫瘤診治中的應用[J]. 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7,11(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