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鄭美瓊 孫莉 郭瑞芳 岳姣姣
摘要:目的 探討白血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模式的效果及滿意度評價。方法 本次實驗研究對象均選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共68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34人,實驗組34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將兩組患者焦慮(SDS)、抑郁(SAS)評分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與對比。結果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得到改善,但實驗組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7.06%和76.47%,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相比,實驗組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 在白血病護理工作中應用心理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白血病護理;心理護理模式;效果;滿意度評價
白血病是血液科常見病,近年來,隨著環境的破壞與生活結構的改變,這種疾病的發病幾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水平,同時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會造成嚴重的威脅。由于該種疾病治療難度較大,大多數患者在確診后會出現焦慮、抑郁等消極心理情緒,進一步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具有積極意義[1]。本次旨在進一步探究白血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模式的效果及滿意度,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對象均選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共68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34人,實驗組34人。其中實驗組患者男、女人數分別為18人、16人,年齡區間為19~58歲,均齡(38.2±4.5)歲;實驗組患者男、女人數分別為20人、14人,年齡區間為20~57歲,均齡(38.1±3.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式,主要內容包括檢測患者生命體征,介紹醫院環境,告知治療方案,掌握病情的發生原因以及健康宣教。
1.2.2實驗組
實驗組給予心理護理模式,首先,在患者如煙后,對其家庭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其次,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掌握患者心理狀態,用溫和的語氣為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主治醫師以及與疾病有關的內容,以樹立患者對疾病的理性認知,并通過音樂、動畫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最后,引導患者與家屬主要傾訴內心的顧慮,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并對患者進行不斷的激勵,樹立患者治療信心[2]。
1.3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表面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差;采用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總體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此次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百分比率(%)代表計數資料,用卡方χ2檢驗組間對比,差異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SAS、SDS評分
護理后,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情況均得到改善,實驗組的改善水平更明顯(P<0.05)詳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06%(33/34),明顯高于對照組76.47%(26/34)的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白血病病情嚴重,治療難度較大,發病后多表現出骨骼疼痛、感染發熱、抽搐等明顯的臨床癥狀,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也會給患者及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從而導致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焦慮、抑郁等消極的心理情緒,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基于這種情況,就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心理護理是在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中產生的創新型護理模式,將其應用到白血病護理中,對其開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等護理工作,并與患者積極溝通,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治療依從性,同時也能夠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降低醫療糾紛的產生[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情況均得到改善,且實驗組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06%,高于對照組76.47%的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白血病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消除患者消極情緒,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應用心理護理開展白血病護理工作,在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護理滿意度方面均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雪玲. 心理護理干預對血液內科白血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8):148-149.
[2] 藺京,姚靜,閆抗抗,等.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分析[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9):145-146.
[3] 于淑華. 32例難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護理[J]. 中國醫藥指南,2017,15(8):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