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 安煥萍
摘要:目的 分析急診科實習護生針刺傷預防中應用臨床教學路徑的效果。方法 本次共選取研究對象120名,均為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急診科實習護士,隨機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兩組人數各為60人。對照組護生給予常規崗前培訓,實驗組護生在常規崗前培訓基礎上應用臨床教學路徑,將兩組實習護生采用不同方式進行崗前培訓的針刺傷發生率進行分析與對比。結果 實驗組護士的針刺傷發生率為1.67%,低于對照組護士11.67%的針刺上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科護士針刺傷預防工作中應用臨床教學路徑,能夠顯著提升實習護士的防范意識,提高護士操作規范性,促進急診科護士針刺傷發生率的有效降低,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診科實習護生;針刺傷預防;臨床教學路徑;效果分析
針刺傷是護理工作中的常見職業性危害,主要是指被注射針頭、縫合針等受血液污染的醫療器械刺傷,發生原因與護士心理緊張、防范意識缺乏以及操作缺乏規范性等多種因素有關,特別是對于病情急、病人多的急診科而言,實習護士出現針刺傷問題的頻率更高,導致職業危害的危險性不斷提高,因此針對針刺傷問題給予相應的培訓教育具有積極意義[1]。本次研究旨在進一步探究急診科實習護生針刺傷預防中應用臨床教學路徑的效果,現將經驗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共選取研究對象120名,均為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急診科實習護士,隨機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兩組人數各為60人。對照組實習護生的男、女人數分別為14人、46人,年齡區間為20~23歲,平均年齡為(21.3±1.6)歲;實驗組實習護生的男、女人數分別為17人、43人,年齡區間為19~22歲,平均年齡為(21.2±1.21)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實習護生實習期間給予常規崗前培訓,其中包括針刺傷預防以及處理流程的培訓。
1.2.2實驗組
實驗組實習護生實習期間在常規崗前培訓的基礎上給予臨床教學路徑干預。
(1)構建科室護理臨床教學小組。小組內成員由護士長,帶教秘書、分帶教共同組成,構建完整的臨床教學體系。其中,帶教秘書由1名護士擔任,分帶教由職稱高、學歷高、臨床經驗豐富有授課能力的護士擔任[2]。(2)對臨床路徑教學表進行合理制定。帶教秘書與分帶教在護士長的組織下結合原有臨床護理路徑表,對針刺傷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充分納入,用專人專項方式對實習護士進行培訓教育。培訓時間設定為四周,具體培訓內容如下:實習護士到院實習第一周,通過視頻、口頭宣教等方式將針刺傷預防工作的重要性、針刺傷的防范措施以及相關的報告制度對實習護士進行詳細的講解,并將針刺傷的處理流程圖直觀的向實習護士展示,要求其用手機拍攝,以保存備用[3]。第二周,由帶教老師通過PPT形式對實習護士進行血源性職業暴露的危害以及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對預防針刺傷的重要性的講解,以有效提升護士的防范意識,同時,由分帶教對實習護士在臨床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針刺傷環節進行監督,將護士出現的不規范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第三周,由專門的帶教老師組織學生觀看針刺傷的實際案例,提升護士的聽覺感受與視覺感受,讓其能夠對針刺傷的發生原因進一步了解的基礎上,對容易出現針刺傷問題的環節與關鍵點進行全面的掌握。第四周,由帶教秘書組織實習護士自主分析科室以往針刺傷事件的經過、處理措施、結果、原因以及整改措施,最后由護士長對其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考核[4]。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士采用不同培訓方式后的針刺傷發生情況進行觀察。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此次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百分比率(%)代表計數資料,用卡方χ2檢驗組間對比,差異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實驗組針刺傷發生率(1.67%)高于對照組(11.67)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針刺傷是護生實習期間常見的職業暴露不良事件,在發生后容易出現疾病感染現象,對其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基于這種情況,在護生進入實習崗位后,采用相應的培訓措施,強化護士在針刺傷預防方面的理論知識,提高護士的防范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臨床教學路徑是醫學事業不斷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型實習護士培訓模式,將其應用到急診護士針刺傷預防工作中,不僅能夠有效強化護士的實習管理,實現教學模式的規范化、程序化,對合理的針刺防范措施進行制定,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護士對針刺傷的認識,幫助對正確的防范意識進行樹立,從而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意識的規范自身行為,預防針刺傷的發生,最大程度減少職業暴露危害[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針刺傷問題的發生上,實驗組的發生率為1.67%,明顯低于發生率為11.67%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急診護士針刺傷預防工作中給予臨床教學路徑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急診實習護士對針刺傷問題的防范意識,規范其臨床操作行為,降低針刺傷的發生。
綜上所述,將臨床教學路徑應用到急診實習護士的針刺傷預防工作中,在降低針刺傷問題發生幾率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卯升月. 運用臨床教學路徑對降低急診科實習護生針刺傷的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7):153-158.
[2]路萬婷. 護理人員發生意外針刺傷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J]. 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2):1875-1876.
[3]黃萍,陳艷,劉翠萍,等. 護士針刺傷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分析及防護措施[J].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8,36(3):4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