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學祿 李錄紅 馬英 麻迎章 吳延平
摘 要:物理是研究物質運動規律和基本結構的一門自然科學,通過物理學習不僅幫助學生更正確地理解生活和自然現象,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高中物理教學面臨很大的困難,教師教得很累而學生卻越來越抗拒,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總結和反思教學方法,才可以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教學關系,保證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效率;教學方法
引言:
總體而言,高中階段的學生,基本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問題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方法探討時,教師應該時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推動和幫助學生學習,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才可以真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且以物理學習為契機,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
任何教學都不應該脫離學生的真實生活,只有將物理教學和生活聯系,才可以為物理教學注入活力,也讓相關的物理知識指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現象,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符合高中生的認知規律。尤其是對于我校高三的學生而言,學習壓力很大,教師采用傳統的方式,學生表面上聽懂了,做題時卻一道都不會。而將物理課堂擴展到學生的生活中,不僅可以營造趣味性的課堂氛圍,也可以增加學生的感知,讓學生通過實際經驗來學習,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有很多常見的生活物理現象,光的反射和折射,吸管的應用等,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描述這些現象,還要進行相關的觀察和實驗,讓學生可以在親身感受中學習,增加教學的效果。
二、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
高中學生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而且渴望表達,所以,教師需要營造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氛圍,然后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共同解決和處理問題。一是物理實驗需要學生之間展開合作,二是對于重難點知識也可以要求學生合作探討,為了保證合作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提前建立完善的合作機制,比如,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分工等,并且把控好合作教學的時機,這樣才能夠避免合作中的閑聊現象。在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時,教師可以進行課堂巡視,觀察學生的進度,同時引導學生的探究方向。
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高中階段的學生往往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而且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就需要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首先,教師要樹立優勢視角,可以客觀看待學生的困境,避免給學生貼標簽,而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意愿和困難,然后,為學生提供可靠的建議和方法,幫助學生逐漸提升成績。其次,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狀況,設計分層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機械能的守恒定律時,教師可以讓基礎較好的學生自主學習勢能和速度之間的關系,而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只學習勢能的基本知識,并且是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學習,保證學習的效率。
四、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
對于物理教學而言,基礎知識至關重要,是學生理解各種物理問題的基礎,也是學生能力提升的保障,而且在各類考試中,基礎知識所占的分值也較多。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強基礎知識和公式的教學,比如,對于基礎的力學公式和運動模型,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公式推導,讓學生明白公式的運算過程,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將一些多樣化的解題思路教授給學生,這比題海戰術更有價值。另外,公式雖然簡單,卻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架構,一個簡潔的公式就可以表達世界的很多物理規律和現象,是一種簡單之美。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將基礎的公式交給學生,還要向學生傳達物理公式所蘊含的人文價值,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逐漸建立學生對于物理的正確認知,為具體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五、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為了成績而教,學生也是為了考試而學,這在短期內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物理教學的不應該只停留在客觀知識傳授的層面,教師需要意識到物理教學即是目的也是手段,最重要的不是灌輸多少知識,而是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價值,主動進行學習,并且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所以,教師需要從教學理念的層面進行改變,然后再創新教學方法,比如,常見的分層教學、微課教學、導教案等,都只有在教師和學生認知改變的基礎上,才可以結合實際加以應用,純粹的照搬硬套,無法發揮優質教學方法的價值。
六、結束語
想要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品質,一是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之間要有緊密的聯系,但是也要有明確的界限,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二是要改變傳統的理念,學好物理基礎知識,創新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式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欲望,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順明.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淺談[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9).
[2]崔正全.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 新校園(中旬),2018(1):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