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明
今年開學初,初一新生報到,我很榮幸擔任了初一13班的班主任。面對從小學上來的這批學生,我有些激動,還夾雜著興奮感,同時還有一些緊張不安。
初一的學生,正處于心理幼稚與半成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初步形成期,渴望被理解尊重,更希望獨立自主;而且精力充沛,好奇心強,敏感活躍,但是是非分辨能力弱。針對初一新生的特點,我利用班會課開展了十次主題班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增強意識
1.安全意識:初一新學期開學開始,學生剛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心中必然充滿著新鮮感和好奇感。這也是學生思想混亂期,易盲目隨從。為此,我召開了《安全伴我行》主題班會,以使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尤其是在水、電、火、交通、飲食、手機,網絡等方面,教育學生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2.法律意識: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不走錯路,必須鋪設好自己的人生軌道,走好青春每一步,一定要學會分析,學會辨別,學會拒絕,學會自我保護,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誘惑和侵害。為此,我召開了《法律與我們息息相關》主題班會,注意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否則,便會因為不知法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應該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權利,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知道怎樣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合法權益。
3.自我保護意識:當面臨某種危險的處境時,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逃脫或者避免問題的發生。為此,我召開了《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主題班會,例如:在體育運動中受傷時,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在面對火災、地震等緊急事件時,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等等。這些基本的求生、救助技能,在平時就要多了解、多積累。這學期,學校也進行了消防演練,正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同學們積極參與,認真對待,當我們真正遇到困難時,才會臨危不亂,有條不紊。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
1.學習習慣: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求知,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我召開了《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方法交流》等主題班會,鼓勵每個學生盡其所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獲得更加充分的發展。
2.衛生習慣:衛生習慣涉及到個人身心健康。我召開了《勞動光榮》主題班會,提醒、幫助學生養成講究衛生,尊重勞動的良好習慣。
3.言行習慣:言行是一個人素養與內心世界的外在流露與表現。我召開了《講文明·做文明學生》主題班會,文明言行主要是三管好。管好你的嘴,不要罵人,不講臟話,,不起綽號,不亂吐;管好你的腳,不要亂走、亂踢、亂蹋、亂踩;管好的的手,不要亂扔亂丟,不要隨便伸手拿別人的東西,不要打人,不要損壞公共財物,不要亂采亂摘。
三、從身邊小事做起
1.早上自覺起床,不用父母催促;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鋪;到校門口自覺下車,如遇到老師主動打招呼,進入教室要用手推門,遲到喊報告。
2.上課時目光注視老師,不隨意插話,不打斷老師思路;同學發言時注意傾聽,有不同意見時聽完再說。
3.作業本保持干凈、平整;作業書寫要規范、清楚;要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
4.注意語言文明,對人有禮貌,傷害別人時主動道歉,接受別人幫助時要表示感謝;看到教室、校園有垃圾時要主動撿起來,上下樓梯要靠右行;放學后不擁不擠,要有秩序出行;看到父母回家,要主動上前接過父母手中的提包、衣物等。
讓我們從今天去想、去做,做一個有心人、用心人,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