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摘 要:農村中學老師在自身的教育工作發展過程中,職業操守和敬業精神非常重要,只有確保職業道德素養,堅持自身的職業操守,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理念,才能有效完成自身的工作。因此,農村中學老師應該樹立正確觀念意識,遵循科學化的原則,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保持著良好的職業操守,形成愛崗敬業的精神,為教育事業貢獻自身力量。
關鍵詞:農村中學老師;職業操守;敬業
農村中學老師的職業發展過程中,職業操守和敬業精神的形成離不開自身素質和修養的提升,因此,農村中學老師應該注重學習專業知識、教育知識與思政知識,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廉潔從事工作,提升職業道德素養。
一、農村中學老師的職業操守
(一)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
農村中學老師在自身的工作中應該注重師德修養的提高,積極學習專業知識,更新觀念意識,增強道德素質。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應該積極學習思政知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對社會有著準確的認知,可以合理處理人際關系。另一方面,農村中學老師還需要具有較為豐富的科學知識,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方法,努力完成自身的育人責任,這樣才能確保自身職業操守的增強。人們將老師比作是蠟燭,在黑夜中燃燒自我照亮他人,面對這些美好的贊許和評價,作為農村中學老師,更應該嚴格要求自我,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作為老師必須要熱愛自身的事業,只有對職業充滿著希望,才能在工作崗位中無私奉獻。農村中學老師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給予自身嚴格的要求,遵循規章制度,尤其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必須要樹立榜樣作用,只有教師遵循制度,學生才能受到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正確觀念意識。與此同時,教師還需給予學生一定的關心關愛,只有給予學生愛心,才能更好地塑造人才、培養人才。
如:農村中學有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較低,不遵守規章制度,課堂表現不良,在此情況下,老師就應該先遵守規章制度,為學生提供榜樣。然后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給予學生一定的關心和關愛,和學生相互溝通交流,了解學生不愛學習、不遵守制度的根本原因,利用心理疏導、精神溝通的方式,和學生之間平等交流,做好教育疏導工作,這樣在良好的溝通交流情況下,就可以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自信心,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有效完成相關的教育指導工作。
(二)具有較高的責任心
農村中學老師的職業操守,要求具有較高的責任心,將自身的教學工作看作是育人工程,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念。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該端正心態,積極執行工作,明確自身應該履行的職責,為國家、民族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只有擁有一定的責任心,才能有效促使教育事業的長效發展。農村中學老師的教育事業艱苦,面臨的環境復雜,只有堅持自身的職業操守,具有一定的責任心,才能使得人生綻放出光彩[1]。
二、農村中學老師的敬業
農村中學老師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敬業精神非常重要,主要指的是老師在自身的工作中要熱愛學生、熱愛崗位工作,堅持著職業信念,有著良好的職業態度,堅持不懈的完成自身崗位工作任務。
(一)有愛崗敬業的良好態度
農村中學老師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有愛崗敬業的良好態度,樹立責任意識,在良好觀念意識的驅動下,促使自身職業良好發展。農村中學老師應該對教師職業的社會意義形成準確理解,提升認同感,協調責任、權利與利益之間的關系,將學生作為主體,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未來發展所開展。與此同時,農村中學老師還需注重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氛圍,在體驗中得到成長。
如:農村中學老師在日常工作中要有良好的態度,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或者是薪資待遇不高而出現教育態度問題,而是堅持著初心,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努力參與到教育事業中。
(二)有愛崗敬業的良好品質
農村中學老師在工作中應該具有愛崗敬業的良好品質,忠誠參與到教育事業中,樹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觀念,增強職業道德素養,形成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在此期間農村中學老師還需要有著良好的思想,將熱愛教育作為自身道德行為的導向,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有著良好愛崗敬業觀念,有效完成自身的崗位工作任務[2]。
如:農村中學老師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注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一切為了學生著想,熱愛自身的工作、熱愛學生,開展各方面的教育指導工作,形成良好的敬業基本品質。
結語:農村中學老師的職業操守與愛崗敬業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遵循職業操守,形成愛崗敬業的觀念意識、精神意識,才能有效完成自身的工作。在此情況下,農村中學老師就應該端正態度,形成正確的愛崗敬業精神和理念,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學生,規范自身的行為,積極學習專業知識與教育技能,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和道德素養,為教育工作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馮雄德.淺談農村青年教師的成長[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4(3):49-56.
[2]佟娟娟.農村中學初任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J].新課程·下旬,2019,33(9):13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