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平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高中教育領域逐漸將信息技術作為重點課程,開始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在素質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側重于教學思想的轉變,重點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從而全面提升學生信息化綜合素養。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領域,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計算思維
前言:在信息化、智能化時代背景下,高中教育領域需要重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并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重點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信息技術實踐操作當中,全面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實現信息化素質人才的有效培養和建設。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在高中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是一門重點學科[1]。做好課堂教學,能夠為學生成為信息化專業人才,奠定良好思維基礎。相較于以往常規性的教學,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夠讓學生掌握解決實際能力的技巧,豐富學生實際問題解決經驗,全面提高學生實際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從而讓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獲得更加深入的發展。不僅如此,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夠讓學生對信息數據有一個精準的判別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思維認知基礎,為學生深入學習和拓展信息技術提供助力。因此,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重點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培養的路徑探究
(一)導入情景,激發計算思維意識
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上,為實現學生計算思維有效培養,教師需要重視構建課堂情境。通過情境導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思維和思考環境條件,促使學生對課程內容形成深刻的理解,保證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比如說,教師在組織“表格數據的加工與處理Excel”教學時,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呈現直觀的課堂情境。在課堂上,教師向學生展示對象和屬性,以及Excel的數據自動統計與計算,讓學生在直觀的課堂情境下,正確掌握計算公式,比如說求和以及平均,讓學生通過直觀觀察和體驗,形成正確的計算思維,并科學、合理地參與到計算機實踐操作訓練等各項活動當中。
(二)整合內容,深化計算思維層次
教師在組織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側重于課程內容的分類與整合[2]。讓學生所掌握的基礎知識體系更加全面,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思維,奠定知識儲備基礎。比如說,教師在圍繞“算法與程序設計”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思維培養需求,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首先,將該操作的主題結構圖、關系圖等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算法和程序設計具體步驟和流程,形成規范性的認知。之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解析法、窮舉法、排序和查找、遞歸等方法,進行算法計算和程序設計。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加強基礎知識之間的銜接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正確掌握實踐處理技能,全面提高學生實踐和應用水平。不僅如此,教師需要從課外合理搜集課程內容,將目前信息技術領域關于算法和程序的創新設計思想,以及具體的設計方法,與課程內容整合之后,呈現給學生,為學生計算思維奠定基礎知識儲備。
(三)創新教法,強化計算思維能力
作為一名處在教育新時代環境下的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準確認識到當前信息化人才培養與發展趨勢,并根據高中生具體新區需求,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的創新。打造多元化的方法體系,為學生營造生動、靈活的課堂環境,從而實現學生計算思維的全面發散,提高學生實踐探究和作業能力。比如說,教師在組織“算法和程序設計”教學時,可以通過問題導入以及合作探究等的多種方法,對相關內容進行探究和思考,從而強化學生計算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百雞百錢”案例。引導學生圍繞二重循環算法,就該問題進行分析。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計算思維發散與聯想,如“100×100×100=1000000,100×100=10000……,”然后在該思維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探究和討論,最終得出結果“32×98=3136,”通過一系列的分析與探究,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強化。不僅如此,教師可以的借助于互聯網,構建校校通、微課教學平臺,以及信息化實踐平臺等,為學生強化計算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奠定良好的條件基礎。
(四)聯系生活,提升計算思維素養
在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建立有效聯系,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計算思維素養。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根據自身所掌握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操作技能,進行編碼處理。同時,也可以自主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游戲編程代碼,以及計算機系統更新與應用,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計算機正確的操作方法,全面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實踐應用能力。
(五)創客教育,拓展計算思維應用
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需要積極培養學生創客理念,將創客教育與常規教育相融合,讓學生在創客與創新實踐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計算思維。首先,教師需要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通用技術、工程、數學等學科,建立密切的聯系。之后,引導學生借助于Scratch等可視化編程工具,對信息技術課程進行深入學習[3]。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搜集互聯網、物聯網等方面的資料,自主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進行編程和代碼創新,從而實現學生計算思維的應用與拓展。而教師則可以定期組織創客創新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新比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思維認知和情感體驗。
結論:綜上,信息技術作為高中領域重點學科,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重點加強學生計算思維有效培養。通過導入情境、整合內容、創新教法、聯系生活、創客教育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計算思維訓練空間,從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升自身信息技術專業水平。
參考文獻
[1]許華.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8(26):70-71.
[2]李川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的培養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8,20(07):214.
[3]趙越,張丹.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J].中國高新區,2018(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