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勇 李彩鋒 王麗
語言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方向。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都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把語文教學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我采取了以下途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于生活,我們理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系實際。在教學中,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訪一訪,觀察生活。
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對此,教師要有可能的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問,加深對課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我組織學生去閱讀一些有關紅軍長征的書籍,也可以讓學生扮演成小記者的身份去采訪一些老紅軍,這樣不僅使學生全面了解了當時環境的惡劣,深刻理解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而且也充實了學生的生活,學生也興趣盎然。再如《夕陽真美》一文我指導學生去觀察夕陽,領略夕陽的美景;《云房子》一文我指導學生去觀察雨后白云的變化,了解它的姿態萬千,變化多端。這樣,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生活,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
2、演一演,再現生活。
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于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如在教學《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時,我組織學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帶著三個孩子專程前來中國看望聶將軍的情景。通過生動鮮明的表演,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想象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我借助多媒體,播放小英雄王二小為了保衛后方機關和幾千個老鄉,將敵人領進八路軍的埋伏圈而被敵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場面,再加上我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精心剪輯的配樂。音樂、畫面、語言、神情營造出來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氣氛,使學生入境動情,順利地跨越了時代的鴻溝去理解、領悟二小的英雄氣概,同時獲得情感的陶冶。
3、學一學,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蓖瑯?,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苯處熞幸庾R地創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一文時,我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和風拂面,幾位同學在公園內盡情游湖,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的春景圖,伴著這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旋律響起,學生一邊表演,一邊齊聲歡唱,從學生優美的動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所體驗到的并不僅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二、在生活中孕育教學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學問。因此,我們應當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中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教材。
1、聯系學校生活,學習語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這座舞臺上發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例如:開學初,我班一名學生路上拾到一位同學的語文課本主動交給老師,某班學生一年四季幫助殘疾學生上學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們去說、去講。
2、聯系社會生活,學習語文。
社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一片天地。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拓展過程可以由多種形式實現,首先是教師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學生自主的活動,如學了《臺灣的蝴蝶谷》、《鳥島》等課文后,我讓學生做小導游,回去向家長、朋友介紹那兒的美景;又如讓學生課外做一些社會調查,宣傳等實踐活動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會發現校外的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如我們家鄉的倉頡園、岳王廟、文化館、郝世英烈士事跡……就是一種很好的傳統文化的教育資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報、幫商家設計廣告詞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語文實踐活動。
3、聯系家庭生活,學習語文。
家庭是孩子學習語文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在這里,孩子獲得了很多知識。教師可以抓住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巧妙設計語文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服裝的,則可以讓他設計一下服裝廣告;有的學生家長是賣水果的,則可以讓他寫一寫介紹有關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高昂,家長更是倍加贊許。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不僅可以克服傳統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語文教學只有扎根于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