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英
摘要:目的 急性腎腎后性腎功能衰竭采用中西結合治療進行分析,并探討其療效。方法對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50例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5例,實施西醫治療,觀察組25例,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一療程后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一個療程治療結束后,采用中西結合治療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6%,而僅用西醫治療的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0%,觀察組療效更為顯著,兩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腎后性腎衰竭相比于單一西醫治療效果更佳,能夠有效減少腎功能損傷,促進腎功能恢復,安全有效。
關鍵詞:急性腎后性腎衰竭;腎內科;中西醫治療
在腎內科的常見多發病中,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是其中之一,屬于急性腎功能衰竭的一種,發病率非常高,主要以突發性無尿、少尿、全身水腫、血壓升高為癥狀表現,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因此,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1]。本文就50例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不同療法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其不同的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研究,對照組25例,女10例,男15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40.28±10.32)歲,病程2~7d,平均病程(3.14±2.09)d,
觀察組25例,男16例,女9例,最小年齡23,最大年齡71歲,平均為(41.35±10.41)歲,平均病程(3.06±2.11)d。50例患者均采用B超、腹部X線等進行診斷,其中,20例為雙側輸尿管結石,15例為雙側腎結石,10例為一側結石對側反射性痙攣,5例為腎輸尿管交界處梗阻。血漿尿素氮(BUN)平均為(18.5±6.27)mmol/L,血肌酐(Cr)平均為(785.23±15.66)μmol/L;血鉀平均為(5.52±2.83)mmol/L。兩組患者在病程、病情、年齡等比較并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西醫治療,主要有對癥治療、抗感染、維持酸堿平衡、病因治療、糾正電解質紊亂、血液透析治療、營養支持治療、膀胱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雙側輸尿管取石術治療等[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采用中藥湯劑治療,方藥組成包括:麻黃25g、枳實25 g、豬苓25g、大黃25g、大腹皮25g、赤芍25g、澤瀉25g、蒼術15g、廣香10g、桃仁10g、藿香10g、杏仁10g、水蛭10g、煨甘遂5g。取1000ml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煎30min,再取300 mL藥汁,并濃縮加工為100mL藥汁,早晚各溫服50ml,若患者口服困難,則給予直腸灌胃,一個療程15d。
1.3療效標準
療效評價:①顯效:癥狀基本完全消失,BUN、Cr等水平基本正常;②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BUN、Cr、血鉀水平明顯降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③無效: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BUN、Cr水平升高。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SPSS 19.0進行處理,用χ2檢驗治療有效率等計數資料(%),P<0.05則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更為顯著,兩組比較差異為(P<0.05),具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急性腎后性腎衰竭在腎內科是常見多發病,由下尿路梗阻所致,多見急性下尿路結石所致的下尿路梗阻,常表現為突發性少尿或無尿,危險癥狀為心衰等,如果治療不及時,腎功能往往發生惡化,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西醫臨床上對急性腎后性腎衰竭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取石、碎石,根據患者的結石大小、堅硬程度、阻塞部位等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手術,在治療的過程中,同時給予抗感染、糾正紊亂、營養支持等基礎治療,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BUN、Cr、血鉀等水平,促進康復[3]。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短時間內往往會發生腎功能下降,對腎細胞造成損害,從而增加腎盂等壓力,減少腎血流量,導致患者出現水腫[4]。因此,該病患者應盡早治療,改善腎后阻塞狀況,抑制病情發展。
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在中醫學被認為是“癃閉”、“水腫”范疇,主要是正氣虛憊、腎元不足所致,病邪入血,膀胱氣化失常,水道阻滯,致脾、肺、腎功能失調,引起少尿、尿閉。本研究所用方藥中,麻黃具有利水消腫、發汗散寒等功效;枳實能夠化痰散痞、破氣消積;豬苓具有利尿滲濕的作用;大黃能夠瀉熱毒、消瘀血、破積滯;大腹皮具有行氣寬中、行水消腫之功效;赤芍能夠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澤瀉具利水、泄熱、滲濕的作用;蒼術有化濁、燥濕、止痛的效果;廣香能夠行氣止痛;桃仁具有潤腸通便、活血祛瘀的作用;藿香具有化濁、和中功效;杏仁能夠降氣平喘、潤腸通便;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消癥瘕之功效;煨甘遂能夠瀉水飲、破積聚。諸藥合用,有效祛瘀解毒,改善血液循環,糾正代謝紊亂,促進腎功能恢復[5]。
總而言之,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藥湯劑治療,相比于單一西醫治療,臨床療效更加顯著,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快速促進腎功能恢復,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趙曉蘭.腎內科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7):111-112.
[2]王凱.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1):121-122.
[3]張居凡.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100例臨床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5,32(06):726-727.
[4]任國慶.分析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診治[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08):53-54.
[5]韋利昌.論腎內科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