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慶
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企業的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加強政工工作有利于企業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有利于建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只有加強政工思想工作,才能使企業在市場中更加具有競爭力, 因此企業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并積極強化企業的政工思想工作,從而促使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思想政治 教育
引言
隨著信息革命的蓬勃發展,眾多前沿的信息技術已經在經濟和政治以及文化等各個領域有了廣泛地應用,這給企業的生產經營甚至是思政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對企業而言,互聯網的應用使得企業思政工作的管理手段更加先進,給企業思政工作方式開拓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給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挑戰。企業必須要高度重視互聯網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沖擊和影響,并積極研究制定合理的應對策略。
一、“互聯網+”時代的影響
互聯網自發明以來對于人類交流、溝通、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但傳統互聯網時代主要發揮的是互聯網在傳播信息方面的作用。“互聯網+”則不僅僅是信息的傳播,不再是一個信息網絡,而是一個融合的平臺,集數據處理、知識存儲、信息交流于一體。因此,政府推出發展“互聯網+”產業戰略,突破傳統互聯網思維,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互聯網+”時代到來的一個重要標志在互聯網不僅運用于高新技術產業,各行各業也都開始借助互聯網的各式技術,其中教育行業作為標志未來發展的前沿地帶, 自然也參與至“互聯網+”的時代潮流中。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開展思政工作要有一定的時效性,只有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才會使思政工作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輔助作用得到充分體現。以往,企業的思政工作都是借助人工來開展,主要借助于組織會議、發放材料、口頭宣傳等各種形式,這些方式不僅投入成本較高,工作效率也比較低,不僅如此,還會受到很多方面其它因素的影響,不能夠使其時效性得以充分體現,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互聯網使得企業與員工的交流更加平等,借助于平等的互聯網交流平臺,使得思政工作一改往日單向傳播的方式,朝著雙向溝通的方式改變,主客體雙方能夠實現網上平等交流,對于有異議的一些問題,則通過民主表決。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企業員工可以借助網絡渠道進行自主學習,還可以通過交互式的方式進行學習,二者有機結合,進而創造出一種科學有效的溝通交流的方式,極大地提升了思政工作的民主性。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一)轉變觀念促融合
企業在促進互聯網+思政融合的過程中, 需要積極扭轉以往不重視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落后觀念,積極培育互聯網思維,不斷適應信息化時代思政工作的新情況、新變化。要借助互聯網開展好思政工作,必須以互聯網思維對自身思政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審視和檢查,堅持以員工為主體,注重體驗的滿足等等,在觀念轉變的基礎上為具體的實踐開展提供指導。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摒棄。比如與員工當面溝通是比較理想的傳統思政工作開展方式,更具“溫度”。因而,不可對傳統方式全部否定,應該堅持繼承與創新兼顧,實現網絡手段與傳統方式相結合,相互借力,讓思政工作行之有效、推陳出新。
(二)建設陣地促發展
觀念的轉變與創新只是思想層面的,員工具體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還需要通過實踐的開展來完成。而互聯網+思政教育是對以往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模式的有效補充和完善。因而,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進行研究, 牢牢把握互聯網+思政工作的思路與規律,高質量建設網絡思政教育新陣地,把握思想政治與意識形態引領的話語權,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地位。一方面,需要完善相關的互聯網平臺,以平臺的建設為思政工作的開展創造充分的前提與有利條件,以載體的搭建為互動交流、引導管理打下基礎。另一方面,需要在正確價值觀的引領下,堅持內容為王,以高質量、即時性和生動化的內容傳遞思政教育的理念,潛移默化地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影響。
(三)健全機制作保障
體制機制的建立與完善能夠為互聯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實現工作開展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系統化。這要求從多個層面進行制度的建立健全。例如,需要建立互聯網平臺開設、運營和維護等相關制度;需要建立信息發布、審核制度,實現流程化操作;需要建立輿情、熱點監測與處理機制,實現實時的有效回應;需要完善思政工作人員互聯網領域工作開展評價機制,增強工作動力和監督等等。
(四)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建設
對一個現代企業來說,企業的內部文化建設十分重要,因為它會給企業思政建設營造一種融洽的文化氛圍。企業內部文化可以說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必然產物,對企業實施科學先進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和企業內部具體情況相適應。眾所周知,互聯網信息交流平臺一般是具有匿名性的,而且比較開放,進而帶來了大量的文化糟粕,這對企業思政建設而言也是一種很大的挑戰。因此,企業必須要加強對自身先進文化的建設,為思政工作環境營造出一種和諧融洽的文化氛圍。
結束語
以“互聯網+”為背景,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促進了思政教育創新發展。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當中,需要將線上與線下不同的思政教育方式相結合,需要在傳統陣地與新媒體陣地共同開展工作,需要將強化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分析相融合,才能在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實現系統化的過程中拓展出思政教育新模式,持續推動思政課教育的改革、創新與發展,開創加強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馮偉,朱榮康.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對青年美好生活認知的引導[J].高校學生工作研究,2018,2(02):163-170.
[2]何冰.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利用率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04):77-79.
[3]張淼,趙耀.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創新[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8,31(06):89-93.
[4]孫晉超.“大數據”與差異化網絡思政課堂[J].文教資料,2018(32):175-17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