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 薛智峰
摘 要:近些年各地不斷出臺扶持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優惠政策,面對就業難、失業率高的現實社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了創業的道路。創業是一門藝術,是一場關于人的智商、情商、膽識、執行力等的綜合考驗,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必須具備自由駕馭、戰略規劃、統籌調配、均衡內部關系等能力.了解了創業現狀,才能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 創業 問題 報告
一、調研目的、方法、與對象
為了更好的了解現階段大學生的創業狀況,也為了更好的幫助和解決他們在創業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根據綏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提高服務效能解決群眾辦事難點、賭點相關問題調研活動的安排意見》綏政人社發 【2019】27號文件要求,我們召集20名高校畢業生創業者進行了座談。通過宏觀政策解讀,創業歷程講解,交流探討問題,會后總結點評等過程,我們對創業者目前的現狀和面臨的困難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搞好創業服務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二、調研結果及分析
這20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都是小微企業,包括電訊,食品、餐飲,教育培訓,電子商務,建材家裝,文化攝影等多個行業,規模最大的電訊公司劉總雇傭好幾十人,年營業額幾百萬,規模最小的包子店楊總,家庭式經營,沒有顧工,年營業額10萬左右,幾個做電商的,顧工少,成本低,營業額可觀,如淘寶開店的李總,只有2個人,靠銷售空心掛面營業額達到160萬左右,另一位銷售瓜子粉條等特產的賈總,顧工不多,營業額可達300萬元,張總,雷總,劉總等創辦的教育企業,在本地占有一定市場,但存在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問題是:
(一)、資金問題:
在被調查的20人中,有8人明確表示目前資金短缺,融資太難,占40%。談到人社部門的小額擔保貸款時,有5人指出該貸款擔保方式單一,額度較小,放款周期太長等,占25%。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銀根緊縮,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因資金鏈斷裂一度出現倒閉風潮,因此融資難其實是普遍現象。
(二)用人難留人更難問題:
在調查中,有9人提出用人難留人更難,尤其是缺乏優秀人才,占45%。人力型企業老板們說,來應聘的專科生居多,還普遍存在經驗少,不專注,不踏實,眼高手低,離職率高等問題。近幾年來,根據我縣檔案接收和招聘會的情況,高校畢業生擇業存在很多特點:一是愿意留在大城市,哪怕工資低生活成本高,也不愿意回鄉就業,近10幾年我縣每年高考招生2000多人,截止目前,我縣托管的檔案不到20000,其中還有很多畢業生是檔案回來人未回來,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二是回來的畢業生寧可留在機關事業單位拿低工資,也不愿意到企業去拿高工資;這從我們每次協管員招聘、臨聘教師招聘考試報名火爆,而民營企業招聘會報名稀少就可見一斑;三是企業利潤難以提高而人力成本卻在提高,畢業生的擇業觀念改變,不少人希望工作輕松、付出少而回報高。
(三)、宏觀政策問題:
調查中,還有3人提到了宏觀政策問題,占15%。
(1).證件辦理難,審批時間長,審批手續繁雜且需要多個部門來回跑;
(2).有些優惠政策不知曉,與相關部門對接政策時溝通困難;
(3).創業過程中缺乏經驗,對社會、對市場認知不夠,遇到困難和迷惘時,缺少導師指引;
(4).初創企業運營成本較高,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的綜合服務,特別是在人力資源、事務代理、宣傳推廣、資金補貼等方面;
三、發現的問題及對策
(一)針對資金問題,我們的措施是:
1.資金短缺
(1).積極宣傳、推薦創業者申請小額擔保貸款;
(2).對于已申請過小額擔保貸款的創業者,可推薦申請省市創業基金貸款;
(3).參考省市創業基金模式,提請縣政府設立創業基金;
(4).嘗試對接天使投資等融資機構。
2.申請貼息貸款時無財政供養人員擔保
(1).對于部分業績好、無不良信貸紀錄的創業者可適當放寬擔保條件,嘗試以有固定收入人群做擔保;
(2).可根據相關政策,對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創業者,以孵化基地擔保;
(3).參考省市有關創建信用鄉村政策,針對部分特別優秀的創業者和積極參與我縣創業促進工作的創業者,探索實施取消反擔保創業貸款試點。
3.創業貸款發放周期較長
(1).開設高校畢業生創業貸款申請發放綠色通道,即時受理、單獨審核、優先發放;
(2).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發放貸款,提高使用效率,可靈活掌握貸款金額、借還款期限;
(3).及時宣傳并積極引導創業者,主動做好貸款申請前和發放后的服務工作。
(二)對于用人留人難,我們提供如下辦法:
1.招聘難
(1).通過各類網站、微信公眾平臺、QQ群等媒體及時廣泛的發布更新招聘信息,部分專業崗位可通過人才庫篩選并電話聯系;
(2).積極組織創業者參加各類招聘會,也可以委托各級人才市場代理招聘;
(3).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政策宣傳會,逐步轉變畢業生就業觀念,鼓勵到民營企業及創業型企業實現就業。
2.留用難
(1).提高薪資待遇,改善薪資結構;
(2).培養企業文化,加強團隊建設;
(3).提高福利水平,逐步繳納社會保險;
(4).完善股權機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5).引導求職者改變就業觀念,扭轉寧可到政府上班掙1000,也不愿去企業工作掙3000的傳統陳舊觀念。
3.培養難
(1).對新聘人員進行崗前培訓;
(2).根據不同企業和不同崗位提供專業技能培訓;
(3).通過企業團隊建設培訓,增強企業凝聚力;
(4).針對創業者及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從管理能力、政策法規、業務技能等方面進行培訓,適當時可組織部分人員赴外游學。
(三)針對宏觀政策提出的問題,結合當前我縣實際,提供以下建議:
(1).利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高校畢業生創業事跡,為高校畢業生創業營造良好的氛圍。具體包括:在縣政府及縣人力資源網站上列出政策清單,讓群眾方便查詢,一目了然;;通過縣政府及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相關創業信息;在綏德報開設高校畢業生創業專欄;通過電視臺對創業者進行專場訪談報道;
(2).組建高校畢業生創業導師庫,制訂出臺綏德縣高校畢業生創業導師管理辦法,通過創業導師帶動、指導、幫扶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
(3).繼續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并不斷創新培訓形式,豐富培訓內容,使培訓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通過創業培訓使學員認清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幫助創業者理清創業思路,提升創業技能,讓初創人員少走彎路。
(4).充分發揮創業孵化基地功能,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孵化基地除了為創業者提供場地服務外,重點要為入孵的創業者提供技術指導、市場推廣、運營策劃、事務代理、政策落實、資金周轉、人員培訓、倉儲服務、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綜合服務。
(5).探索開發高校畢業生創業公共服務崗位。通過新增開發或調整現有公益性崗位人員為創業者群體提供公共服務,主要提供的公共服務崗位包括:綜合事務代理服務、運營管理指導、營銷策劃分析、電子商務服務、廣告及產品包裝設計、產品美圖及視頻制作、財務管理服務、法律事務服務等。
(6).繼續舉辦高校畢業生創業座談會,每年至少舉辦一次,爭取實現按季度舉辦。通過召開創業座談會,宣傳解讀相關創業政策、了解創業者經營狀況,掌握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探討政府部門如何做好創業服務,并促進創業者之間的溝通和聯系,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發展。
(7).加大一次性創業補貼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創業者能享受到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
(8).創建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庫,并定期舉辦創業項目路演活動,鼓勵創業者積極參加省市創業明星的選拔活動。
李克強總理指出,大學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和相關制度改革措施,不斷為創業興業引路、給企業發展松綁,除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外,政府的一系列稅收、貸款優惠政策也進一步鼓勵和推動了大學生創業,幫助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以創業帶動就業,增強了整個國家的蓬勃朝氣。
高校畢業生創業工作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需要我們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