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星 曹曉琳
【摘要】:嚴謹、平實、準確是公文寫作的語言特點,但這并不代表公文寫作的語言特點就是一成不變,報告這類文體中需要修辭來增加感染力,從而使受眾能夠接受、理解,十九大報告中就使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修辭分為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消極修辭側重于理解,應用意義分明的詞、分清賓主等的使用減少了一般性的議論,使文章的意義明確且受眾可接受;積極修辭側重于情感,借代、比喻、排比等修辭的使用使文風在意義明確的情況下表達更加生動活潑且受眾易理解,故十九大報告形成了意義明確、表達生動的修辭風格。
【關鍵詞】:十九大報告 修辭
十九大是在全國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的大會,而十九大報告是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也是集中黨內智慧、凝聚黨內共識對今后一個時期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具有高度綜合性的綱領性文件。
每種公文都有特定的受眾與使用范圍,而十九大報告承擔著向全國人民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的功能,所以十九大報告的受眾不同于通知、告示等文體的受眾,它的受眾是全體人民,所以就必須要考慮到受眾的接受性,受眾的知識水平層次有高有低,就決定了其報告風格既要莊重典雅又要幽默風趣,要保證全國人民能夠接受和理解其核心思想。嚴謹、平實、準確是公文寫作的語言特點,但這并不代表公文寫作的語言特點就是一成不變的,報告這類文體中需要修辭來增加感染力,從而使受眾能夠接受、理解。
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中指出:“修辭分為狹義和廣義理解,狹義是指以為修當作修飾解,辭當作文辭解,修辭就是修飾文辭;廣義是指以為修當作調整或適用解,辭當作語辭解,修辭就是調整或適用語辭,修辭有記述、表現、糅合三個境界。”【1】修辭同時分為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消極修辭側重于理解,積極修辭側重于情感,不同修辭手法的使用都會有不同的表達效果,消極修辭的使用減少了一般性的議論,使文章的意義明確且受眾可接受;積極修辭的使用使文風在意義明確的情況下表達更加生動活潑且受眾易理解,故形成了意義明確、表達生動的修辭風格。
3萬多字的報告縱觀歷史、展望未來,濃縮了5年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與啟示,描繪了從現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紀中葉的宏偉藍圖【2】,內容、形式、語言、風格等都有鮮明的特點,因此十九大報告在公文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價值,是學習和研究的典型語言材料。本文將從修辭手法角度切入,深入研究十九大報告對修辭手法的規范和要求,從而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一、意義明確的消極修辭
十九大報告承擔了向全國人民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的功能,這就要求其文風必須平實,平實的文風需要通過消極修辭的使用來達到。消極修辭的使用主要分為應用意義分明的詞、應分清賓主等。通過消極修辭的使用使內容能夠準確簡潔的反映實際情況,減少一般性的議論,從而減輕受眾的理解負擔。
(一)應用意義分明的詞
消極修辭既要求內容本身明確,又要求方式明確,方式明確就必須應用意義分明的詞,因為詞的意義是否明確會影響著報告的意義是否清晰。所以在文風嚴謹莊重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必須使用意義分明的詞,使詞與詞之間有辨明意義,從而使受眾易理解。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段話中“主要矛盾”和“基本國情”兩詞的使用,明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國情,不是次要矛盾也不是主要國情,詞的意義分明,使句子表達的更清晰。
(二)應分清賓主
報告寫作中要邏輯清晰才能表達清楚,也才能使受眾理解核心內涵,所以賓語和主語的對象也必須具體明確。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這句話中的主語就是中國共產黨,因為只有中國共產黨才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成為民族脊梁才能承擔民族復興的重擔。這就說明了在報告寫作中要分清賓主,才能分清各主體的職責,不至于混淆。十九大報告中消極修辭的使用,減少了一般性的議論,使文章的意義明確、文風平實,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受眾能夠理解報告中的核心內涵。
二、生動貼切的積極修辭
十九大報告又要求文風具有生動性,生動性的文風則需要通過積極修辭的使用來達到。積極修辭主要分為借代、比喻、排比等。通過多種積極修辭的使用能夠使語言具有趣味性,讓不同層次的受眾都能夠理解其內涵。
(一)巧用借代,形象生動
借代是指所說事物縱然同其他事物沒有類似點,假使中間還有不可分離的關系時,作者也可借那關系事物的名稱,來代替所說的事物【3】。使用借代修辭格,能夠使所說事物的形象更加生動,從而使受眾易理解。十九大報告中就巧用借代修辭手法,寫道“要把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這句話中巧用“總開關”這個詞語,借工具來代替事物,既形象又生動,“總開關”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此來說明使受眾更好的理解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們成長的重要性。十九大報告中借代的事物必須典型突出,才能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二)善用比喻,自然貼切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辭海》中將其定義為:“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就用那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個思想的對象,叫比喻。”【4】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而報告中的比喻重在說明,是使用頻率較高的修辭方法。十九大報告中寫道“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這段話中“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四詞的使用,運用了借喻的手法,將遵守政治紀律和學習黨章等要求比喻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說明了遵守政治紀律和學習黨章這些要求應該扎根于人們的行為中,這是黨員不可忽視的自我要求,這個比喻自然貼切,使受眾能夠在接受的基礎上更清楚的理解遵守政治紀律和學習黨章的重要性。還比如指出“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這段話中將反腐比喻成打老虎、拍蒼蠅、獵狐貍,既表示了反腐無大小,也表示了共產黨反腐的決心,敢啃硬骨頭。又比如十九大報告中將損害黨先進性的有害因素比喻成病毒,將各民族的團結合力比喻成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籽,將貧困比喻成破爛的帽子,脫貧也就意味著摘帽,這些比喻都形象具體、自然貼切,不僅使報告語言文采斐然,同時能使人民對黨的一系列政策有更直接而具體的感受,使受眾更深入地理解十九大報告的精神。
(三)使用排比,氣勢磅礴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來,使內容和語勢增強,這種辭格叫排比。【5】排比的形式較為自由,字數不一定完全相等,結構也不要求完全相同,追求的是一種酣暢淋漓、氣勢壯美的整體效果,同時還具有說理性,使受眾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其精髓。因此在報告寫作中有時為了形成一種磅礴、說理的氣勢,為了在鼓舞人的士氣的同時激發人的斗志,也會使用大量的排比。十九大報告中就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如“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這句話用了五個“更加注重”,將強軍目標的方式詮釋的充分而全面,具有深度的說理性,同時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十九大報告中排比句的使用增加了文章說理的意味,在平實中又體現出了一種磅礴的氣勢,極富感染力,使受眾可接受且更容易理解其核心內涵。
十九大報告中還使用了對偶、對比等積極修辭手法來表現出文風的生動性,由于文章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贅述。
結語
十九大報告是一個主題鮮明且戰略目標明確、部署合理同時還鼓舞全黨全國各民族人民開拓前進的綱領性文件,內容、形式、語言、風格等都有鮮明的特點,而其中的修辭手法同樣值得研究。十九大報告使用意義明確的消極修辭,使內容能夠準確簡潔的反映實際情況,減少一般性的議論,從而減輕受眾的理解負擔;還使用了表達多樣的積極修辭,使語言具有趣味性,讓不同層次的受眾都能夠理解其內涵。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的綜合使用讓十九大報告在表意清楚的情況下更具感染力,形成了意義明確、表達生動的修辭風格。
【參考文獻】:
【1】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42-57
【2】十九大報告的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舉措[J]. 紅巖春秋,2017(10):5-7
【3】張明.錦繡篇章繪藍圖 連珠妙語現真情——從黨的十九大報告看習近平的話語表達藝術[J].政工學刊,2018(01):14-15.
【4】唐鉞.修辭格[M].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49
【5】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66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楊紅星(1974.5-),男,漢族,河南焦作人,現供職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副教授,文學碩士,寫作與應用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