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莉
【摘要】在一個班級中,看班級的素質高低,要看學生的整體成績和他們的思想品德素質;在一個年級中,看他們的素質高低,就要看陌生的學生之間的相處情況,以小見大;而看一個學校的管理情況,就要看學校的管理者互相之間的配合以及他們的管理理念,很多學校在管理時只抓學生的成績,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或者身體素質都視而不見,這樣一來,先不說學生的成績能否提高,就連他們最基本的身體狀況能否保證都有問題,所以學校的管理中,必須要以人為本,尤其是中學學校,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忽視這個階段對他們的管理,就可能造成終生的遺憾。主要講述了中學管理中人本化管理模式的運用。
【關鍵詞】中學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運用;方法
人本化管理即在管理中把學生放在首位,學生是一個學校的口碑和核心的人群,對他們進行人本化管理就是要在管理時除了科學文化修養,還要注重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注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身體素質,不單單只看他們的成績,把學生當做分數的機器,一味給他們施壓,中學生十分敏感脆弱,同時也不喜歡表達,如果在這個時期的管理中稍有不慎,就會讓他們一輩子活在陰影中,中學的管理者不僅僅只有領導,還有教師,他們都是學生和學校的管理者,必須雙方配合才能讓學校的管理更加完善,那么如何把這種人本化管理模式運用到中學管理中呢?我們主要分為兩步,第一是多組織戶外鍛煉;第二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一、多組織戶外鍛煉,管理學生的身體素質
開展戶外鍛煉的目的是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中學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戶外的鍛煉必不可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身體在學習中垮了,那么學習多好都沒用,對于多組織戶外鍛煉,管理人員還存在爭執,認為初中有體育課,不需要再進行多余的戶外課程開展,但是初中的體育課一周只有一節,學生的鍛煉得不到滿足,所以學校在管理過程中必須開始重視戶外鍛煉,組織學生在戶外多活動,比如可以在每天早晨規定他們晨練半個小時左右,也可以讓他們在做操時盡量多活動,多舉行全校性的運動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這樣他們對運動就有了熱忱,剛開始鍛煉時可能是痛苦的,學生承受不住太大強度的訓練,跑400米就會覺得太難,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學生的身體素質會越來越好,這樣他們在學習中也會更加高效,管理起來也更加容易,學生得到鍛煉之后精神面貌就會大大不同,管理時他們就會更有效率去執行一些事,這樣就可以提高學校學生的整體面貌,外界對學校的評價也會是管理有序,那些不注意學生身體素質的管理的學校,一味逼迫學生學習,這樣的學校學生都是兩眼無神、無精打采,大家就會對這個學校的管理產生懷疑,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被下降很多,所以要進行人本化的管理,多組織戶外鍛煉,管理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必不可少的。
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管理學生的心理素質
很多人在看到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都嗤之以鼻,認為對于一個中學的學校來說未免太小題大做了,而且中學生也沒有很大的學習壓力,不會在學習中產生心理問題,所以開設心理課程或者是建立心理服務中心是多此一舉的事。的確,我們所知道的新聞報道出來的學生由于心理問題而受傷的大部分是高中生,因為他們的學習壓力很大,雖然初中生的學習壓力不是很大,但是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初期,心理有很多需要解開的疑惑,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排解,還有很大一部分高中生的心理問題是從初中開始就有的。所以不能忽視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課程,讓學生了解到一些在這個階段很正常的現象,也讓他們的問題能夠得到專業的指導,防微杜漸,不能等悲劇發生了再亡羊補牢,管理好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人本化管理的必修課之一。
中學人本化管理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管理是重中之重,而不是學習的管理,當然也不是要學校放任學生的學習不管,而是要在保證學生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情況下再抓學習,這樣能夠更有效率。只有在中學管理中時刻以學生為主,時刻把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學校管理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學校管理并不是朝夕之間的事情,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學校不懈努力,實現學校管理的騰飛。
參考文獻:
[1]王景忠,高明杰,梁艷玲,等.試論中學教育管理人本化管理方法[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10):184.
[2]侯艷琴.人本化管理方法在中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0).
[3]龍鑫.中學教育管理體系中的人本化管理方法研究[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