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韻
運用知識遷移手段,對物流概念進行整體和逐級分析,構建了完整的物流整體概念。在探討有效導入、辨析物流概念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基礎上,引入思維導圖思維模式加強概念的記憶效果。
中職物流專業物流概念教學整體概念據調查,物流專業學生對物流概念完整掌握的比例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物流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本文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結合自身教學過程中的思考,對中職物流專業基礎課中物流概念的教學作初步的探討。
一、物流概念教學效果較差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
一般來說,各學校中職物流專業在制定實施性教學計劃的時候,往往將物流基礎課程安排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與公共基礎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同期開出。新生剛結束九年義務制教育,對語數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非常熟悉,教學過程中適應起來非常快。相反對專業基礎課來說,他們既沒有理論學習的基礎,也沒有社會實踐的基礎,對于概念的理解和學習處于一個非常不利的狀態。
(二)教師方面
物流,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和產業,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每年以遠高于GDP的增速的發展速度快速擴張,催生出旺盛的從業需求,進而引發了中高職、本科院校物流類專業的開辦熱潮。大部分從事物流教學的一線教師,基本上未從事過物流行業相關實踐,甚至從未參加過物流類專業的系統理論學習。授課教師對物流業務理解不深,自然難以對物流的概念有整體上的認識,在教材處理中存在著囫圇吞棗、一筆帶過的現象。
二、物流整體概念分析
物流作為新鮮事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第一,具有明顯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物流是個整合的概念,它將以往長期存在的相互分離的運輸、倉儲、裝卸等職能整合起來,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看待,將所有的外部條件輸入看成是系統輸入,輸出的是符合客戶需求的同時,總體成本最低的服務。第二,具有信息化特點。物流概念的提出及系統優化的過程均離不開高速發展和擴張應用的信息技術。第三,具有時空范圍廣,跨越大的特征。物流從時間角度來講,運輸、倉儲、配送等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都有一定的空間要求,都在創造時間、空間價值。物流的概念內涵豐富廣博。
應用知識遷移的手段,我們發現,物流這一概念可以運用《市場營銷》中關于產品整體概念的方式來進行立體詮釋。
物流整體概念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核心層
核心層是物流整體概念最基本的層次,它描述的是物流這一服務的核心內容,即為物流活動需求方提供最基本的功用。滿足他們最核心的需求,它可以是倉儲,或者是運輸,抑或是流通加工等,或者是這些業務的銜接和集合。實際上,核心內涵可以簡單地描述為“服務”。
(二)有形層
有形層是指物流服務提供者所承諾提供的物流服務產品各個標準體系。它定義了物流服務提供商所提供服務的各種細部特征。不同的物流產品在滿足需求者的過程中可以在此層次被比對和選擇。
(三)附加層
附加層是指物流服務提供者在物流服務過程中,除去服務承諾的部分以外,通過各種途徑、各種辦法為需求者提供超出顧客期望的部分。
根據以上三個層次,我們可以依次分析中國、美國兩個不同經濟體對物流概念的區別。
三、物流概念的教學方法思考
(一)概念的導入
1.案例導入法
例如,2013年10月某日,上海市南京路上某金店在打開當天收到的三個包裹時,發現其中的一個裝有價值20余萬的包裹竟然空無一物,讓我們來分析下最有可能的竊賊是出現在哪個環節的哪個人?
通過學生們比較熟悉的電商快遞業著手,引入涉及整個物流運輸、倉儲、裝卸、配送諸環節的案例,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通過粗線條的流程描述,使學生能對一般的物流職能和環節有初步的了解,為理解定義掃清概念上的障礙。
2.概念分拆法
例如,物可以擴展為物體、物塊、物料、物資等;流可以擴展為流動、流向、流轉。在黑板上列舉以上新詞,然后讓學生在課中對照物流定義,選擇最為合適的擴展詞語。
緊扣“物流”這一主謂結構詞組,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將字擴展為詞,讓學生充分討論、任意搭配,然后再進行概念講解,除去錯誤搭配,形成最佳組合。
(二)概念的辨析
在物流概念的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幾個容易出錯的問題。第一就是概念中“實體流動”即是運動狀態,也可以是靜止狀態,進一步可對應出“運動狀態―運輸或配送”、“靜止狀態―存儲”,兩種狀態均為物流的重要職能;第二是概念中的“信息處理”,很容易被誤認為不屬于物流范疇。此問題可通過物流概念層級中有形層中關于“有機結合”的特征進行解說。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如何有效提升各環節聯系,如能結合案例來剖析,效果更好。
(三)概念的記憶
引入思維導圖學習法,實現物流概念整體學習和全面記憶。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物流整體概念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思維導圖可以作為物流概念認知的主要學習方法,通過“認識物流概念”――“物流的作用”――“物流的分類”……逐一擴充的形式,將物流的基礎知識擴充繪制成若干張思維導圖,從而從整體上認知并掌握物流概念以及其他定義。
具體的做法是:
1.確定手工繪制思維導圖的圖樣示例。通過瀏覽展示的形式,將常用的幾種思維導圖案例介紹給學生,并簡要介紹手工繪圖過程中的要點。
2.明確項目的主題。根據我們學習的內容,可以將活動的主題定為“物流的整體概念”。
3.確定下級結點內容。根據不同的分層標準,可選擇“核心―有形―無形”、“區域―國內―國際”等不同的結點劃分方式。
4.逐級展開,進一步豐富下級結點內容,擴充導圖的內容。
5.美化導圖效果。對導圖進行細節處理,增加美感,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
參考文獻:
[1]物流術語(GB/T18354―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件.2001.
[2]東尼·博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3]丁立言,張鐸.國際物流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4]傅錫原.現代物流學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鄧利芬.中職學校“專業基礎課”有效教學探討[J].廣東教育:職業教育,2014(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