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
摘 要:傳統的美術教育中“技能第一”、“作品唯一”教育現象壓抑了兒童在繪畫中童真的表露,兒童體驗不到成功和滿足的愉悅。開放性美術活動讓兒童不受任何限制地運用各種材料,無憂無慮地探索他們所處環境,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并自由地表現和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感,使孩子們在開放性的繪畫教學活動中以最大的熱情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為孩子們的完滿人生奠定基礎。
關鍵詞:開放性繪畫 積極情緒情感
開放性繪畫教學活動是一種以兒童為主體,教師積極引導的兒童主動的、富有創造性的繪畫教育活動。它包括所有時段,所有空間,教師引導,兒童自發的,甚至是無意識的繪畫過程。
一、開放環境,情境交融
(一)開放的心理環境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自由”,這就是說寬松心理環境是人們發揮創造的前提,對于兒童來說,在寬松的師生關系中,更利于培養兒童情緒情感。
1.信任感。教師應以和藹的態度營造一種溫馨氣氛,讓兒童有足夠的自信心。允許兒童自由表達自己觀念,尊重兒童不同尋常的提問和想法。
2.減少規定。過多、過細、過于整齊劃一的限制勢必會阻礙兒童創造力發揮。在開放性繪畫活動中,我們允許兒童小聲交談。如:兒童間相互交流創作內容,教師作為兒童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與孩子一起商量解決問題,分享兒童創造的快樂。
(二)開放的物質環境
1.環境開放
在開放性繪畫環境創設上我們注重更好地為兒童創設豐富多彩的感性世界,引領他們進入一個自由、活潑的創造天地,使之獲得健康愉悅的情感體驗,如我們利用走廊、樓道的墻面,為兒童創設了一個生動、奇妙、有趣的童話環境,《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讓兒童身臨一個個奇幻的童話故事中,在童話環境中接受一次次的情感激蕩。同時,在區域活動內,給兒童提供所有必要的繪畫工具、材料和大師的作品,使兒童一進入畫室,藝術氣息撲鼻而來,兒童不知不覺中受到藝術的陶冶。
2.材料開放
兒童的堅持性差、易疲勞、注意力易轉移,為了吸引兒童參與活動,我們將繪畫內容安排得既豐富又活潑,同時注重用多種材料來改變繪畫活動的形式來吸引兒童。除了常用的水彩,水粉畫和油畫外,還運用刮畫、印畫、手掌畫、單色畫、涂筆畫線描畫等,有時還可以在紙張變更上考慮形式變化如:砂紙畫、紙板畫等。
3.內容開放
(1)內容的選擇體現重視兒童積極情感體驗
以開放為核心的整體發展觀要求選擇課程內容必須全面,為兒童提供積極的情感體驗,如繪畫活動《梅樹下畫梅》,教師抓住孩子們對臘梅強烈的喜愛和好奇心,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共同賞梅花、嗅花香,并營造一種能激起創作欲望的藝術空間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筆繪畫著臘梅花開,激發孩子們的繪畫熱情,寓教于樂。
(2)內容的選擇上體現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多元文化觀
開放繪畫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我們選一些兒童易于理解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內容,以使他們從小習慣和寬容多元文化。
(3)內容的選擇體現保護生態的自然觀
作為以培養創造性人才為主體的創造教育,必須增加環境保護教育的情感內容,使兒童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能力,形成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產生親近、關心、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豐富經驗,愉快體驗
豐富經驗是表達兒童情感的原材料。開放性美術活動中豐富經驗(平面、立體經驗)是
幫助兒童形成積極情緒情感重要途徑。立體經驗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獲得:一種是外出參觀,擴大兒童的視野。另一方面讓兒童在談論他們生活愉快的經歷中獲取經驗體驗愉快情感。平面經驗可通過經典的文學和藝術作品來獲得,這些作品對孩子的內心會有強烈的震撼,猶如瞬時被帶到一個自由、永恒的詩意世界。
三、鼓勵創造,表現真情
1.營造審美氣氛,激發積極情感
在開放性美術活動中,老師為兒童創設富有審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學習環境,并且結合具體的藝術活動創設與之相適應的審美環境。通過審美情培的體驗,引起兒童情緒上的興奮,對美好事物產生敏銳感知,發現美的特征,從而激起他們的審美欣賞的興趣,和進行藝術創作的動機。
2.以游戲的形式學習表現積極情感的技能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采用游戲化教學形式,兒童會在有趣的充滿想象的非現實環境中快樂地邊畫邊玩,使技能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中進行。
3.支持幫助兒童創性表現積極情感
受知識經驗,個性,審美能力等差異影響,兒童對事物理解各不相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幼兒好表現的特點,引導并鼓勵兒童將繪畫中構思講給大家,有利于最大表現自己情感。
4.將繪畫與多種活動相結合,促進情感表達
在開放性繪畫活動中我們以主題的方式組織活動,讓兒童在各學科活動中通過多種感官獲得多方面的體驗,自然表達情感。利用了家庭、社區、大自然、學校四大教育資源在兒童藝術、語言、科學、健康、社會各大領域安排了豐富而全面的主題內容。
四、尊重交流、感悟童真
尊重和理解兒童在繪畫活動中的情感表達繪畫活動可讓兒童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和感受,以及他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想到的和談及的——他們心目中的世界。在繪畫活動中,兒童盡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緒,也盡情地享受過程中的樂趣。我們要認真地去讀他們的畫,尊重并理解他們的情感。
2.注重和培養師生間情感交流
在開放性的繪畫活動中,兒童往往不受條條框框的局限,異想天開,給各種鞋子安上輪子,畫出鞋子汽車”,想象房子去旅行,把月亮種在地里等等,天真可笑,充滿稚拙。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對兒童作品充滿喜愛之情,并了解兒童創作需要與意圖,與兒童進行情感交流,從而對兒童作品做出適當的指導與評價,并對兒童積極情感表達給予肯定,不良情緒給以疏導。
參考文獻:
1、郭雯著:《回歸童心的兒童美術教育研究》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芮麗君著:《啟迪童心畫出童趣》考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