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清燕
在高二年英語閱讀教學中,筆者引入了閱讀圈的教學模式,旨在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對語篇開展宏觀結構與微觀結構的分析,培養和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對篇章的分析和解讀能力。高二年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高中英語知識的學習,他們的語篇知識和語言能力已經到達自主分析篇章宏觀結構的程度。根據北師大版高中英語課文的編排,在高二選修模塊,第六,第七和第八模塊出現的篇章中,高級詞匯增加,長難句增多,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進行精讀深挖。在這兩個基礎上,筆者通常快速處理宏觀結構,把時間集中在分析微觀結構上,特別注意突出了文章中的銜接與詞匯指代,以及通過作者表示評價的句子指導學生挖出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推斷出作者隱含的意思。以下筆者將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第6模塊第18單元第一課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為例,分享如何通過微觀結構的分析來引導學生解讀文章。
一·段與段之間的銜接
這是一篇議論文,文章的內容告訴學生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它首先引入第一個觀點:美的標準是隨著時間變化和不同文化群體而發生變化,繼而通過舉例子和比較等論證方法,論證外在美并沒有精確的標準,說服讀者相信人類的發展如果只有固定的標準來判斷美,那么人類將會滅亡。作者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第二個觀點,認為外在美需要內在美來強化,而且內在美比外在美重要。最后,作者得出結論:因為內在美通常通過人的個人特點,如善良,溫暖,健康的良知等個人素質體現出來,因而美具有不同維度和深度,我們真正看待每個人都應該看他的內在美,從而教育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和欣賞美。
在對第一個觀點進行總結時,作者采用了“with the influence of history, society and culture, there are no precise criteria which can be used to judge what is beautiful.”這個句子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概括了第一個觀點中上面兩段論述的大意,是一個總結段落,代表一個觀點的論述已經結束,為引入第二個觀點做好了準備。在解讀語篇時,筆者引導學生去發現這樣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理清文章的脈絡。在處理兩個論點之間的關系時,作者采用了”Physical beauty must also be accompanied by an attraction to something deeper within a person.”這個句子中直接出現Physical beauty這個詞,它指代上文第一個觀點論述的內容,并把下文要論述的inner beauty, 用something deeper來指代,同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引導學生閱讀文章觀點之間的關系時,筆者設置了問題讓學生分析這個句子的作用,訓練學生閱讀時應該注意段落之間的關系,可以起到正確解讀作者的觀點,快速得出結論的作用。
二·句與句之間的銜接
第二段第一句“Traditions and fashions , like society itself, change and adapt with time, so it is reasonable that our ideas of beauty change as well.”是一個主題句,它的關鍵詞是change and adapt with time。同一段中下面的句子出現了兩個關鍵詞組把time 分成了兩部分:in 19th century Europe和Nowadays, 這說明本段是以時間為中心,按照兩個時間段來分析美是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的。教師在設置閱讀圈任務時可以讓學生去發現作者寫作時是如何安排句子的關系的,學生就可以形成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去解讀段落中主題句與細節之間的關系。引起學生的興趣后,繼續深入挖掘,學生還會發現,本段作者運用了舉例子和比較的論證方法。毫無疑問,這個分析過程可以形成學生日后自己的寫作思路。同樣,在第三段中,主題句“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ulture remains a major part in determining our ideas of beauty.”中的culture是關鍵詞,下面兩個句子分別是這樣開頭的:“In some countries...”,‘“In other cultures...”,很明顯,這兩個細節運用了舉例子的方法支撐了主題句的觀點,我們通過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系,解讀了作者展開觀點的手法。
三·詞匯的指代
在第五段中,有這樣一個句子“···in a wide range of personal qualities,e.g. kindness, warmth, a healthy conscience, etc···”,它的下一句中作者第一次出現inner beauty這個詞匯。如果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問及什么是inner beauty, 就可以教會學生從上下文中去尋找答案,發現它指代的是上文的personal qualities。在尋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并不是只有像however這樣的連接詞才可以連接句子,詞匯也可以起到銜接的作用。如上所述,第三段中的“In contemporary society, culture remains a major part in determining our ideas of beauty.”,這個句子后面出現的“In some countries...”,‘“In other cultures...”也是一種通過詞匯完成的銜接,它們把作者的論述內容分成兩個細節。
不管是段與段之間的銜接,還是句與句之間的銜接,或者是詞匯之間的銜接,它們都可以起到使層次清楚,行文流暢等作用。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帶著這樣的思維去進行閱讀和解讀文本,提高語言能力和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