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高中教學課堂目前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正展現著不一樣的教學思想。為此,高中教師們必須在進行高中教學時將現實生活要素巧妙而合理地融入進去,只有這樣才能夠積極引發學生對學習的思考,同時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知識,通過考試。筆者接下來將在本文中對高中課堂如何實現生活化的一些方法進行闡述和分析,以達到為各位教師參考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課堂;教學生活化;方法;理性思考
一、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1.結合生活實例,對有限的課本教學內容進行盡可能豐富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強調說理的部分較多,因而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反感。據部分學生反映,思想政治內容“太多,要記住的概念太廣泛,老師講課速度又快,課下較難分散出精力去進行鞏固復習”。由此可見,高中政治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乏味無趣已經是沉疴一般的存在。但是,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活化教學逐漸走入各大高中政治課堂。這為之前不斷遭到學生反感的“古板”政治課注入了一絲新的活力。生活化教學提倡“教學與生活相連接”,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貫穿生活氣息,不讓學生感受到所學內容與現實世界脫節,而是感覺到自己所學的政治學知識不僅僅是用來做作業和考試的,也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中的《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不同形式的世界各國介紹短片——最好是學生們聽說過的——如世界各地的風景、人文生活、文化產品(如電影、電視、動畫、音樂、小說)等——來讓學生切身感覺到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真實存在。
2.讓生活和政治課堂無縫連接
人教版《思想政治》開篇的教學內容必修一《經濟生活》是一個難點和高頻考點。因為涉及到經濟基礎知識而導致該本教材中的大多數內容在高考時作為關鍵出現。故本人認為,既然要進行政治課堂的教學生活化,那么應該積極地讓生活和《經濟生活》的政治課堂進行無縫連接。為此,教師應該模擬出一個有效的涉及到《經濟生活》中重要知識點的場景:如股票、貨幣基本知識和交易、經濟制度、市場等。如果教師想要將必修一第二課中的《價格變動的影響》進行細致化講解,那么就可以模擬一個小型市場,組織學生在不同的時間段內進行“模擬買賣”,然后由教師來列出這幾個時間段內的商品價格情況,并對某一商品價格的變動原因進行講解。“買賣”結束后,讓扮演買家和賣家的學生分別說明商品價格變動影響到了自己的哪些方面,接著教師進行規律性總結,將這一知識點的關鍵之處向學生講明。這樣一來就實現了生活和政治課堂的無縫連接。因為學生們是在接近現實生活的場景中得到知識的,教師也是在這一場景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總結的,故做到了政治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二、高中政治課堂不遺余力進行生活化,意義何在?
個人認為從學生發展和學生應試的兩個角度來說,有如下意義:
1.從學生發展角度:對于社會主要現象和生活方式的思考認識有了理論儲備
高中政治生活化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應試,更是為了使過去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政治知識變得更加易于令人接受。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高中生更多的時候處于封閉的學習環境中,他們與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家庭中的生活)是有距離的,部分學生并不能主動將學習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師應該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時就讓學生看到:政治知識絕不僅僅是只能被應用于作業和考試解題的刻板知識,而是能夠真真正正讓你對你的生活產生反思的有效的知識,它能夠讓你坐在家中和在手機上瀏覽新聞時,對其中所提及的社會現象產生想要去解決的欲望,并且能夠去解決其中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它也能夠在你對生活中一些事情感到疑慮,引導你繼續思考且做到辯證思考。這種能夠幫助你去理解社會和生活的性質就是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之所在,它能夠伴隨并指導你的一生。
2.從學生應試角度: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成倍增長
單調理論的刻板講述時代隨著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革命的到來而逐漸成為歷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政治課堂的氣氛從寂靜冷清逐漸轉變為熱情高漲,這離不開政治教學生活化。因為這一革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政治的魅力,感受到掌握政治知識的成就感和重要性。有了這兩大正向反饋,學生們對于學習政治的興趣自然持續增加。在輕松而有效的環境中深刻地記住所學知識,到考試時自然得心應手。
結語:在這篇文章中,筆者結合實際課程內容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要求構思了兩個有效的教學場景,同時細致闡述了此種政治教學方式帶給學生的益處——也是其意義的證明。希望這篇拙文對于正在實施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教師們能夠成為一種借鑒。
參考文獻:
[1] 李建,鐘景申.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J]. 學周刊,2017,76(22):82-83.
[2] 佚名. 生活化教學,讓高中政治課堂豐富多彩[J]. 華夏教師,2018,119,34(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