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萍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對小學數學計算的要求是:正確、熟練、合理、靈活。其中,靈活運用20以內加減法是一年級數學計算的能力要求。20以內加減法是整數四則運算的基礎,若基礎不牢,學生進一步學習百以內的加減法是有難度的。作為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下面就結合筆者教學的體會談談看法。
一、培養良好的習慣,是準確計算的保證
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筆者發現小學生計算錯誤主要在于沒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不是學習認知能力不足。筆者常常對學生說:“細心是一輩子要養成的習慣,越早克服粗心,就會取得越好的成績。”為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從學習習慣中的每一項內容做起,持之以恒
在批改作業、課堂回答、考試中,筆者會認真思考學生出現這個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并進行指正。有的學生是因為題目看錯了,有的學生是因為抄寫數字抄錯了,有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但答案卻寫到了另一個數字,等等。筆者會及時指出該學生的錯誤,并提醒以后要養成認真看題目,工整書寫,檢查答案的習慣。學生的習慣需要一個養成過程,老師指正的過程要持續。
2.舉辦作業展覽評比
比賽能激起學生的好勝心。為此,筆者常常舉辦作業展覽評比。選出寫的公正、整潔、正確率高的作業放在教室后墻上進行展覽評比,起到榜樣作用。學生看到別的同學作業可以放在墻壁上,內心產生一種想法,認為自己也能做得好,在這種氛圍下,學生作業寫得越來越工整,正確率越來越高。
3.及時表揚學習習慣方面有進步的小朋友,并用鼓勵的話語期待著他(或她)有新的進步
“好言一句暖三冬。”表揚是一種肯定,誰都喜歡聽到贊美,特別是對于正在成長的小朋友。在平時,筆者會認真觀察學生情況,發現學生進步了就及時表揚,使之受到鼓舞,再接再厲。比如作業字跡寫得好,可以表揚。成績進步了,可以表揚。上課聽講很認真,可以表揚。作業經常按時完成,可以表揚等等。只要我們細心發現,我們一定能找到小學生的優點。
二、重視算理教學,是準確計算的前提
1.在操作中揭示算理
算盤之所以可以運用到課堂至今,除了可以回顧了解數學的來源和發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算術能力。小學生思維能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對于抽象事物理解有難度,這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工具幫助學生建立抽象思維。就像1+7=8,小學生們直觀理解是有難度的,這時候我們可以借助手指、小棍子等工具進行操作,在操作中揭示算理。通過這樣一個過渡的方式幫助小學生完成數算思維的建立。
2.在演示中明確算理
教學中盡可能地通過直觀演示等手段化抽象為具體,明確算理,筆者在教學“9加幾”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湊十”思想,通過同桌討論,操作演示,在分、畫、填、想、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最后概括出“湊十”的方法。
3.在類比中同化算理
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識的正遷移,十分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認知結構的形成。例如,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就可以利用“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新大綱明確要求我們“要以正確的教育思想為指導、研究教學規律。”要減少學生在計算中的錯誤,首先就要重視計算中的算理教學,使之符合兒童概念形成的認知規律。
三、科學組織練習,是準確計算的關鍵
教學大綱指出:“學生掌握知識有一個過程,要在理解基礎上,通過必要的練習來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必要的練習不等同于題海戰術。小學生正處于興趣高昂的階段,盲目開展題海戰術很可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反感,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1.先慢后快
在剛剛教授完如何計算的方式時,要注意把握練習度。對我們而言,計算很簡單,但是對于學生而言是有難度的。因此,我們這時候對學生的要求是掌握方法,計算正確。這時候不應該講究題量多少,而是看學生做題質量如何。等學生熟透了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后再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做到先慢后快,這樣學生才能算是真正達成了目標。
2.重點部分重點練
把握教學重難點是教學方法的重要法寶。在學生進行計算的時候要注重把握好重點難點,做到有所側重。比如有些知識是新舊知識相結合、簡難相結合。我們在進行授課和練習的時候,要做到重點部分重點練,做到有矢放的。
3.經常出錯的計算反復練
學生做題錯誤是多種多樣的,但是認真思考就會發現有規律可循。學生計算一般出現的錯誤在于,大數和小數相加減,比如7+4,19-6;數字看錯,比如,9+2和6+2,把9看成2,等等。平時在批改作業和試卷的時候,筆者都會認真歸納總結,提醒學生多加注意。并且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同題型反復練習,不斷加強,幫助學生克服。
4.講究練習形式的靈活多樣
針對學生生動活潑、穩定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的身心特點,筆者采取了多種靈活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例如,在上課前10分鐘的快速回答,短暫而快速的提問方式,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在鞏固加強階段,筆者采取找朋友匹配答案的方式,增加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多種多樣靈活的教學方式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興趣。
5.培養瞬時記憶能力
學生只有對舊知識擁有記憶才能理解新知識,只有對系統知識擁有記憶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在課堂中,筆者會增設培養瞬時記憶能力的環節,比如播放一段生動的視頻,視頻中穿插一些知識,而不是全部的說教式視頻。在授課過程中,穿插一些其他單元的教學知識,像水花閃過般在學生心目中留下個印象。在以后學到其他單元知識時就會突然感覺似曾相識。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學生培養瞬時記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