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云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課堂中創設互動的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時,注意啟發學生,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要注重運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圖片、視頻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我從“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提升學生的視聽體驗”“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三、注重課堂互動,營造互動的課堂氛圍”三個方面入手,就如何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主要是向學生灌輸知識,教師在課堂中主要以講解為主,學生的課堂參與比較少,學生在課堂中被動的聽講知識,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針對這些問題,我結合自身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就如何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提升學生的視聽體驗
教師在語文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圖文并茂,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多媒體教學更加形象,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可以使枯燥的語言文字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增加學生的視聽體驗,提高語文課堂的吸引力。
例如,在講《荷葉母親》這節課時,我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我向學生介紹了作家冰心,她的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繁星》《春水》,她的主要創作內容包括:母愛、童真、自然三個方面。我使學生仔細讀課文,并思考:課文重點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作者的心情有沒有變化?請找出變化的過程。課文中寫“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心中的雨點”指的是什么?怎樣理解“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一句在文章結構上有什么作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便于學生理解課文。
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便于學生探究知識,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學生可以就問題進行探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組合作學習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使學生主動探究,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節課時,我把4名學生分為一組,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我提出問題:爸爸的鼓勵和懲罰對“我”的成長有哪些影響?課文中爸爸的形象是怎樣的?爸爸對“我”既嚴厲,又充滿愛心,表現在什么方面?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爸爸的花兒落了”這句話有什么深意?英子在一次次的磨煉中漸漸長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長的足跡嗎?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注重課堂互動,營造互動的課堂氛圍
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課堂互動,課堂互動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提高課堂的吸引力。課堂互動可以增加課堂的樂趣,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共同進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更加有趣。
例如,《我的老師》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兒童時代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表現了蔡老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孩子的品質。在講這節課時,我提問學生:同學們,本文主要記敘了幾位人物?主要人物是誰?本文記敘了幾件令人難忘的事情?哪幾件事情是詳寫的?哪幾件事情是略寫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我使學生仔細分析文本,說一說蔡老師主要教的是哪個科目?我使學生說一說蔡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文中重點寫出了蔡老師的什么品質?仔細讀課文,并說一說課文中的哪些詞句能夠使你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熱愛?課堂提問可以增加課堂的互動性,使學生在互動中掌握知識。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思考,增加課堂的教學效果。
又如,在講《羚羊木雕》這節課時,我提問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你送過什么禮物給朋友嗎?文中的這只羚羊木雕是一件怎樣的東西?文中主要涉及了幾個人?圍繞“羚羊木雕”,這些人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呢?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我、爸爸媽媽、萬芳是什么樣的人?我組織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表演,使學生在表演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互動教學等方式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增加課堂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發言,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時金華.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探索[J].才智,2014(06):88.
[2]王斌.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8(2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