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







大武口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的石嘴山市,是市政府所在地,也是石嘴山市政治、經濟、文化、商貿和信息中心,常住人口29.36萬。轄區有中小學校36所,在校中小學生34683人(2017-2018學年度9月年報數據)。近年來,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足球改革發展戰略,認真落實《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區)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遵循人才培養和足球發展規律,理順管理體制,完善激勵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充分發揮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在青少年足球改革和發展工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大武口區以訓練競賽體系建設作為校園足球工作的突破口,積極探索和嘗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2017年,轄區內已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1所(區屬直管學校17所,市屬直管學校4所),其中小學11所,初中7所,高中2所,中專1所,達到轄區學校總數的58%。2015年,大武口區被教育部首批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逐步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少年足球快速發展的核心區。以下介紹大武口區近幾年在校園足球發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2015年以來,大武口區先后制定印發了《大武口區加強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大武口區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管理辦法》《大武口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實施方案(試行)》等政策性文件,對優化校園足球布局學校、完善校園足球競賽制度、加強校園足球師資培訓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與此同時,大武口區還出臺了相關考評辦法,將校園足球競賽、訓練工作納入年度學校考評體系,為校園足球工作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重視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
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府以創造條件滿足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競賽活動需求為目標,加大對轄區青少年足球場地設施的建設力度,新建中小學校按照建設標準和設計規范配建足球場地設施,改擴建學校優先考慮足球場地設施,將校園足球場地設施建設納入年度總體工作計劃。
大武口區先后投入5000余萬元用于新建學校風雨操場和維修改造學校塑膠運動場;并按照《寧夏回族自治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高標準配齊、配足各類體育設施設備;大力推動學校場地設施對外開放工作,提高運動場的設施利用率和開放率。截至2017年底,大武口轄區36所中小學中,94%建有標準化塑膠運動場,為轄區青少年足球訓練、競賽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人員專業能力
將足球專業教師配備納入年度事業單位、特崗、免費師范生、公開選調招聘工作計劃;聘用符合條件且有足球專長的志愿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校園足球訓練、競賽工作,解決轄區學校足球師資不足的問題;在轄區內統籌調配足球專項教師,滿足學校開展足球訓練、競賽工作的需要。
近年來,大武口區先后選派體育行政管理人員、學校校長和體育教師400余人次,分期、分批參加市、自治區和全國的青少年校園足球專題培訓;選派綜合素質全面的一線教師赴英國、法國進修,學習歐洲先進的足球青訓理念和技能知識;通過國家“引智計劃”聘請英國、荷蘭等國家的足球外教開展足球教學和訓練工作,從而切實提高區域校園足球訓練、競賽水平。有22名教師取得了全國校園足球指導員資質,14名教師取得了全國校園足球D級教練員資質,基本滿足了區域內校園足球訓練、競賽工作的需要。
四、搭建校園足球聯賽體系
自2009年在轄區中小學啟動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活動以來,區市聯動,通過不斷總結完善聯賽舉辦機制和措施,已建立起了小學、初中、高中三級聯賽制度和體系,成為轄區學校傳統性體育賽事。
依托區級校園足球聯賽活動,建立起了訓練營“一推二測三試訓”的后備人才選拔機制:聯賽推薦優秀適齡隊員;組織專項技能測試,擇優確定試訓名單;入營試訓,教練員集體會議確定,入營參加梯隊訓練。尤其是自2016年,區市兩級教體部門分別印發了《石嘴山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實施方案》和《大武口區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實施方案》(試行),在轄區進一步強化了小學、初中、高中男、女5個組別的聯賽活動組織舉辦工作。轄區校園足球聯賽活動開展貫穿于每個學年度(10月—12月為第一階段,次年3月—5月為第二階段)。縣(區)級聯賽結束后,推薦成績優異的代表隊參加市級、自治區級總決賽和全國選拔性賽事。
在舉辦縣區級聯賽間隙,各校園足球布局學校、特色學校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校內班級、年級聯賽,以校園足球聯賽為抓手,通過競賽杠桿作用,積極推進校園足球活動的普及推廣和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選拔機制的建立,參加區域性校園足球競賽活動的學校數和青少年人數不斷增加。截至2018年,參加縣(區)級聯賽的學校數達到轄區中小學總數的64%,轄區校園足球競賽活動趨于常態化,校園足球推廣和普及工作取得可喜進展。
五、強化校園足球訓練營建設
為了進一步完善校園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大武口區自2010年起,就成立了區級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2015年10月,大武口區進一步加強與轄區體育部門的合作,發揮教體結合的工作優勢,將訓練營工作進一步提檔升級,擴大培訓規模,成立了石嘴山市青少年足球訓練營。跨區域、跨行業選聘優秀足球專業教練,利用節假日開展訓練,加強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梯隊建設。目前,已成立了9支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隊,每個年齡段運動隊在訓人數均超過20人,各年齡梯隊相互銜接,隊員年齡結構趨于合理。同時,開設了普及班吸納喜愛足球運動的青少年、兒童進營參訓。通過制定有利于小學、初中足球特長生發揮專長的升學、就學激勵政策,再加上為訓練營教練員、學生、工作人員購置保險的保障措施,解決了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確保了訓練營“小學選材、初中普及、高中提高”相互銜接的后備人才培養機制的形成。
幾年來,精英訓練營隊員的競技水平和運動能力大幅提升,在年度縣(區)、市級校園足球聯賽中,精英訓練營的隊員能力突出,小明星帶動效應凸顯,有力地帶動了區級、市級校園足球聯賽水平和質量逐年提高。在組隊參加全國校園足球夏令營、冠軍杯賽等全國比賽時,成績大幅提高,成效顯著。校園足球訓練營建設工作為大武口區在培養優秀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向“普及+提高”的校園足球工作新模式轉變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六、近年來取得的主要成績
2015年7月,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的比賽中,大武口區男子U10、U12、U15組代表隊以全勝戰績分別獲得各大區賽冠軍;18名男隊員獲“希望之星”稱號,1名女隊員獲“玫瑰之星”稱號;同年8月,在秦皇島全國總營決賽活動中,1人獲U10組“最佳球員”和“最佳射手”稱號,5人入選U15組“最佳陣容”,其中2人分別被評為“最佳球員”和“最佳守門員”;同年,向寧夏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足球隊輸送了14名隊員從事專業訓練,占當年足球專業招生人數的42%。
2016年8月,足球訓練營多名優秀運動員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參加全國U12冠軍杯賽,榮獲第四名,創自治區青少年校園足球代表隊歷史最好成績。同年10月,赴西班牙馬德里參加交流與比賽。
2017年2月,組隊參加2017年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冬季陽光體育大會獲得五人制雪地足球一等獎;5月,首次組隊參加由中國足協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舉辦的2017年中國足協青少年U14男子足球超級聯賽西部大區賽,獲得第三名;7月,組隊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參加全國校園足球夏令營活動,6人入選“最佳陣容”并被評為“希望之星”,同年8月參加在秦皇島總營活動,1人入選“全國最佳陣容”。
2015年至2017年,訓練營先后有24名男女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進入北京國安、天津權健、長春亞泰、貴州人和等俱樂部各年齡梯隊,137名運動員被西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寧夏大學等重點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