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柳
摘 ?要:我國的未成年犯罪率越來越低齡化。初中階段的學生法律意識淡薄、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這個階段也是初中生最容易做出違法犯罪行為的時候。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本文概述了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必要性,并結合當前學科教學現狀,就具體的培養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法律意識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法律教育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法律意識淡薄,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讓學生明白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切身權益。
一、中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
現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視以及網絡等多媒體都積極的宣傳法律意識,但是接觸和學習法律的主渠道是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渠道過于單一,幾乎沒有學生看過法律的實際條文?,F行學校開展的法制教育活動少,內容也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大,學生很難理解和應用。一方面,中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強,規則意識薄弱,或法律信仰度不高。他們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不遵守法律法規的行為,但在很多時候,這些行為并沒有得到法律的的制裁,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法律作用不強或法律沒有得到實施的錯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法律的認知。另一方面,中學生有法律意識,但是法治觀念淡薄,并沒有真正地銘刻內心。他們表示在遇到侵害時,會選擇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反映,只有很少學生會選擇忍氣吞聲。但是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由于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也由于教育與宣傳輿論的局限,中學生的法律意識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認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我們經常看到法制宣傳欄中的內容大多數是因違法犯罪所受到的懲罰,使中學生感覺到法律的無情,而并沒有到法律是他們生存的需要,是他行為的準則和維護利益保護自己的武器。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法律意識的必要性
首先,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學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接觸的社會關系主要是老師和同學。他們自身的社會閱歷少,在合法權益受到錢侵害時,沒有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例如這幾年時常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學生一般不知道這已經是違法行為了。通過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或法治意識,讓學生在面對不法侵害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其次,有利于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中學生身心發育不成熟,容易沖動且不計后果,這種青春期的性格特征容易使他們誤入犯罪的歧途。如,許多學生為了錢財小利,進行偷竊,甚至勒索同校學生。此外,還有許多學生“講哥們義氣”,因為小事、摩擦矛盾大打出手。通過分析,中學生會出現這些違法行為,一方面與自己的性格、思想有關,另一方面他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開展法律常識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了解法律的懲罰性、嚴肅性,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遇事多考慮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沖動是魔鬼”的后果,降低犯罪率。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策略
首先,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法律學習興趣。作為初中政治老師,必須明確一個基本的教學觀念,即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在七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法律在我們身邊》《法律伴我們成長》和八年級上冊《做守法的公民》等內容利用現實生活的案例,讓學生更加直觀了解法律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面對違法行為可以及時制止,并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
其次,明確法律意識的教育目標。培養初中學生的法律意識,老師要認識到最主要的是通過道德與法治的法律常識教學,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方式和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同時,還要是學生明白違法必究,不可忽視自己的不良行為,通過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最后,鼓勵學生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系,并加以運用。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而我們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目的也是在于學生能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之中,從而真正做到尊法、知法、守法,不僅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對于不法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
結語
法律常識教育和法治意識培養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具體學情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訴求,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達到真正的知行合一的教學效果,老師和學生達到雙贏。
參考文獻:
[1]譚柏芝.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8(19):26+33.
[2]于博文 . 法治精神 鍛造人心—— — 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探究 [J]. 好家長,2018(12):132-133.
[3]張彩云.中學法制教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2,(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