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勘農
摘 ?要:通過在九源的培訓,了解該集團是如何創新和構建獨特、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從中借鑒,談談如何創設富有特色、氣氛濃郁的班級文化。通過班級文化建設來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
關鍵詞:企業文化;班級文化
任何一名班主任都會注重班級文化的建設。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班級文化建設好了以后對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有很大的幫助。一個優秀的企業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一個優秀的班級也應有自己的班級文化,通過班級文化的建設來帶動班級管理。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特征和作用
1.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在經濟活動中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它是外顯于企業風貌,內顯于員工心靈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一種意識形態,是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是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靈魂。企業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2.企業文化的特征
(1)現在我來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嬰兒,有幾天晚上老是啼哭不停,孩子的母親想盡一切辦法(端尿、喂奶、放音樂等),結果還是不能奏效,無奈之下和孩子的奶奶一起準備將孩子送去醫院。剛走到小區麻將館旁邊的時候,孩子突然不哭了,孩子的母親感到很詫異,為什么走到麻將館旁邊就不哭了呢?這時孩子的奶奶反應了過來,說:“你忘了,你懷他的時候天天晚上打麻將,這種胎教下孩子肯定有了依戀?!边@個故事說明了一個問題:文化是可以傳承的!這就是行為文化。
(2)當我們走進武隆職教中心的時候,能看到教學樓寫著“業精、藝廣”的牌子,走進實訓大樓和操場,能看到布置得非常漂亮的校園文化,企業將它稱為“VI”——視覺識別系統,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字體、圖案、符號等等,這就是物質文化;
(3)當我們開車超速、逆向行駛、違章停車等,都會受到交警的罰單,這就是我們的制度文化;
(4)當然我們的國家、民族、企業、學校、團隊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比如:你不得不被德國人的嚴謹、一絲不茍、重紀律所折服。韓國人的血性、榮辱感給人印象深刻。
3.企業文化的作用
我們可以把企業文化比成一枚鉆戒,它是由追求卓越、激情、堅韌、用心和合作組成。
追求卓越就是尊重他人,隨時隨地維護企業形象,微笑面對會受到的委屈,積極主動地在工作中為客戶解決問題,站在客戶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達到雙贏的結果。激情就是為人師表,投入工作,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熱愛企業,認同企業文化。重視自己的承諾,無論對錯,說了就要全力做到。堅韌就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日常工作,受挫時換個方式重新尋找一個突破口,不斷自我激勵。積極溝通,及時反饋自己的工作進展狀況。適應企業的日常變化,不抱怨。持續學習,自我完善。用心就是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工作的優先等級,保證計劃切實有效。執行前充分準備,克服可預見的差錯,時刻做到成竹在胸。不把該做的事留到明天。合作就是積極主動關心同事,及時補位,善于利用團隊完成工作。決策前積極發表建設性意見,充分參與團隊討論,決策后無論個人是否有異議,必須言行上完全支持。任何成果與成就都懂得與團隊分享。坦然面對并接受批評,不猜測對方批評的目的,重視批評的內容。
二、企業文化和班級文化建設的交融
1.什么是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是班級在解決班級建設和發展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被老師和同學們認為有效,并共同遵循和維護的基本認識、信念、價值觀念和規則,是班級特征的總和。我擔任2011級旅游維多利亞班的班主任,根據自己十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參與企業培訓并結合中職生的特點,結合班級專業特色制定了班級文化建設方案。
2.構建企業式的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建設是班級的表層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教室的整體布置規劃,視覺識別系統,物資責任管理落實。教室整體布置規劃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班級環境形象,通過教室環境布置進行班級文化滲透,它由書報欄、黑板報、班規、勵志標語組成。班級學生形象,通過規范學生的發型、容貌、穿戴,訓練學生的儀態,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并學會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
3.構建企業式的班級行為文化建設
行為文化建設由三個方面組成,新組建班級拓展活動,儀式化的常規動作,結合企業的行動口號,激勵人心的歌曲。我們班進行了校園禮儀展式,提出了“技術是基礎與動力”,“培育禮儀員工,創造團隊精神”,“塑造人的品質,建立管理根基”,“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多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的口號,并把《鏗鏘玫瑰》作為班歌。
4.構建企業式的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我依據班級內部調查結果(即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思想動態,建立學生個人特色檔案),根據自己班級的特點,結合學校規章制度和行業需求,我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通過小組成員的討論后制定組規。通過這些班規的制定,使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有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才讓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它是班級精神文化的具體詮釋。
5.構建企業式的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的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是一種向上的群體規范,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無形的巨大的力量。它能使班級形成了一種齊心協力、積極進取的良好班風,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向心力,促進班集體建設。
班級文化從設計到形成是一個以班級文化為導向引起學生行為內化并互相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將貫穿我們班學生從“合格中職生到準職業人再到職業人”發展的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我們始終以班級文化的精髓——“職業化,以職業為導向,培養合格的職業人”為導向,使學生在學習、實踐、生活中培育并形成職業人應具備的價值觀、道德水準、精神追求、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具有較高的職業化素養、職業化行為規范和職業化技能。班級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參考文獻:
[1]郭李飛. 企業文化對“訂單班”之班級文化構建的影響[J]. 職業教育研究,2010(10):127-129.
[2]陸海燕. 打造班級文化展現班級風采[J]. 才智,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