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中小城市在數量上的增加和規模上的擴大,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問題備受關注,雖然這些城市無論是從市區面積、城市地位還是出行人數都無法與大城市相比,但卻也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其中的公共交通問題尤其是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的。本文以W為例,提出了我國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主次干道設置不合理,公交專用道設置較少,公共交通方式相對單一。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引進多種投資方式,以及加大監管力度。
關鍵詞: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公共服務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622105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大量中小城市飛速發展,中小城市人口已經占據我國人數的大部分比例,隨著中小城市數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城市化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水平與城鄉一體化進程關聯性密切,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戰略性影響,而阻礙城市發展的各種公共服務的問題也被提上日程,迫切需要我們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相應的對策,進而提升公民對政府公共服務的滿意度,從而推動城市和諧健康的發展。
一、渭南市公共交通現狀及存在問題
2018年末,公交公司現已開通23條公交線路,其中無人售票線路18條,有人售票線路5條,貫穿渭南市區,公交線路網總長度156.8公里,公交站點200個,城市公交的分擔率為10.1%。公共交通的分擔率相對來說較小,公民使用公交的次數相對也較少,公共交通首先存在的問題是主次干道設置不合理,道路網密度較小。中小城市由于自身規模限制,城區可利用面積相對來說較小,而人口數量較大,居民日常出行方式也多以摩托車、電動車和自行車等為主,而在城區現有主次干道上沒有設立單行道,只有部分區間路設有很少的單行道,這種狀況就會導致城市交通擁堵。其次,公交專用道設置較少。目前渭南市區只有前進路和東風大街設置了公交專用道,而主干路總共有16條之多,而僅僅兩條主干道的公交專用道并不能有效滿足公交優先發展的原則。還有,公共交通方式相對單一。除了公交車和出租車之外,滴滴打車也只是在2015年才進入渭南,從而成為一種便捷的代步工具,相比西安,除了不能滿足現實所需的地鐵之外,作為中小城市并且作為公民日常出行所需,共享單車在渭南市區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二、渭南市公共交通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公共交通發展資金匱乏
公共交通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本公共服務,屬于城市服務性行業,所以公交企業投資所需資金巨大,而居民的出行時間和地點特征以及票價水平卻決定了其營利的空間極為狹窄,因而公交的發展和政府的扶持力度緊密相關,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大量的財政投入才能發展起來相應的公共交通。從渭南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對公交領域的財政投入嚴重不足,由于中小城市的公交系統沒有西安等大城市的財政補貼多,因此,并無實際經濟能力購買高檔客車。這些普通公交客車只能滿足日常居民簡單出行的需求,在上下班高峰和節假日里就顯得不堪重負。
(二)公交優惠政策過少
雖然在近幾年市民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公交車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是在交通規費、稅收、更新等方面提供的優惠政策較少,就現實情況來看,渭南市民的公交卡也只能享受九折優惠,相對西安的五折優惠所存在的吸引力很小;并且還存在相當一部分車況較差的運營車輛,大部分公交車還屬于小型巴士,只有少部分車輛近兩年換為中型的電動公交。
(三)政府提供的交通模式單一近幾年新興的共享單車也并未進駐渭南市區,而在許多的中小城市早已存在并已為市民提供了出行的便利性。其次,在眾多的城市交通工具中,渭南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并沒有將公共交通作為市民出行的主要工具,對與公交車存在競爭關系的載客摩托車、三輪車,還有替代關系的私人摩托車和電動車的發展,也并未實施有效的管理限制政策,導致交通混亂,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間主次干道交通混亂,僅靠交警每天維持而并不能解決實際存在問題,相關的管理部門也未出臺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
三、W市公共交通問題的解決措施及建議
(一)明確政府職能,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以價格機制為核心的市場不能使得生產的供給達到最優,靠個人間的直接交易去解決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由于成本太高而得不償失,由于投入多效益低而使得私人部門不愿或無力提供。就渭南的城區現狀來說,政府首先應該扮演好公共物品提供者這一角色,渭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經過幾次改革之后,于2010年10月隸屬渭南市交通運輸局,屬社會政策性、公益性城市公用企業,所以主要資金來源還是政府的財政投入,政府相應部門就應該增加對公共交通的補貼力度,增加開發區和新建工業園區的公交車輛,同時增大公交補貼優惠力度,使得公民更有意愿乘坐公共交通,最大力度為民服務。
(二)引進多種投資方式,促進交通方式多樣化
政府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實施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優秀公交企業進行投資,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公共交通,使得投資主體多元化,打破原有公交公司的壟斷或寡頭局面,渭南市公交總公司屬于國有企業是渭南市區公共交通的唯一供給來源,公交公司形成壟斷毫無競爭力,從而導致服務質量較低,就現發展水平來說應該改變現有的單一的供給模式,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引進私人企業、外包公司等為其提供多種公共交通工具,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形成市場化競爭機制,提高公共交通企業的服務水平和科技水平,促進企業經營績效和消費者福利的提高。
(三)政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推進公共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加大投入力度,盡快讓共享單車入駐渭南市區從而滿足居民的中斷距離的日常出行需求,不僅可以很好的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而且其人性化、集約化、可持續化的方向能夠降低資源浪費,減少環境污染為中小城市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構建一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的和諧社會。政府相關部門針對市區的私人摩托車、電動車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遏制其的蔓延狀態,執法人員對這種現象依法進行查處和取締,來保證市區交通的正常運行和居民的安全出行。同時對公共交通的服務人員進行相應培訓,進行績效考核和服務監督,提高公共交通人員的素質要求和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白蕎禎,我國城市基本公共體閑服務供給研究一以七城市為例[D].河南大學,2015,3
個人簡介:張華(1993年7-),女,陜西省渭南市,延安大學公管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7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