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里
摘 要:本文通過對我校高一年段進行的地理學習方式的科學調查,找出學生學習方式表現,并結合筆者多年教學實踐,提出了轉化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調查報告;地理學習方式;轉化策略
隨著新高考的不斷改革,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出現,尤其是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素養的提出,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布魯納說:“學習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地理教學中只有促使學生改變常規的學習方式,真正學會學習,才能使學生領悟知識的奧秘,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地理學習方式一般可分為五類,分別是邏輯類學習方式、圖表類學習方式、討論類學習方式、地理實踐活動類學習方式及其他類學習方式。因此為了解本校高一年學生地理學習方式現狀,采取相應教學措施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為促進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式,我們年段地理備課組組織學生進行“你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式嗎?”的問卷調査。
一、泉州第十七中學學生地理學習方式調查數據統計及分析
1、調查對象及方法
對象:泉州第十七中學高一年段學生,利用釘釘的智能填表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方法:利用釘釘的智能填表收集材料,主要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的形式。
2、高一年段學生學習方式自我評價表的設計及數據統計(統計人數247人)
評價表:主要從邏輯類學習方式,圖表類學習方式,討論類學習方式,地理實踐活動類,其他類學習方式等五大方面設計19個問題,評估你在地理學習中的表現:5分=始終如此;4分=經常;3分=有時;2分=很少;1分=從未;并統計經常或始終如此的人數。
思考和論述:請利用已有的信息和你填寫的內容寫一篇反思。寫明你認為自己是哪一類的學生,你想成為哪類學生,那些是你還需要改進的方面。
3、調查中反應出的主要問題
在調查地理課的課前預習和復習,經常有預習只有占20.6%,而經常有復習的也才占23.9%。對于地理課堂,32.8%喜歡“紀律要求嚴格的課堂”,61.5%學生喜歡“安靜的聽老師講課”,而只有29.6%學生喜歡“跟同學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對于聽課時,80.9%學生“覺得老師講細講透,認真聽能更有效學習”,而只有9.20%“喜歡老師少講,學生以自主習為主”。對于地理圖表,只有18.22%學生經常“閱讀圖表、填圖表和繪制簡易圖表”。而地理實踐活動類,僅有8.10%學生“學習地理你有過外出調查、考察及參觀”。
由此可見,平時地理學習上課時大部分學生不怎么做預習和復習。大部分學生難以獨立學習,具有依賴傾向;還是以常規方式學習、思考問題,長于守成,短于創新。調查結果還顯示,多數的學生對地理圖表的應用偏少,較少進行地理實踐活動。
二、學生地理學習方式轉化策略及建議
1、發揚教學民主,寬松學習環境
傳統教育把學生簡單看成知識的容器,為了便于知識的傳輸,保證課堂教學按教師意志有序進行。對學生在課堂上應怎樣做的規定越來越細,越來越嚴,以致走向僵化,難以使學生在歡快的環境中學習。要改變這種狀態,有效的途徑是要發揚民主,重視思考“規范”與“自由”兩者的關系因此,我在教學時提倡有疑就問,鼓勵大膽質疑;提倡有錯必糾,甚至教師、教材的錯誤。聽講允許圍繞教學目標輕聲議論,翻閱書本資料,練習允許商討。此外,對各類學生不吝鼓勵、贊譽。如“別著急、再想想、你能行”“你真聰明”等等,以増強學生參與學習的信心。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肯定的手勢,都會使學生感到親切、安全,使他們樂于參與到學習中。
2、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參與學習活動
夸美組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要使學生能積極投入學習和探索的活動中去,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取多種形式引導自由探索,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如教學“傳統工業區”一課,經過引導、討論,學生掌握了分析工業區區位優勢的方法: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個方面入手,隨后老師引導學生按上述方法分析活動題的遼中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自學后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首先人人發言,其次相互之間展開討論,最后總結匯報。教師適時地給予點按,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探索。并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對學習產生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把時間還給學生
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這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的標志之一。在45分鐘時間做到這一點,必須優化課堂的組織形式與教學過程,科學地安排教學活動中各個環節時間,把盡量多的時間交給學生。
(1)采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將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分為集體學習、小組學習、伙伴合作學習、獨立學習四種。集體學習的內容有閱讀思考、集體討論、練習等;小組學習的內容有人人發言與討論、共同操作、實驗等;伙伴合作學習的內容有同桌討論、互査作業;獨立學習是指學習自學課文、思考問題及作業練習。在課堂教學中,根據需要靈活選用各種教學組織形式,能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學習,獲得訓練的機會,同時有利于培養合作精神,增強主體意識。
(2)留足學生參加訓練的時間。參加訓練時間的充足,直接影響參與學習的實效性。怎樣在有效的45分鐘內排出足夠的學生訓練時間呢?首先要敢于甩,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找準訓練點,甩掉無關痛癢的環節。其次要敢于讓,凡是學生會說的要讓學生自己說,會做的要讓學生自己做,讓學生盡可能表現自我的機會。這樣就留足了學生實實在在的學習、運用、積累的時間,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學不但要關注學生學的過程,而且要關注學生用什么樣的方法獲取知識的,強調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態度,教他們學會學習,促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最終讓學生具備了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參考文獻
[1]《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學習方式選擇》第一輯研究性學習4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紀熙捷
[3]《初中生地理學習方式調查與優化研究》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