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迎春
摘要:目的?分析對性早熟女孩采用GnRHa治療對其體重指數和骨密度的影響;方法?選取30例性早熟女童作為觀察組,選取30例健康女童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用GnRHa治療,比較治療前后兩組女童體重指數、骨密度、骨代謝標志物水平;結果?治療前觀察組女童的BMI、骨密度、PINP、N-MID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β-CTX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BMI、骨密度、PINP、N-MID、β-CTX水平跟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針對性早熟女童,采用GnRHa治療有助于改善BIM指數、骨密度、骨代謝標志物水平。
關鍵詞:性早熟女孩;GnRHa;體重指數;骨密度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6-062-02
女孩性早熟主要指的是在8歲之前表現出第二性征的發育,臨床上又將性早熟分成促性腺激素依賴性(也可以稱為中樞性性早熟)與非促性腺激素依賴性(也被稱為假性性早熟)兩類,其中以促性腺激素依賴性最為常見。針對性早熟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患兒由于生長期過短,骨骼加速成熟,骨骺提前融合,最終導致患兒成年身高過矮、性征發育提前,女孩初潮年齡過早,而其智力和心理發育水平遠遠低于其實際年齡水平,并且給患兒帶來各種心理障礙。當前臨床上治療性早熟主要是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進行治療,本文就GnRHa在性早熟治療中的應用進行探討,詳細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一般資料選自南通大學附屬常州兒童醫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性早熟兒童,將其作為觀察組,所有兒童均為女童,均符合《臨床兒科學》與《性早熟診療指南》中關于性早熟的診斷標準,即在8歲之前乳房便發育,或者在10歲以前便月經初潮,骨齡提前1年,經B超檢查顯示卵泡數量>4個,所有女童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罕見病綜合征女童。觀察組:女童最小年齡為6歲,最大年齡為9歲,平均年齡為(7.15±0.45)歲。另選同期前來我院接受體檢的30名健康女童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女童最小年齡為5歲,最大年齡為8歲,平均年齡為(7.18±0.41)歲。兩組女兒童在年齡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患兒均在我院應用GnRHa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應用鹽酸曲普瑞林(生產商:法國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批準文號 H20030577),在治療的最初3個月以28d為1個周期進行肌肉注射,每隔周期1次,初始劑量為100ug/kg,待治療3個月后進行促性激素釋放激素(GnRn)激發試驗,待確定女童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完全被抑制后,再調整注射劑量,劑量減少至每次60~80ug/kg,所有女童治療療程為1.5年。在此過程中,每個治療周期結束后對女童開展一次隨訪和復查,主要記錄其身高、體質量、骨齡,計算BMI,療程結束后,繼續開展隨訪,頻率為1次/半年,待女童達到最終身高,截止到2019年6月,平均隨訪時間為(1.12±0.35)年。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女童治療前和治療后女童的體重指數(BIM)、骨密度、骨代謝標志物水平。BMI計算公式如下:BMI=體重(Kg)/身高(M),骨密度的測定主要應用我院的SPA-4型骨礦測定儀,將AM作為放射源,對女童右側橈骨中和下三分之一交界處進行測量。骨代謝標志物水平包含PINP、N-MID、β-CTX,抽取女童的靜脈血5ml,經離心處理后應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呀進行測定,PINP參考范圍:570.4~785.9ng/ml;N-MID參考范圍為:13.4~16.6ng/ml;β-CTX參考范圍:1230.2~2138.0pg/ml。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數據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計數資料用百分數檢驗,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用t檢驗,獨立樣本的計數治療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當P<0.05時提示對比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
2.結果
2.1兩組女童治療前后BMI和骨密度對比
在治療前,觀察組女童的BMI和骨密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女童BMI和骨密度均明顯上升,跟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女童治療前后骨代謝標志物水平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女童PINP、N-MID跟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兩組β-CTX無明顯差異(P>0.05),在治療后,觀察組女童PINP、N-MID水平明顯下降,跟治療前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女童在PINP、N-MID、β-CTX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性早熟兒童發病率不斷提高,其中女童所占比例高于男童,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性早熟不僅會對兒童的生理帶來影響,還對對其心理產生影響。關于性早熟的治療,國外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便開始使用GnRHa治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當前,GnRHa已經成為臨床上治療性早熟的首選藥物,其主要能夠競爭性地與受體結合,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進性特征逐漸消退,延緩骨骼成熟,最終改善患兒的成年身高。當前臨床上將GnRHa應該在性早熟兒童治療中,主要有兩個治療目的,其一是讓患兒的成年身高達到正確的范圍內;其二時讓患兒的成年身高在其所處的人群中達到正常指標。
在本研究中,探討了GnRHa治療對性早熟女孩體重指數及骨密度的影響,并在治療前和治療后將女童的BMI、骨密度、PINP、N-MID、β-CTX水平跟正常的女童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在治療前性早熟女童BMI、骨密度、PINP、N-MID水平均低于正常女童(P<0.05),β-CTX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性早熟女童BMI、骨密度、PINP、N-MID、β-CTX水平跟正常女童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證實了GnRHa用于性早熟女童治療中具有改善BMI、骨密度、骨代謝水平的作用。其中本研究應用的GnRHa為鹽酸曲普瑞林,該藥物屬于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擁有較長的半衰期和親和力,在應用鹽酸曲普瑞林后,其能夠對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產生刺激,從而致使女童的性腺發育停止,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延緩骨骺的愈合,減緩的骨齡的增長速度,最終提高患兒的骨密度。其中PINP作為一類骨膠原合成產物,該水平能夠反映成骨細胞骨膠原合成活性高低,而β-CTX作為破壞骨細胞在降解時釋放出來的I型膠原講解產物,也是骨細胞檢測的一個特異性指標,N-MID而作為骨基質中非常重要的特異性非膠原蛋白,是由成骨細胞在骨合成過程中形成,具有維持正常骨礦化的功能,上述三個指標作為骨代謝的重要指標,也是判斷性早熟兒童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高飛飛. GnRHa治療對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女童BMI的影響[D].西安醫學院,2019.
[2]劉田原. GnRHa治療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女童療效及遠期安全性觀察[D].西安醫學院,2018.
[3]張建美,楊素紅,顧再研.GnRHa在治療女童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中對BMI的影響[J].浙江實用醫學,2018,23(0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