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光


摘 要:作業是常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也是教師獲得教學信息的重要窗口,是師生活動的一個緊密結合體。它既能使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又能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數學思想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如今教學改革,提倡“自主教學”、“少教多學”,那究竟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關鍵詞:數學作業;教學分析;有效性
如何提高我們的學習效果,提升我們的學習質量,作業質量的保證即作業的有效性就顯得特別重要,那如何提高我們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呢?下面就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從設置作業的有效性開始入手。作業是對本堂知識、概念、定理、性質的鞏固與應用,應當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模仿到創造,由直接運用概念、分析概念的關鍵性、注意點入手,再選取相應的題目,讓學生識別是否符合題意。比如平方差公式學習的作業:1、先讓學生識別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的條件,首先必須兩項皆能寫成平方形式,其次兩項符號必須是一正一副。2、運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懂得寫成兩數和與兩數差的形式。從數字到字母,從單項式到多項式,從特殊到一般,來體現思維的開闊性和知識的靈活性。3、由學生構造(即舉例子)進一步明確平方差公式的條件,熟悉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點。4、應用平方差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聯系生活,達到解決生活問題。讓學生懂得靈活運用知識,并認識到知識是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是數學。5、題型的多樣化有:解答題、填空題、計算題、拓展題等。從而增強孩子的解題的興趣和欲望,來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第二:從完成作業的有效性入手:1、先復習,將本課相關的知識、概念、定理先復習一遍,做到心中有數,清楚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做到融會貫通,明確作業的書寫格式與步驟。2、審清題意,審題是數學學習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時題目一遍看不懂,看兩遍、三遍,將關鍵字眼圈起來,弄清題意的要求:已知是什么,求的是什么。學會用類比學習法,將已知轉化為未知,運用發散思維進行相關知識的聯想以及懂得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策略。3、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做作業要有計劃、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拖拖拉拉、左看右看、心不在焉,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力,讓自己處于高效的狀態中。做到認真書寫、積極用心思考,使自己處于興奮的思維狀態中,同時學會給自己高能量的心理暗示:我會的、我是可以的、我是有價值的等。4、做完作業之后要檢查、反思,檢查自己是否做清楚,是否有注意審題、是否作對、是否有其他方法、是否有其它答案、是否有答題完整。例如這次期末考20題:先化簡,再求值:,其中a為-1,0,1,2中的一個合適的值。很多同學就未考慮完全,分母不能為零,因而a不能等于1、0、2,只能用-1代入計算求值。
第三:從如何有效批改作業入手。1、小組互批互改,當在答題答案是唯一時,可以采用小組互批互改形式,能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行適當打分,能增進同學之間的作業質量提升、能彼此相互欣賞,促進大家的能量提升。2、選擇性批改。當老師想了解某個知識點掌握如何?或想看學生解題方法、看學生的思維是否開闊?是如何思考的?可以采用選擇性批改。這樣可以做到不同方法、不同思維點的收集,讓優秀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就能讓同學們可以看到各種不一樣的解法,進一步增進同學間的交流與欣賞,能更好地提升優秀同學的能量,促進他們更好的學習、鉆研。3.詳批詳改,當面對證明題、特別講究步驟、因果關系題,需老師自己詳細批改。看學生的答題是否規范?是否弄清定理的條件和結論?是否弄清因果關系?是否明確解題的步驟?此時要求老師要特別清晰學生的答題思路,需在出錯的地方特別做標記,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4.自批自改,當答案、步驟比較單一,同時時間又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自批自改,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弄清錯誤原因、立刻訂正,效果較好。
第四;從如何提高訂正作業的有效性入手。1、反思錯題錯誤的原因:是計算問題?是定理、公式、概念、性質、判定是否理解透徹?是審題不清、不細致、不到位?是未畫圖分析?是態度不夠?是知識運用不靈活?還是思維卡點、有待多訓練?……2、制定錯題本,錯題本是自己世界上最有價值,也是最有意義的本子,是獨一無二的,是無可復制的。首先將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或剪下來貼在錯題本),寫上本題錯誤的原因,反思其答題的關鍵所在,并備注答案在第幾頁,將答案(即答題的詳細過程)做在其他頁碼上。3、思想上要高度重視錯題,成為錯題說明自己對這部分知識還理解不到位,在思考這類問題上有所欠缺。可以說錯題的弄懂是最有意義、也是提分利潤最大的題目。也是最好成長自己、培養自己良好品行的一個機會。很多學生面對錯題,首先情緒上有所抵觸,不愿做、不愛做、不想做、不做、無所謂,或是隨便應付、簡單處理。所以很多題目一些學生一錯再錯,在考試時丟分。例如:命題:“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相等”的逆命題是?一些不用心、不注意的同學就會寫上“兩腰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再比如:“”在去分母時就寫成:“x-x-1≤1”上課時老師強調分式中,分子是多項式時,前面符號又是“-”時,x-1一定要有括號(),同時單獨的一個數也一定要乘以最簡公分母,導致這樣的錯誤是概念未弄清、不等式性質不清晰、或老師強調時沒有引起重視等。
因此,想要更好的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就要懂得從設計作業的有效性,從完成作業的有效性,從批改作業有效性,從訂正作業的有效性,四個方面著手。因而對老師的專業提升和敬業兩方面去下功夫,平時不僅要加強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而且還要進行理論學習、思想道德方面的提升。而在對學生方面,不僅平時要注意學生作業的落實和督促,還要從思想上、態度上、能力訓練、心理方面去引導、疏導。只有做到師生配合,共同進步、互相提升,才能正真做到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在數學中做到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