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愛敏
女,漢族,1970年生,河南禹州人。第一屆中國鈞瓷藝術鑒賞會會員,河南省許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出身于河南禹州神厘鈞瓷世家,禹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燒制技藝)傳承人,王愛敏鈞窯董事長。
1987年就職于禹州神厘地方國營瓷廠,1993年隨父李和振學習配釉和燒制小窯爐鈞,2012年創建王愛敏鈞窯。為鈞瓷界極少數幾個既能做造型,叉能配釉,還能燒窯的女性之一。作品以手拉坯為主,造型古樸典雅、渾厚莊重、裝飾簡練、美觀大方,釉色古樸凝重,變化豐富,釉面結晶形狀與呈色多樣,尤以金、銀結晶斑見長,極具藝術感染力,頗有高古之風,在當代鈞瓷界獨樹一幟。
其炭燒爐鈞作品中的精品,可與前代大師同類作品媲美,炭燒爐鈞作品多次獲國內重要賽事大獎,被譽為“炭燒一姐”。
2012年11月,作品《三足爐》《梅瓶》《小夾板爐》《大夾板爐》獲得第二屆全國鈞瓷藏家珍品展金獎。
2013年,作品<夾板爐》《爐鈞獸耳尊》《膽瓶》分別獲得全國鈞瓷藏品交流展金獎、銀獎、創新獎。
2015年9月,作品《夾板爐》獲得第四屆河南省鈞瓷窯變藝術創新大賽金獎。
2016年6月,作品《夾板爐》獲得第四屆全國鈞瓷藏家珍品展金獎;《壽桃》獲得“名師出高徒——鈞瓷燒制技藝傳承人授徒技藝大賽暨優秀作品展”金獎,《出戟尊》獲得優秀獎。
2017年7月,作品《漢扁壺>獲得“名師出高徒”——許昌市第四屆“鈞瓷燒制技藝”非遺項目傳承人授徒技藝大賽優秀作品展三等獎。
藝術觀點:
鈞瓷要給人一種古樸典雅、裝飾簡練、凝練大氣之美,釉色上要有古樸之風,窯變上要自然幻化。好的鈞瓷,釉面的紋路要奇特,意象要奇妙,要自然地呈現出一幅幅具有中國風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