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霞
【摘要】目的 評價急性闌尾炎在普外科臨床中進行治療的效果情況。方法 選出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診且施予對癥治療的75例急性闌尾炎病人,依據治療方式的差異將其劃分成兩組(觀察治療組38例、對比治療組37例),觀察治療組向病人施予外科手術治療,對比治療組則施予保守性治療,治療以后對照兩組病人療效情況。結果 觀察治療組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比治療組(83.78%);觀察治療組治療期間并發(fā)癥出現率(5.26%)低于對比治療組(24.32%);組間差異均較顯著(P<0.05)。結論 相較保守治療的效果來講,對急性闌尾炎病人施予普外科手術治療,可取得更加理想的療效,并能減少并發(fā)癥出現率,應加以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普外科;臨床治療;效果
闌尾炎又稱作盲腸炎,其屬于普外科收治病例對象的高發(fā)疾病之一,由于此病發(fā)病較急促,如果未能及時進行有效控制,很可能誘發(fā)炎癥反應[1]。急性闌尾炎在臨床上的具體表現以腹痛腹瀉、嘔吐惡心等為主,病情進展嚴重者還會出現闌尾穿孔或者壞死的嚴重現象[2]。本文以在我院普外科就診且施予對癥治療的75例急性闌尾炎病人為對象,運用對比調查的方法研討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用于急性闌尾炎的療效情況,現匯報內容為下:
1.對象、方法
1.1治療對象
選出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診且施予對癥治療的75例急性闌尾炎病人,以上病人經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確證患有闌尾炎,且都伴有急性腹痛病征,42例出現右下腹痛,25例出現轉移性右下腹痛,8例出現臍周痛;部分病人出現惡心、嘔吐等有關不適反應;參加本次調研活動的病人均可配合醫(yī)療操作,意識無障礙,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含有39例男性、36例女性,年齡處在21-57歲,中位年齡(33.23±4.07)歲;病程平均是(7.90±2.41)小時;依據治療方式的差異將其劃分成觀察治療組(38例)、對比治療組(37例),對照兩組的各項一般性資料,其差異均不顯著(P>0.05),能實行評比分析。
1.2方法
對比治療組施予保守性藥物治療,即聯(lián)合運用甲硝唑、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向病人展開治療,重點在于清除需氧菌、厭氧菌,針對一些病情較重者還需增大青霉素、頭孢菌類藥物的用藥劑量,待感染得以控制后施予藥物治療。
觀察治療組向病人施予外科手術治療:病人辦理住院后,先予以常規(guī)治療(包括補液、抗感染、調節(jié)身體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等)。此次手術治療的病人都開展微創(chuàng)型小切口手術,操作見下:(1)所有病人實施硬膜外麻醉;(2)選擇病人的右側腹部麥氏點位置作為手術的切口,大小約1. 5-2cm;(3)一次性剝離各個組織后置入拉鉤,使闌尾得以充分顯露;(4)由于肉眼能清楚識別闌尾的情況較少,為保障不牽扯盲腸管,需以軟圓鉗緩慢地夾起病人闌尾,進而充分拉出闌尾及其系膜;(5)依照常規(guī)切除操作的流程,將闌尾病變的部分切除,之后把剩余未病變部分放回到腹腔中;(6)選取紗布清理闌尾周圍的滲液以后實施縫合;縫合操作僅需對腹外肌腱膜間斷位于腹膜間斷處縫2針,對皮下組織和皮膚各縫1針便可。手術完后,詳細觀察病人身體改善狀況,檢查指標恢復后就可出院。
1.3評估指標及標準
評估兩組療效以及并發(fā)癥的出現情況。療效評定:待治療后,病人急性腹痛及嘔吐腹瀉等各種癥狀徹底消除,胃腸功能得以顯著改善,評定為顯效;病人急性腹痛及嘔吐腹瀉等各種癥狀部分消除,胃腸功能得以一定程度的改善,評定為有效;病人急性腹痛及嘔吐腹瀉等各種癥狀和胃腸功能都沒有改變,或者病情出現加重跡象,評定為無效[3]。記錄兩組病人于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的具體出現情況。
1.4調研數據統(tǒng)計和處理
對所選病人各項調查數據進行分類統(tǒng)計,計數數據表達為 (n/%),使用SPSS22.0軟件予以計學處理,計數數據的對比經過2檢測,當對比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時以P<0.05來表示。
2.結果
經治療后,兩組療效情況數據記于表1中,觀察治療組總有效率(100.00%)顯著高于對比治療組(P<0.05)。
觀察治療組中,出現1例腹腔囊腫,1例化膿性靜脈炎,并發(fā)癥的出現率是5.26%(2/38);對比治療組出現4例腹腔囊腫、5例化膿性門靜脈炎,并發(fā)癥的出現率是24.32%(9/37)。觀察治療組治療期間并發(fā)癥出現率顯著低于對比治療組(2=5.442,P=0.020)。
3.討論
保守藥物療法一般用于急性闌尾炎早期病人或單純性闌尾炎病人的治療中,其適用于體質條件差或伴有手術不適應證者的臨床治療,但保守性治療不能徹底治愈疾病,并且易于誘發(fā)不同的并發(fā)癥狀[4]。此次調研中的觀察治療組向急性闌尾炎病人開展普外科小切口手術治療,可從根源上改善病人病情,且不會對其造成較大損傷,有助于加快病人康復的速度,減少用于醫(yī)療的經濟費用。與此同時,普外科手術用于治療闌尾炎,不容易誘發(fā)并發(fā)癥,促使病人術后生存質量大幅度提高[5]。
分析此次調研數據得知,經手術治療的觀察治療組病人總有效率高于對比治療組;治療期間觀察治療組并發(fā)癥出現率低于對比治療組;組間差異較顯著(P<0.05)。
綜上發(fā)現,相較保守治療的效果來講,對急性闌尾炎病人施予普外科手術治療,可取得更加理想的療效,并有助減少不同并發(fā)癥的出現率,應加以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蘇曉文,鄧建中,梁偉成.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特殊類型闌尾炎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04):7-9.
[2]孟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1):58-59.
[3]王有亮,楊婷,顧琦.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與傳統(tǒng)闌尾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02):218-219.
[4]唐劍輝,劉立波,梁海飛,等.外科手術與藥物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7(03):92-93.
[5]何飛宏.腹腔鏡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有效性及機體炎性反應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34(0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