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應用,逐漸由城市發展至農村,農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地位逐漸提高,影響著農村的經濟發展。而農村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其管理模式是決定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并且其管理的信息化還受到農業信息化程度和相關人員素質影響,根據以上內容,本文通過結合當前農村財務管理的模式,為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提出影響發展的因素和意義。
關鍵詞:農村 財務管理信息化 發展因素
財務管理的建設,可有效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水平,與農村人口的切身利益往往有著最直接的聯系,因此推動財務管理的信息化,能夠更加有效率地進行農村財務管理,使農村的經濟能夠持續化發展,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良好的經濟條件。
一、財務管理模式
(一)村管村賬
村管村賬模式主要是指農村組織內部設立的財會人員、賬簿和銀行賬戶等,由村委會單獨對農村財務內容進行核算,并將核算財務內容定期以告示進行公開,以加強工作透明性。其優勢在于財會人員通常為農村當地人員,對村中的經營狀況及財務信息較為熟悉,能夠對資金的使用作出及時的調整,并且村高層人員對債務以及權益方面有較明確的了解,在進行重大決策的過程中,能夠合理運用資金,保證資金使用的有效性。但其弊端容易導致財會人員或領導對財務進行操控[1]。
在村管村賬的模式下,信息化的目標則轉向領導和財會人員。首先需要建立明確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規定內容執行,財會人員需要加強自身的信息化知識積累,保證財務的有效管理。
(二)鄉管村賬
鄉管村賬模式即鄉鎮間建立的財務管理設施,對鄉鎮內的財務管理內容進行集中核算,隨后通過審核移至鄉鎮經濟管理處進行財務管理,再由相關人員進行審核,進行統一核算。鄉管村賬的模式需要保證資金的權益,即資金所有權、資金使用前、資金審批權三方面,能夠有效對財務進行監管,但缺陷也較為明顯:缺乏法律依據,不能對村民自行處理范圍內的失誤進行干涉;缺乏合理性,導致侵占群眾以及村委會的財務控制權[2]。
鄉管村賬的模式需要設立相應的財務賬套進行財務核算,最后通過報表對財務狀況進行掌握,能夠有效監控鄉鎮的財務信息,利于對村落的均衡發展做出及時調整,但由于需要村落人員進行報賬后才能進行財務處理,因此缺乏一定的及時性和精準性,群眾無法及時活動自身利益信息,缺乏一定的具體表現性。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意義
財務管理能夠維護農村的社會穩固,主要表現在改善財務和承包的問題,解決農村間的矛盾;避免假公濟私的情況出現,從而避免群眾上訪。另外能夠使財務管理進行轉型,從兩方面體現:①解決財務混亂,推動財務管理水平;②加強決策實施和監控,動態追蹤財務信息[3]。財務管理信息化還能化解村干部和群眾的矛盾,公開化農村財務內容,改善農村干群關系。最后還能保證村領導的素質建立,加強對財務的管理,減少假賬壞賬等現象。
三、主要印象因素
(一)發展水平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能夠有效促進財務管理信息化,但由于我國農村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平衡性問題,信息化工作未能全面覆蓋,農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還需要進行完善,在此方面可明顯體現出信息化建設的內容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影響著農村的財務信息長效發展。另外根據農村財務管理的軟件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管理理念區別,更注重了財務管理操作的簡便,因此農村財務處理必須實現創新,以推動信息化建設,需要時刻保持農村財務的靈活使用以及適應性,另外還需要建設相關制度,推動農村財務可持續性發展。
(二)人員因素
實現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人員是農村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直接決定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性,其管理水平和能力還影響到財務管理的準確性,對財務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財務管理人員在農村財務管理的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對村領導來講,不僅需要在財務管理方面有一定的主導性,還需要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上擁有一定的財務管理完善權力[4],是推動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村領導的不良作風,可能會對農村的財務經濟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無法發揮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優勢,因此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也成為了當前推動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之一,以建立良好的經濟管理作風。
其次,由于農村財會人員通常對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積累不足,對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農村財會人員還承擔著多種職能,不僅需要對財務問題進行核算,還需要針對農村建設進行各項數據的統計,最終導致農村的財務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專業性,無法推動新農村財務信息建設。
最后,針對受益人來講,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為保證財務管理的公開性,群眾以此掌握財務管理的相關信息。例如國家補貼政策、集體資產的管理活動等,由此可見,村領導對資金的利用能夠獲得村民的有效監督,為促進信息管理公開化起著重要作用。
由上可知,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在推動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進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政府和村委應加強人才的培養,提高綜合素質,引進高素質人才。同時,還可以建立相關政策,支持大學生加入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中,進一步推動財務管理質量。
四、結語
經濟發展不斷推動著社會的進程,新農村的建設也逐漸加快,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內容均得到開展,同時由于地域不同還呈現出不同的財務管理模式,從整體發展情況來看,農村的財務管理還在不斷完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完善信息化建設。同時,農村也需要加強人才和素質的培養,才能夠推動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財務管理的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革峰. 信息化時代農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分析[J]. 農家參謀, 2018, No.574(4):63-63.
[2]楊波. 信息化時代農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探究[J]. 山西農經, 2018, No.227(11):38-38.
[3]王洪衛. 農村財務信息化建設影響因子及發展途徑[J]. 時代農機, 2017, 44(5):128-128.
[4]吳婷, 宗慧敏. 淺議財務信息化的健全和完善[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7, 28(1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