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琦 梁桂嬋
摘要:目的醫改政策下依托醫院信息化,不斷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打破傳統就診服務模式帶來的困境。方法基于自助移動設備、分診屏幕以及微官網搭建全方位、一體化的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結果移動醫療3種自助服務模塊協同發展,互補優缺,實現門診醫療信息系統集成,建立安全、高效、優質的信息化醫療服務模式。結論 移動醫療自助服務模式作為傳統門診醫療服務模式的主要補充,有效突破了門診服務困境,有效減輕了門診工作壓力及節省人力資源投入,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門診服務的同時,提升了醫療服務水平及醫院整體管理水平。
關鍵詞:移動醫療;醫療服務模式;自助服務平臺;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6-182-02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于2015年第一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并將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之后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國家“十三五”規劃亦建議探索新型健康醫療服務模式,實現“互聯網+健康醫療”的發展戰略目標。2016 年,全國“兩會”再次就醫改話題提出互聯網醫療問題,均為移動醫療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導向。傳統的門診就醫流程大都較為繁瑣,而且需耗費一定的人力與時間,患者診治等候時間長、診治效率低,進而引發患者的不滿情緒。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和科技的不斷提高,目前各大醫院推出了網絡預約、電話預約及診間繳費和自助醫療服務機等舉措,一定程度緩解了看病難等問題,而近年來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興起,使掌上醫院為患者就醫方法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自助服務技術憑借其方便、快捷、靈活等特性不斷發展,醫療機構將自助服務終端廣泛應用在醫院門診流程創新服務管理領域中,為提高醫療效率和患者滿意度上做出了重要貢獻。我院通過構建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門診患者的就醫體驗有了較大改善,取得了一定效果,先匯報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醫院門診現狀
1.1.1 人工掛號窗口擁擠自我院開設微信、電話等預約掛號方式以來,方便了不少患者就醫,但是人工掛號窗口仍然擁擠。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醫院宣傳力度不夠、患者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和認知程度不高。
1.1.2 繳費窗口人數過多繳費窗口雖然數量不少,分布在門診各層,但仍然存在部分樓層排隊擁擠,部分樓層排隊人數明顯稀少的現象。
1.1.3 B超門診預約及就診時間過長 做B超需要另外預約取號,每天號源少,很早就排起長隊。此外做完B超還需要等半小時左右才能取得結果,整個B超做下來耗時較長。
1.2方法 我院依托信息化技術,構建全方位一體化的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體系,主要包含3大模塊:自助設備、分診大屏、微官網,3種自助服務模塊協同發展,互補優缺,共同構建成我院的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體系。
1.2.1自助設備基于自助設備開展的自助服務主要包括自助掛號、自助二級分診、自助查詢及自助打印、自助繳費。已在門診大樓啟用自助掛號繳費一體機38臺,建卡充值一體機10臺,檢驗報告打印機28臺,費用清單打印機5臺。支持2種費用結算類型(銀聯卡、已充值就醫卡、12個自助功能模塊,貫穿了診前、診中和診后實現了門診全流程自助服務。
1.2.2分診屏幕在分診大屏終端加載的二級分診模式推廣至全院所有門診區域,自助分診語音播報和屏幕顯示分診叫號情況,支持分屏顯示科室介紹和專家介紹,采用二級呼叫系統,一醫一患就診次序,醫生就診效率得到較大提高。同時在門診抽血室、B超室以及生殖中心等檢查檢驗區域采用候診區刷卡自助簽到模式,使檢查檢驗排隊更加方便快捷,同時較大程度上減輕了預檢分診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服務效率,實現人群分流,營造良好的門診就診環境。
1.2.3 微官網醫院依托微信微官網,借鑒移動端微小化信息服務平臺的設計思路與實踐經驗。在微官網建三大模塊,包括(1)精醫名院:設科室簡介、健康資訊、藥品信息、專病門診;(2)服務窗口:預約/掛號、門診繳費、住院押金補繳,查報告、住院費用清單;(3)個人中心:帶藥出院、我的候診、預約/掛號記錄、繳費記錄、我的信息。為公眾及患者提供高效、豐富、精準、個性化、互動的移動端自助式信息化優質服務。(1)候診提醒:已注冊患者在分診臺刷卡報到后,可隨時在手機微信端實時刷新查看自己所在隊列叫號情況,方便患者合理靈活地安排候診等候時間,避免在候診區不必要的擁堵和滯留。(2)微信端預約掛號:與廣西南寧市114、12580、官網網絡預約掛號平臺對接,共享號源,首次預約者使用身份證,非首次者使用長期就診卡號可預約掛號或取消掛號,并且即時可繳納掛號費取號,也可就診當日來院可以選擇在窗口或自助終端完成付費取號。拓寬預約渠道,為患者提供更為便捷的預約服務,同時減輕了窗口排隊掛號壓力。(3)檢驗報告查詢:已關注微官網且注冊的患者無須在院等待檢驗結果,患者可在電腦端或手機端在線查看普通檢查檢驗結果,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省時省力,在家即可享受醫院提供的便捷服務。
2 結果
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的建立與使用,使門診患者的診治等候時間縮短,避免了患者由于長時間等候導致的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減少了患者滯留醫院的時間,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生的可能性,極大地緩解了門診掛號、繳費、查詢、化驗單和費用打印等各個服務窗口的壓力,使患者及醫務人員滿意度提升。
3討論
3.1 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有利于縮短患者診治時間 ?由于患者在移動醫療平臺上預約適合自己時間的就診時段,患者即能合理安排就診時間,不必早早趕到醫院排隊,長時間滯留在醫院,不但浪費時間,亦會增加醫院感染的幾率。患者就診后可通過自助繳費機繳費、微信和支付寶付費,大大地減少了繳費時間,而隨著醫院門診不斷引入移動醫療技術,針對門診B超每天號源少,很早就排起長隊,做完B超還需要等半小時左右才能取得結果,整個B超做下來耗時較長的現象,將逐漸開通微信或短信等方式進行預約,對B超結果開通自助打印或者微信查詢途徑,以解決B超檢查難問題,縮短檢查時間,進而減少診治時間。
3.2 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有利于緩解門診服務窗口壓力 ?針對窗口排隊長、排隊久等問題,通過分時段自助掛號、自助繳費、微信和支付寶付費、自助檢驗結果查詢與打印,并配合一下措施:適當增加導醫人數的同時,增強導醫主動服務意識,主動向病人推廣除人工掛號外的預約掛號方式,分發宣傳冊,耐心上前講解;在自助掛號機和二樓打印結果的機器上增加建卡、掛號等基本操作視頻,方便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學習和操作;利用建卡時,患者留下的手機號,通過客服隨訪的形式,把醫院的先進微信平臺發給患者,以便患者下次就醫使用,也可以達到一定的宣傳效果;將我院的醫療特色以及就診流程和相關看病的快捷方式放到網上,做出一個微信二維碼,貼在門診一樓的清晰可見處,讓他們通過掃一掃自助了解相關信息。通過上述措施,極大地減少了掛號、繳費、化驗單打印、門診費用清單打印窗口的壓力。
3.3 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有利于提升滿意度 移動醫療自助服務平臺的建立改變了傳統看病模式,患者借助于高科技自助服務平臺,實現了在任何時間和空間即能預約掛號、查看檢驗結果,甚至獲取醫療指導等功能,符合現代高效社會的節奏和需求,自然而然,患者、醫務人員滿意度明顯提高。
4 小結
我院依托醫院信息化建設,不斷創新醫療服務模式,集成醫療信息系統,整合醫療資源,突破傳統服務模式帶來的困境[10]。基于自助設備、分診屏幕以及微官網搭建全方位一體化的自助服務平臺體系,3種自助服務模塊協同發展,互補優缺,實現醫療信息系統集成,構建安全、優質、高效的信息化醫療服務模式。作為窗口服務模式的主要補充,自助服務模式有效突破服務困境,減輕工作人員壓力及節省人力資源投入,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提升了患者滿意度,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及醫院整體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宗文紅,陳曉萍.國外移動醫療監管對我國的啟示[ J ].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 2015, 12(4):340-345.
[2] 王建磊,韓璐,楊曉宇,等.基于互聯網醫療的移動診療方案分析與設計[ J ].中國數字醫學,2015(8):21-24.
[3] 謝新鵬,劉一強,吳漢森.全預約掛號系統的應用與研究[J].中國信息衛生管理雜志,2014,11(2):118-122.
[4] 王博偉, 趙林, 王志勇, 等. 醫院移動醫療App的功能及應用[J] . 中國數字醫學,2015,10(10):30-32.
[5] 楊燕,陳功,沈宮建. 自助醫療服務系統的應用設計研究[J]. 中國醫療設備,2011,26(7):42-44.
[6] 黃正東, 郭雪清, 肖飛, 等. 門急診自助服務模式構建的實踐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 2011, 31(11):45-46.
[7] 高玥. 自助掛號系統與醫院服務水平的創新[J]. 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 2009,6(4):50-52.
[8] 任曉蕊,鄧明卓.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項目管理[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6,25(9):63-67.
[9] 張合華,孫永檣,汪洋,等.預約掛號手機應用程序設計與實現[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35(7):26-29.
[10] 馬錫坤,于京杰,吳艷君,等. 基于"一卡通"的自助醫療服務系統[J]. 中國醫療設備, 2012, 27(5):65-66.
課題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課題;課題名稱:初級創傷救治工作坊培訓模式在醫院門診導診人員臨床急救能力培養中的應用,課題編號:Z2019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