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
摘要: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更多人開始關注身體健康狀況,特別是對藥物生產與質量控制尤為關心。故此,為了確保藥品的生產質量,制藥企業要高度重視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風險控制,從而保證生產出的產品與國家相關標準、規定相符合,為人們提供合格、安全的藥品。
關鍵詞:質量風險;制藥;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R-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6-224-02
前言
制藥生產中出現的質量風險,會給人們的實際利益形成直接影響。特別是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的愈加突出,有效控制制藥生產質量風險,漸漸成為了社會熱點。制藥企業要想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滿足市場需求,就必須不斷加強生產質量風險控制,以保證藥品生產質量。
一、制藥生產中面臨的質量風險
(一)質量管理和GMP相脫節
GMP技術是我國當前制藥生產行業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基礎技術。企業在GMP的輔助下,能夠確保生產作業的規范性,并有助于企業樹立起較好的風險意識。然而,就當下實際情況而言,仍有一些企業的GMP技術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在實際工作中更多依靠經驗,未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就盲目進行生產作業,若有緊急情況出現,也就不能進行較好的變通,如此一來,自然也就難以收獲良好的生產作業效率和質量。
(二)物料風險管控不到位
物料是制藥生產中十分核心的一個要素,同時,也是具有一定復雜性的環節之一,因為,如果物料存在有問題,就會較大程度地影響到最終的藥品質量。就目前而言,物料風險管控的問題,在制藥生產質量風險管控中較為突出,比如,風險管控人員未詳細審查物料供應商,或是過分追求價格上的優勢,導致物料的供貨商不具備相應資質,如此,其所提供的物料自然也就會有一些隱患存在,進而使得藥品生產質量難以得到良好保障。另外,相關物料的檢測分析程序不規范,也會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得不到保障,最后則可能給物料風險管控效果形成影響。
(三)技術人員操作不規范
在實際生產中,部分技術人員由于技術水平限制或是粗心大意,常常會出現一些不規范操作。比如,在萃取藥物的時候,一些技術人員并未按規定佩戴頭套、手套等,如此就會增加藥物受污染的概率。又或是,部分員工不能夠正確操作儀器,如加熱的時間未達到規定的標準,這些情況都會給藥物的質量安全形成嚴重影響,一定影響其性能。
(四)藥品生產技術設備較為落后
現如今,國內多數制藥企業在生產上,都采用了較為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但某些企業在制藥過程中,由于設備或技術的滯后,存在有較多的安全隱患。設備若是滯后,那么其在效率、性能方面都要差許多。就國內情況而言,不少地區的制藥企業都存在技術滯后、設備老化的情況,這些都會很大程度影響到生產效率,并且也難以收獲理想的藥物質量水平。
二、有效控制質量風險的措施探討
(一)積極推行質量授權人制度
授權人制度,就是制藥企業根據自身企業的生產運營管理,選擇一位特定代表人,來展開相應的把控,從而使產品的質量得到保障,能夠與市場要求、規范相符合,為社會與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藥物產品。通過采用這一項制度,確立了以質量授權人為核心的企業生產作業流程,故此,良好地改善了以往企業領導人為了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對正常生產作業進行干預的情況。與此同時,質量授權人還可在企業內部進行監察隊伍的組建,使各個部門與所有工作人員的職責得到更好分配與落實,以使相應的敦促、監察工作得到更好地完成,從而提高企業生產作業效率。
(二)加強物料的風險管控
由于物料風險因素,是制藥生產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因此,這就需要提高物料方面風險管控的徹底性與全面性,在今后的風險管控中予以高度關注。要有效管控物料方面的風險因素,首先一步,要認真選擇物料供應商,平衡好成本與物料質量之間的關系,在保證物料供應商資質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始終堅守質量第一的原則。同時,要詳細監管物料供應商的具體物料供應流程,特別是要做好物料的入廠檢查分析,根據物料的不同,采用的試驗檢測方式也應有所區別,從而最大程度保證物料的實際應用效益更理想。在實際檢測分析物料質量的時候,也要重視監控,以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較為明顯的隱患、缺陷存在,提高試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三)加大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
藥物質量與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關,所以,制藥生產中不能出現有一絲錯誤。上述我們提到當前某些制藥企業中,存在有技術人員操作不規范的情況,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企業加強人才引進,做好招聘管理的同時,加大對現有技術人員的培訓,展開定期的技術培訓活動。特別是剛入公司的年輕技術人員,其操作經驗較少,十分需求技術操作方面的練習。另外,要適當考察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對于考察中不合格的人員,要再進行培訓,直到其操作水平能夠達標,而對于考察中成績優秀的人員,可進行適當的獎勵。
(四)加強先進制藥生產設備、技術的引進
要想生產出好的產品,就需要依靠有著良好性能的生產設備。在制藥生產上,企業應投入足夠的資金,對先進的新型儀器、設備進行購置。即便這些設備通常有著較高的價格,但其生產效率高、性能好,能夠提高企業的長期受益。因此,制藥企業應加強對國內外優秀設備儀器和技術的引進,以使自身的生產水平與研發水平不斷提升。針對某些企業缺乏足夠的資金,可向政府部門進行一定資金的申請,以實現企業設備的更新,為老百姓提供更多質量過硬的藥物產品。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的愈加突出,制藥生產中質量風險的良好控制,漸漸成為了社會熱點,其是一件關系民眾生命健康的大事。但是,就當前國內整體情況而言,不少制藥企業在藥物生產過程中,都存在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藥物產品的最終質量,也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帶去了潛在威脅。因此,就制藥企業而言,要深入分析自身所面臨的制藥生產質量風險,并不斷探索有效的解決策略,從而在提高企業自身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多發揮出自身在人民健康服務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韓鳳軍,劉長龍.中藥制藥生產規范化之我見[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3):160.
[2]陳國筍.知識管理在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上海醫藥,2018(9):44-46.
[3]張聰周.淺談如何加強醫藥化工生產質量管理[J].化工管理,2019,509(0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