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盛梅
摘 要: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指的是通過將金融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開展多元化的業務形式,提供較為便捷、適用的金融服務。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通信行業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金融服務開展。但是,由于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時間較短,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當前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產業的現實狀況;其次,簡要敘述了在未來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最后,結合上文內容,從多個角度為我國商業銀行在新時代下應對互聯網金融服務發展提出了幾條建議對策,以此供專業人士進行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金融 發展趨勢 商業銀行 應對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的快速變化,各大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在前進的道路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風險,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產生為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應對新時代的新挑戰,我國的金融機構必須對金融模式做出創新和改變,對金融發展方式實現突破。目前互聯網金融已經實現了與存款、取款、貸款等多項業務的結合,保持著向上發展的積極態勢,我國的商業銀行面對全新的金融發展方式,應該不斷優化自身金融結構,找到企業的下一個發展重心,實現產業發展模式與互聯網技術的高度融合。
一、當前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產業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通過實現金融服務的信息化,形成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明顯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因為群眾的生活提供了便捷。金融服務效率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和農村發展兩個方面。首先,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各個城市都開始更新互聯網設備,手機移動端作為城市居民的主要移動設備,基本上實現了大規模的更新換代,在5G時代到來時,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應用與實施將會更加順利,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金融行業的進步。其次,移動互聯網金融技術也推動了農村金融服務的開展,隨著國家加大對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一些互聯網基礎設備已經在農村實現廣泛的安裝,例如一些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或者是山區或風景區,都實現了4G網絡通信,促進了移動金融技術的發展。
雖然移動互聯網技術具有一定的優勢,明顯提高了我國的金融服務效率,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如金融產品過于單一、缺乏功能創新、金融市場結構日益復雜等問題,阻礙了金融行業的發展進程。在金融產品的開展方面,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面對互聯網技術很難實現充分的利用,大多數金融機構所推出的金融產品較為相似,如取款業務,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繳費業務、基金業務、期貨業務,在功能上缺乏創新,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景象,這對于市場協調發展十分不利,各個金融行業之間還會因此形成明顯的競爭,在競爭日益加劇時,相會產生淘汰并不利于我國金融行業的穩定和發展。其次,移動金融服務需要具備強大的第三方支付功能,但是目前在該產業方面,我國的金融行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不能實現支付的絕對安全和私人信息的絕對保密,那我國的移動金融服務無法實現快速的發展。同時,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發展,為金融市場和金融行業帶來了許多新型的金融企業,導致我國的金融結構日益復雜,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金融環境的混亂,這是對我國金融行業的巨大挑戰,需要在危機到來之前,提前做出預案,準備多種風險應急措施,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共同努力,對金融行業的發展模式不斷的進行深入的探究。
二、未來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發展趨勢研究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會取得明顯的變化,其中具體體現在金融市場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商業平臺之間的合作變化[1]。首先是金融市場的人口結構方面,在過去進行金融服務的群體主要為中年群體,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我國的中老年人口逐漸增多,他們有較多的存款,需要實現增值服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成為了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的主力群體之一,但是他沒有明顯的年齡特征,對于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技術,不能夠較快的適應,部分老年群體,在思想上十分不愿意接受新技術、新思想,這對于整個移動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這一金融人口結構變化趨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服務群體的數量,但是對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帶來了巨大挑戰[2]。為了應對這種現象,我國的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應該針對這一部分金融資產群體,開設一些與他們切實相關的項目和產品,來提高他們的金融業務參與度,如醫保領域的金融服務,或退休保障領域的金融服務,亦或者保險領域的金融服務等[3]。其次,除了金融市場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外,各商業平臺之間的合作也存在較大的變化趨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的互聯網技術實現了飛速發展,各個金融企業都不斷地拓展自己的業務領域,實現平臺的多元化和綜合化,尤其是基礎設施的加強,保證了各企業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基礎業務,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各行各業都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式。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金融行業的需求越來越大,如果金融服務行業不能夠突破自身的局限,固步自封,那么我國金融業將不會實現長久的發展。在過去傳統的發展模式下,金融行業面臨著發展的壁壘,難以實現巨大的突破,但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給予了金融行業新鮮的血液和發展的動力。
三、我國商業銀行在新時代下的發展策略
(一)加快人才的培養
我國的商業銀行想要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實現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快速發展,務必要加快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國家要重視對于金融行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在高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對學生進行金融理論普及,讓學生掌握基礎的金融機構行業知識,同時也要開設一定量實習課程,讓學生們提早進入金融行業去體會在金融市場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理論與技術的正向結合,讓學生們能夠盡早的去思考金融行業的創新和未來的發展。其次,除了加強對于校園人才培養外,還要增加對金融行業在職人員的培訓,時代一直在發展,技術一直在進步,在職人員很難快速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尤其對于一些年齡較大的銀行職員,更要實現在思想和技術兩方面的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普及,讓他們理解金融行業發展未來的趨勢和走向,明確金融行業所面臨的新的挑戰和困難,并作出一定的應對措施和發展策略。
(二)加快技術的創新
除了加大人才的培養,也要加快相關移動金融服務技術的創新,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商業銀行應對金融風險和市場變化的絕對手段。為了加快相關技術的發展,首先,國家和相關部門要增加對技術創新的重視,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在資金方面,國家要對相關技術部門實施專項批款,讓他們能夠毫無估計的進行實踐研究,再進行科研創造時,相關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提供一定的試驗場所,從而實現新型信息技術與實際市場發展形態的緊密結合。在政策方面,國家要通過政策優惠,推動信息化技術研究中心的快速發展,同時通過政策吸引,促使大量的人才進入互聯網金融服務技術的研究領域,壯大人才隊伍,盡早的實現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其次,除了國家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外,我國的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也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金融服務行業的專家和人才,要緊跟市場發展的局勢,摸清楚市場變化的規律,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找出符合我國金融服務行業發展的策略。
(三)增加產業之間的良性合作
金融服務行業在近幾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金融機構的各個產業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進步。移動互聯網金融不同于其他金融業務,具有較大的便利性和共享性,各個金融企業都想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實現自身的進步,各企業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競爭態勢,并且競爭愈演愈烈。移動金融服務技術的應用企業越來越多,在技術品質和技術能力上實現了優劣分化,技術較為不完善的企業,在競爭的過程中將會被逐漸淘汰。其次,第三方支付面對潮流應運而生,在當今時代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建立和發展對于金融服務機構和商業銀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金融結構模式,商業銀行要想在其中保持著優良發展的態勢,必須要和競爭對手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在合作中實現雙方的共贏。發展與進步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在實現技術共享和金融業務緊密交流的過程中,金融行業能夠逐漸實現行業突破,實現飛躍式的發展。
四、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移動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各大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必須突破固有的發展模式,實現創新和改革,完善金融業務結構,加快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構建一體化綜合性平臺,實現自身的優化,為我國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曉曉.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發展趨勢及商業銀行應對策略[J].知識經濟,2019(25):30-31.
[2]王俊杰.淺談移動互聯網金融風險及防范對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1):190-192.
[3]游筱婷.移動互聯網金融:場景與社交[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