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自人美版幼兒美術啟蒙課程《美的啟蒙》中班上學期
實操機構:北京楊景芝藝術培訓中心
指導教師:北京理工大學幼兒園董惠
為了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動物用它們的方式度過寒冷的冬季,這對幼兒來說比較陌生和新奇。通過了解動物過冬的常識激發孩子們對小動物的關愛,是幼兒創作的興趣也是導入這節課的切入點。
由于動物冬眠的方式和地點多樣,我把認知的重點放在洞穴里的動物上。通過播放視頻資料讓孩子們了解青蛙、剌猬、倉鼠、蛇都是冬眠的動物,它們在泥土中挖出適合自己大小的洞穴,并且會在入冬前吃得飽飽的,躺在這些形狀不一的土洞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個冬天。在觀看視頻對冬眠有了基本認知的基礎上,請孩子們用語言描述洞穴的形狀和動物在洞穴里睡覺的樣子,幫助他們進一步認知并加深印象。
在創作過程中,老師提供彩色紙,鼓勵小朋友通過撕紙的方式為冬眠的動物制作洞穴。撕紙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深色紙撕出隧道和洞穴的形狀后粘貼在白色底紙上,露出的白色空間就是動物們冬眠的家,根據白色空間的大小和形狀的不同,添畫冬眠的動物。這種方式比較適合能力較強的幼兒,他們對手的控制能力比較強,同時還要分配好紙張上各個洞穴的位置和大小及與地面相連隧道的路徑。另一種是,選擇淺色彩紙撕成不同大小、不同形狀,將它們錯落分布粘貼在深色底紙上,淺色撕紙形成了一個個的洞穴,再用淺色油畫棒畫出隧道,將洞穴和地面連接起來。這種方式比較簡單,孩子們只要撕一個個洞穴的形狀就可以了,不用對隧道和洞穴進行整體布局,再用拼擺連接的方式完成畫面,難度降低了,孩子們操作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
不要求孩子們將洞穴里的動物畫得十分具體,能夠突出這種動物的主要特征即可,但是要鼓勵小朋友將空間畫滿,根據洞穴的大小可以表現不同大小的個體或者一群動物。在畫面的主體部分完成后,小朋友可以根據冬天的特征添畫地面上的景物和人物,豐富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