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標
摘 要:我國的建筑市場存在較多的施工技術問題,主要是因為土木工程的特點,施工時間長、投資量大造成的大量資源浪費。因此為了能夠全面的保障施工現場的工程施工建設質量,并按時的進行工程的施工和建設,就要將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管理,并為現代土木工程提供較為可靠的理論應用與安全保障制度,形成有理有度的施工技術管理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未來發展
引言
伴隨著近些年國經濟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好的促進了我國土木工程的的進一步發展。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項技術密集型工作,需要各種施工專業技術的支持,加強對其施工技術的認識是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的保證。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常見的幾種技術分析
1、深基坑施工技術
1.1樁-樁一錨支擋體系:深基坑施工技術的創新之一就是樁錨支擋體系的應用,對于挖掘深度較深的土建施工,如果土質情況差、開挖深度大、坑壁巖石涌透性大時,往往會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灌注樁加預知應力錨桿體系。采用套管水沖法成錨工藝。但是,這種施工體系由于難度較大,一般施工效率低下。
1.2支擋與承重結構一體化: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用于臨時支擋的樁、地下連續墻和永久性柱以及地下室墻一體化后,實現支擋與承重結構一體化。一體化的承重與支擋系統既能夠滿足支擋的需要和承重要求,又能夠提高施工速度,節約資源、能源,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社會效益,從而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
2、混凝土技術
2.1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要保證同一配合比,原材料不變。拌制混凝土用的各項材料及拌和物的質量應經過試驗檢驗。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根據氣候條件、運輸時間、運輸道路的距離、砂石含水率的變化、混凝土塌落度損失等,可摻用相應的外加劑做適當調整。制備成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優良,無離析、泌水現象。合理安排稠度,避免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積壓或供應不足,引起過大的塌落度損失。
2.2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拌和物從攪拌結束到施工現場澆筑不得超過180min,氣溫高于25°時,不得超過150min;在澆筑過程中,嚴禁添加配合比以外的水。駕駛員不得在途中、現場向車中加水,不得在途中無故停留或吃飯(特別是夜間)。若運輸砼的車輛發生故障,應主動聯系商混站調動其它車輛予以補充,以保證施工工地砼的連續供應。
2.3混凝土澆注的控制
澆筑時,混凝土采用一次性連續澆注成型。澆注底腹板混凝土時要讓腹板下梗處的混凝土充分翻漿,只有充分翻漿才能保證腹板下梗肋處的混凝土密實。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搗固密實。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時要注意注意,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要采用垂直點振方式振搗,“快插慢拔”、嚴禁“趕灰”;混凝土密實:不冒氣泡,不顯著下沉,表面平坦泛漿;移動距離:1.5倍(約40cm),梅花布置,混凝土較粘稠時,加密振點分布;振動時間:20-30s/點;插入下層深度:5-10cm;離模距離:5-10cm,避開抽拔棒和預埋件。要特別注意加強的振搗區域:端頭預應力區、變截面折線區、鋼筋加密區、預留孔處、倒角處、梗肋處。
3、預應力技術
在土木工程結構之中,有效設置預應力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土木工程施工中應該按照工程的特點合理有效設計施工工藝過程。預應力施工時,首先應該嚴格分析建筑特點以及荷載性能,根據分析結果選擇科學合理的預應力實施方案。尤其是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承重墻和梁都需要加強預應力的處理,應該與土木建筑施工有機結合,共同確保土木工程的順利開展。
在土木工程預應力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重要問題,其中以下兩點尤為重要:第一,確保安全完成任務,在土木工程預應力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每一次預應力筋的張拉做嚴格的把關;第二,嚴格按照工程標準施工,在工程預應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梁面等建筑物體在合適的位置,箍筋的大小粗細尺寸遵循圖紙要求。
在預應力施工技術施工過程中,嚴禁圍觀與閑雜人在現場出現,甚至進入到張拉操作區,避免鋼絞線崩斷造成危險;在預應力施工技術中,張拉操作人員應該相對穩定,避免頻繁換人;在預應力施工臨時用電時,要求必須使用三相五線制的配線,每一個臨時配電箱中,都必須安全使用到靈敏的漏電保護器裝置。
需要注意的是對張拉設備的選擇與參數的控制設定。在這一過程中,要對每一個細節進行記錄。預應力的底模以及支撐,應該在預應力筋張拉后進行拆除。在預應力筋張拉后當天,進行灌漿,如果無法做到該時間限定,要提前采用保護措施,主要是為了避免絞絲在暴露空氣過程中生銹的問題。鋼絞絲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有粘連的預應力技術施工中,壓漿前要以所有的機械進行充分檢查,利用壓漿機向管道內先注壓清水沖洗,保持管道濕潤,全部完成沖洗后開始進行壓漿。加適量的減水劑。需要一次性完成一個孔道的灌漿,中間不要停頓,另外在這一過程中,灌漿噴嘴不能離開關鍵孔,避免空氣進入形成氣泡。在排氣孔流出濃漿并穩壓后,及時封閉關鍵孔與排氣孔。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未來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給與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為環境帶來更好的生態效益,同時提高建筑質量與水平,這也是當前土木施工技術所面臨的的重大挑戰,并且伴隨著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工程施工難度也在不斷加大,為應對這些挑戰,只有不斷的創新與發展土木工程施工技術:
1、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發展結合科學技術的發展
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發展必須要通過結合先進科學技術來降低工程造價方,工程造價作為工程技術的重要評價參數,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先進科學技術來實現,先進科學技術可以降低工程過程中的人工費用以及機械設備費用,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程實現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施工發展,而且土木施工技術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實現多方面發展,對原有施工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行改善,進而達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自動化發展
自動化施工時未來工程施工發展的一重大趨勢,也是當前建筑業的發展方向,為實現自動化施工技術,必須對傳統的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方式進行改革,例如采用標準化的技術對施工技術進行改革,施工方式可以采用流水線性或者互換型,進而可以實現高效的施工生產,這為自動化施工打下了基礎,之后通過引進先進的機械設備,以實現自動化施工。
結束語
總之,在進行土木工程施工期間,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及綜合素養,及時找尋施工期間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進,從而提高企業的施工競爭能力,推動我國建筑領域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民軍.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04):62-63.
[2]趙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優化措施分析[J].中華民居,2013(07):222-223.
[3]肖杰.土木工程基礎施工技術要點研究[J].城市建筑,2013(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