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斌 夏玉蓮
血液透析作為一種腎臟替代療法,能夠短時間起到模擬腎臟的功能對患者體液進行凈化作用,去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謝掉廢物。目前在臨床上運用越來越廣泛,無論是對危重患者的搶救還是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血液透析的原理,以及什么樣的患者需要行血液透析,以及可能對患者產生的一些并發癥為內容介紹血液透析。
一、血液透析的原理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對膜的兩側的溶質進行交換以及排出過多的液體。其中對溶質的清除主要依靠彌散原理,溶質由濃度高的一側轉向濃度低的一側。或者使用對流原理,利用兩側的壓力梯度幫助溶質的移動,在為患者行動靜脈內造瘺手術為患者血液透析做好準備,一般要在1個月前即要做好。在前臂淺靜脈的“動脈化”后,流速明顯增快方便穿刺。
二、哪些患者需要做血液透析
(一)急性腎損傷的患者。血透可以急性干預由于腎功能急劇惡化導致的嚴重危及生命的后果。在腎功能減退后常常對患者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有著巨大影響。腎功能較差不能排除足夠的廢物,導致代謝廢物,各種毒物,堆積在人體對人的生命以及預后都產生了諸多不利的影響。尿同時清除代謝毒物,減輕腎臟負荷,幫助腎臟度過難關,同時對其他的器官也是一種支持保護的作用。為患者的原發病以及并發癥的治療創造機會。
(二)慢性腎衰竭的患者由于腎臟功能的嚴重下降。應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早期做好腎臟替代治療的準備,血液透析能夠有效的對患者的血液產生“凈化”功能,部分代替腎臟功能改變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一些非糖尿病的患者應當在腎小球濾過率在<10ml/min并合并尿毒癥的體征的時候就要安排透析治療,糖尿病患者這個值還要增大,在15ml/min以下即要準備透析。對于腎臟慢性衰竭的患者最終的治療方案還是腎臟的移植手術,只有這樣才能對患者腎臟功能有著極大 的提高。使用血液透析能夠幫助患者在等待腎臟來源的時候爭取時間。透析療法對腎臟的內分泌功能以及代謝功能不能有效的替代,所以對于慢性腎衰的患者還是要積極控制腎性貧血或者腎性高血壓等。
(三)尿毒癥的患者。由于患者長期腎功能較差,導致肌酐,尿毒氮,降鈣素等物質的堆積造成尿毒癥。這是一種嚴重的終末期腎病的臨床表現,使用血液透析能夠快速改善患者由于毒物對人體的影響以延長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之類的作用。也能為患者等待腎臟移植謀求時間。
(四)急性藥物或者毒物中毒的患者。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的患者血液中存在對人體不利的毒物,;用血透可以對低于透析膜的分子量且水溶性高的物質進行清除。尤其是那些蛋白結合率低的,游離濃度高的毒藥中毒能夠使用血液透析進行良好的急救。如乙醇,水楊酸等中毒。但是對脂溶性的物質如短效巴比妥類,有機磷,導眠能等不適合使用血透治療。對于那些中毒時間長且蛋白結合高的毒藥,血液透析的作用也極為有限。所以要對患者的毒物進行了解,對其的性質有充分的認識的情況下才能采取合適的方式,切勿盲目使用血液透析。
(五)“水過多”的患者。對于一些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將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去除,能夠有效的減少心臟的容量負荷。對那些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能夠干預其進程,挽救患者的生命。
(六)嚴重的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的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出現電解質出現明顯紊亂的患者,可能對患者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影響生命。尤其是高鉀血癥還有低鉀血癥。其嚴重者可能導致心搏驟停,對患者的生命造成了極大威脅。低鉀血癥可以通過增加鉀離子的攝入解決。而高鉀血癥的治療,最有效的方法是對患者的血液進行透析,將多余的鉀離子排除體外。此外還有酸堿平衡失代償的患者,其對患者的恢復有明顯不利影響。需要進行糾正,一般情況下用補液或者酸堿藥物進行糾正即可,但是有些情況下難治性酸堿平衡紊亂往往需要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快速糾正患者的內環境紊亂。
三、血液透析的并發癥以及注意事項
(一)本病需要充分抗凝,才能防止導管內發生血栓。對于一些凝血功能異常,有出血傾向,運用抗凝劑可能導致不可控制的出血應當對于這些患者使用本透析可以用腹膜透析代替。血透對溶質的交換往往很迅速,往往造成透析綜合征,血液中的溶質清除太快。細胞內外液體滲透壓失衡就會導致腦水腫,顱內壓增加等一系列并發癥。常常表現為頭暈,惡性,嘔吐,甚至出現精神異常等。
(二)對于一些低血壓的患者要特別注意濾過過快的時候可能會加重患者的低血壓,導致有效循環血量不足時候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三)由于使用血液透析需要長時間的抗凝。但是一些抗凝不確切或者沒有抗凝的情況下,可能由于導管異物造成的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嚴重的后果。
(四)血液透析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打擊較大,對于那些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特別要慎重。
(五)血液透析要注意頻次,以及持續時間。大概每周3次作用,一次5小時左右還應當適時調整透析劑量以達到充分透析。往往透析不充分可能對患者造成嚴重后果,是患者并發癥發生和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