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容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以骨量低下、骨組織微結構損壞、骨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最常見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質疏松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該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包括絕經后骨質疏松(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絕經后骨質疏松一般發生在女性絕經后5~10年內;老年骨質疏松一般指70歲后發生的骨質疏松;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病對象為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確。繼發性骨質疏松指由任何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或)藥物及其他明確病因導致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發生的不可控危險因素包括種族、年齡、性別、遺傳等,可控危險因素有:低體重,性激素低下,吸煙,過度飲酒、咖啡及碳酸飲料等,體力活動不足,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缺少光照或攝入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應用等。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鈣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和缺乏運動是骨量減少,進而發展成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
骨質疏松的危害:①起病隱匿。輕度時沒有明顯感覺,但骨鈣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強度逐漸下降,骨的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逐漸會出現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發展到關節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樓、負重或用力時疼痛。②骨折發生率高。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最多見,也最不容易被發覺而漏診。壓縮輕者沒感覺,重者會有腰背疼痛,但椎骨壓縮后不錯位,數月后穩定下來,疼痛自行緩解,多數人以為勞損或不重視而忽略,常常在看其他疾病拍片時才發現壓縮骨折,但風險是該處椎骨或其他椎體還會繼續骨折。③降低生活質量。嚴重時翻身、起坐、行走困難,甚至脊柱變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縮短、駝背,內臟功能受影響,還可導致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改變等。更重者會出現脆性骨折,即輕微創傷或者在未受傷的日常生活中就可發生骨折,比如跌倒常會發生大腿根、股骨頸、髖骨骨折或因支撐致手腕部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容易肋骨骨折;下樓梯踩空腳后跟跟骨骨折;彎腰、抬物等椎骨骨折。④并發癥多。骨質疏松患者時間久了還會有渾身疼痛的感覺,并且身高逐漸變矮,背也駝了下來,這些都是骨質疏松帶來的并發癥,嚴重的骨質疏松患者會嚴重影響到老年生活,晚上睡不著覺,牙齒過早脫落,給患者帶來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骨質疏松可導致出現骨骼畸形,如果患者的脊柱發生骨質疏松,可引起身高變矮、駝背,還有胸廓畸形的現象,嚴重的甚至可影響到呼吸功能;骨質疏松還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肺部感染、褥瘡等,這些并發癥的存在不僅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嚴重的話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從而增加死亡率。⑤心理危害。通常情況下,對于老年骨質疏松患者而言,受疾病及身體因素的影響,往往需要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從而患者就會極易出現精神抑郁,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且還會進一步促進患者合并呼吸機(及)循環系統疾病,從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增加死亡率。⑥經濟負擔大。治療骨質疏松也是一大筆費用,如果骨質疏松患者一直拖延著不去治療,就會加重病情,從而就增加了治療費用,患者的經濟負擔較大。
骨質疏松的預防:引起骨質疏松癥的因素主要有長期的吸煙史、缺乏必要的運動、營養不良、缺氧以及激素作用等,在了解到形成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后可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預防,對于有長期吸煙史的老年人群應積極地戒煙,可經常去戶外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在飲食上注意營養的平衡,做好鈣質的補充,避免長時間激素的使用;加強骨質疏松癥的健康宣傳,讓更多的人群,特別是絕經后婦女等骨質疏松高危人群了解、掌握骨質疏松癥的病因、危害,讓老年人群有強烈的自我保護以及骨質疏松癥的預防意識,避免在生活中發生碰撞、跌倒等;呼吁人們定期的進行體檢,特別是在嬰幼兒時期以及青少年發育,重視關鍵時期的健康體檢,保證人體各項營養的均衡,對于出現營養不良的人員應及時的采取措施加強營養,這樣可避免在老年后出現骨質疏松癥。
綜上所述,骨質疏松癥屬于老年人群中常見的一種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現代化社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具有涉及面寬、患病人群廣等特點,社會危害性主要以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骨質脆性增加,出現骨折的幾率也相應的增加。骨質疏松癥對于人體有著較大的危害,特別是對于老年人群,當患者出現輕度骨質疏松癥時,一些患者沒有明顯表現,但是部分患者會出現腿痛、腰痛等,從而對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影響。隨著病情的發展,這種疼痛會加劇,患者會逐漸的表現出行走困難、翻身困難等,嚴重的可出現脊柱變形、駝背以及骨折等,當然在這些危害中最為嚴重的就是骨折,由于骨質疏松,患者在彎腰、用力咳嗽、跌倒、碰撞等過程中會出現不同部位的骨折。老年人群本身骨折愈合減慢,一旦骨折,可能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自理,部分患者因為骨折造成殘疾,部分患者因為骨折造成死亡結局,因此對于骨質疏松癥應引起高度重視,除了做好預防之外,對于已經發病的患者應積極地采取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以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