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摘要】:在當今社會的教育環境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班主任學學生之間是否能夠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幫助班主任有效的管理班級,開展每學期的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提升自身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學生 和諧關系 構建
在我國,孩子從7歲左右就開始進入小學,完成國家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這期間,學校和班級是孩子學習的主要場所,老師是孩子學習的關鍵引導人。而班主任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領路人,也是孩子綜合素質培養的引導人,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積極的構建學生和班主任之間良好的和諧關系。
一、怎樣保持小學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融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師生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教師不應該因為學生的年齡小而不尊重其人格,而學生也應該做到尊師重道如此才能為和諧的師生關系打下基礎;其次,師生之間要保持暢通的溝通,教師應該做到及時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多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夯實基礎;最后,師生之間應該互相包容和理解,學會換位思考,學生應該理解教師的苦心孤詣,教師應該包容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和諧的師生關系架起橋梁【1】。
二、小學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存在哪些問題
(一)班主任過于重視學生成績
在我國的小學教育教學中,班主任對學生成績的好壞高低非常看重,甚至會根據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好壞,而忽視了學生成績以外的優點。班主任過于關注成績優秀的學生,導致后進生因班主任這種不公平的評判而產生不滿,進而產生對班主任的抗拒和厭惡,影響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
(二)管理班級制度的不科學
在小學班級里,班主任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教師形象,是班級中的絕對權威,導致學生不敢也不愿與班主任溝通和交流,慢慢就產生了隔閡,師生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另外,班主任也存在不敢放任學生對班級進行管理的問題,對于班級事務全部抓在手中,導致學生容易依賴老師,不能加強自我控制和管理,更容易犯下錯誤,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2】。
(三)班主任對學生缺乏耐心和包容心
當面對學生犯下的小錯誤,班主任往往不能以包容的心態去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改正,耐心的教導學生辨別是非對錯。當多次教導學生后而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時,會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會對學生進行語言上的攻擊和身體上的傷害,使學生在心理上對班主任產生恐懼,導致師生間的和諧關系破裂。
三、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小學班主任作為啟蒙老師,對學生的一生發展都起著基礎性的重要作用,只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三觀,才能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一)修正師生觀,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新課改的理念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老師應該放低姿態,意識到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同時,對于班級的管理也要適當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來。比如:每周開一節班會課,讓學生踴躍發言,提出對班級管理的建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加熱愛班集體。另外,班主任也要注意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相對于父母來說,學生更加聽老師的話,這就要求老師不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都要更加注重對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時刻謹記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榜樣,用自己的知識素養、道德品質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影響學生成長為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二)用愛心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
班主任要想與學生構建和諧融洽的關系,不能僅是從客觀上的方法技巧入手,更應該付出真心地關愛,把每個學生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學生只有真切的感受到老師的愛,才能從心底里信任老師,喜歡老師,才能使師生間的關系和諧。老師在面對全班學生時,應該做到一視同仁,不因個別學生成績好而過分關注,也不因個別學生調皮搗蛋而過分批評,對待個性差異的學生要給予同樣的關愛,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方法,保證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當然,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自制力、自控力都比較低,老師在給予關愛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小錯不揪,大錯不放,秉持公平原則,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對待不守規章制度的學生要嚴肅處理,適當的給予一定懲罰,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同時從心里更加信服老師,師生關系才更加融洽。
(三)通過有效的溝通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
小學生的思維想法非常簡單,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一定要采取簡單有效的溝通方式,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理解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比如:通過課下與學生聊天做游戲等了解學生的性格和想法,課上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或測驗的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近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對待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老師要多用鼓勵的語言和肯定的眼神與其進行溝通,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真誠,從而打開心扉,愿意與老師溝通交流,拉近彼此間的關系,增強師生間的情誼。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應該用耐心去教育學生,用愛心去引導學生,用包容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區別對待,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同時,班主任在管理和教導學生的過程中還要時時用心觀察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根據自身的教學教育經驗,對于特別性格的而學生給出針對性的科學教育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適應集體,使所有學生在班級中都能感受到老師的愛,師生之間可以構建起和諧的關系,師生雙方都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班級氛圍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陸祥格. 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孕育自控力 ——探微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班級管理策略[J]. 華夏教師, 2017(4):93-93.
【2】聶本亮. 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2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