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茹
【摘要】:傳統的小學英語作業訓練中,存在教師設置較多的作業量、創新性不足及單獨完成的題目較多的問題,使得小學生面對英語作業時常感到難以適從,從而對作業形成抵抗心理,這種心理對學生學習英語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時,需要立足學生心理發展和認知特征加以設計,將實踐性、趣味性知識融入作業,以此調動學生進行英語作業的積極性,實現新課改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相關教學要求。對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課改理念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相關對策,希望對其它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 小學英語 作業設計
作業所起到的作用是對學生所學知識點加以系統性訓練,以此鞏固學生知識。合理的作業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及應用能力,在學生價值、情感觀等方面都具有促進作用,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教師在設計英語作用時,必須遵循“以學生為主”的理念,從多元、開放及新型的英語作業設計角度出發,讓學生不再畏懼作業,并在作業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其英語潛能,培養其能力和個性,充分體現作業的價值。
一、設計具有趣味性的英語作業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在動力,也是開啟學生智力發育的重要點。學生的學習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習成敗具有直接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發揮作用,提高學生作業興趣,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對此,教師應設計一些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的作業,來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Picnics are fun》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課文改編成話劇形式,之后自由進行組合,4-6人為一小組課后進行排列,并在下一堂課中進行演示。通過設計表演性作業,來提高英語作業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自主進行作業的積極性。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必須熟練掌握文章內容,才能更好地進行演示,而這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加強鞏固課堂教學質量。趣味性的作業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生自主作用興趣,使學生不再認為作業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體驗和享受,這對提高學生英語成績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英語作用
課后作業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知識與知識掌握程度來進行設計。一旦學生對課文某個知識點沒有理解,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作業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些知識。同時,教師還需要按照課堂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和部分易錯點來設計具有針對性的作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鞏固課文內容,改進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Going to school》課文時,課文中涉及到了時間和交通工具相關詞匯,許多學生可能不能準確地理解這些詞匯的含義,教師就需要通過設計“When did you leave for school?/How did you come to school?……”問題來向學生提問,或者是以《Going to school》為主題寫一篇小作文,結合課文運用時間和交通工具等詞匯,通過這種方式,了解更多的交通工具詞匯,讓學生通過完成課外作業來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設計這種具有針對性的作業,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進行有側重的學習,避免出現沒有目的性的學習,這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有著促進作用。
三、設計具有層次性的英語作業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防止出現部分學生“吃不飽”或“吃不了”的問題。這需要教師在設計英語作用時將學生差異性考慮在內。設計的作用不僅需要體現基礎性,同時還要體現創新性,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作業方式,調動學生完成作用的積極性和提高作業熱情,充分尊重學生主體作用。對此,教師需要將作業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基礎性作業,也就是必做題,主要是為學生打好基礎;另一部分是選做題可以將作業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主要是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英語基礎較差和興趣不高的學生來完成,以此提高學生作業積極性;第二個等級主要是為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完成,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第三個等級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發散學生思維,從而提升其綜合素養。
比如在教學《Mother’s Day》時,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之后默寫單詞,也就是必做題,之后設計第一個等級的作業:從課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加以背誦;第二個等級是查找資料,將課后單詞通過其他方式加以補充,第三個等級是以子女的身份,給母親寫一封祝福的書信,字數保持在120字左右。讓學生依據自身具體學習情況,選擇合理的作業方式,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設計層次性的作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達到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提高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英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需要突破當前的作用設計中存在各種不足,通過不同的作業方式,竭力為學生設計科學有效的各種作業,以此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作用的價值,以此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上的發展,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翔.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英語作業布置[J].教育:文摘版,2015.
【2】董丹芳.論新課改下小學英語作業的科學布置[J].考試周刊,2016(37):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