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瑞
摘 要:本文從建筑空間的角度,探討了陶藝與建筑環境之間的關系,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討論了陶藝在建筑空間中的表現,為建筑的裝飾裝置設計帶來了新的視角,也探討了陶藝與環境藝術的關系。挖掘了陶瓷藝術語言的表現力,挖掘了陶瓷藝術的發展潛力,對促進陶瓷用途多樣化的發展起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陶藝;建筑;空間
隨著現代城市建設的大力改造,建筑裝飾設計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的藝術化已成為現代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審美趨勢。陶瓷材料技術的發展也給建筑裝飾及空間運用帶來新的思考,陶瓷也是表達情感和裝飾語言的重要材料,尤其是現代陶藝。陶藝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們的審美理想,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自然的生活器皿。它也滿足了人們日益加深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筑空間是人們生存的主要形式,也是現代陶藝最主要的載體。所以,兩者在自身的發展中都有不可磨滅的依賴性和互動性。
一、現代陶藝概況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在當代藝術上快速發展的道路上積累許多問題,其中有一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是中國當代藝術國際化趨勢中無法逃避的道路,如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當代藝術中找到平衡點,這就導致了中國許多藝術家的迷茫,不知從何發展,只能從模仿開始創作,卻離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遠。然而,除了上述問題外,中國陶瓷藝術具有代表性,因為嚴格來說,狹義上的“現代陶藝“在中國的歷史比油畫的要短。然而,在許多人看來它的歷史卻是漫長的。從原始社會的陶器繪畫以來,就被視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正是這種認識上的差異,造成了中國近代陶藝最基本的困境。無法脫離人民心中的傳統觀念去創作。但是也出現了一批從學院出來的陶藝家,如朱樂耕,呂品昌,白明,周國楨、姚永康等。陶藝家白明對“現代陶藝”的總結了如下幾種特點:“所謂現代陶瓷藝術,是指以陶或者瓷為主要創作材料,遠離傳統的實用性特質,如茶杯、碗、壺等等,而是表現創作人的理想、個性、情感、心理的作品形式,意識和審美價值。這種審美價值,在現代社會中注重挖掘人的內心世界,而不是挖掘客觀世界。但是我認為現代陶藝應不僅僅服從于個人,而是服從于公眾,美的東西應該是實用與藝術的結合。
二、現代陶藝對建筑空間的介入
長期以來,陶瓷作為建筑空間中的一種建筑和裝飾材料,在環境空間中發揮著積極的審美和實用的作用。陶藝與中國其他藝術一樣,經常受到西方現代藝術潮流的影響,并且伴隨著社會發展和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建筑設計理念的轉變而作為單獨的主體與建筑空間互動。比如說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院院長朱樂耕教授在中國國家大劇院,中國陶瓷博物館及各大酒店的陶藝作品。在國家大劇院的作品非常強烈的與建筑空間和觀眾進行互動。首先,這是當今世界的整體文化藝術氛圍的改變,西方當代藝術已經脫離傳統的寫實油畫壁畫,進入叛逆期。其次,是人們對環境觀念的轉變,原本高速發展的現代的物質生活轉變為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發展,人們面對鋼筋混凝土建造高層建筑和日益惡化的環境轉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建設,人們開始對賴以生存的環境開始重新考慮。具有自然化、開放性、人性化的使用空更加符合人們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從近幾年日益火熱的精品民宿設計已經逐漸取代高樓大廈的五星級酒店成為新的主流。從這點可以說明人們開始對建筑空間提出的新要求。而且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多樣藝術性能優勢。陶瓷材料易于加工成型,陶瓷的釉色豐富多彩,在景德鎮,單單釉色的品種就上萬。陶瓷有很大的表現空間,燒制方式的不同也能導致效果的不同,并且燒制后性能穩定、耐用、相對于其他材料易于維護。
三、現代陶藝在建筑中的運用
建筑與陶瓷藝術有著互相依賴的關系,建筑不僅僅是環境設計的主體,也是陶瓷藝術的主要載體。陶瓷是建筑裝飾用的人造材料之一。在多年的發展中,陶瓷藝術在建筑中逐漸顯示出自己獨特的用途,并隨著技術和人們審美的發展逐漸完善了自己的外觀。
國內外許多藝術家和建筑師對陶瓷在建筑中的應用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實踐,使陶瓷在建筑中的應用呈現出蓬勃發展的面貌和快速變化的發展趨勢。在世界各地,陶器在建筑空間中被廣泛用于裝飾,內容和主題廣泛,形式也豐富多樣。如朱樂耕教授將韓國麥粒音樂廳建成一座陶藝博物館,建筑的內外完全以陶瓷藝術品包圍,他的陶瓷作品不僅有藝術性而且還具有功能性,音樂廳的音響反彈在1.5秒左右,而由高溫陶瓷燒制成的陶藝墻面,效果達到了1.7秒,也是世界上是第一例完全使用高溫瓷做成的音樂廳,為其他音樂廳的建設提供了經典案例。在陶藝和建筑的討論中,不能不提到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性人物高迪和米羅兩位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師,他們的藝術天才為陶藝融入建筑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分別在他們的時代將陶藝在建筑中的運用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將建筑這種實用空間進行藝術化發展。其中高迪喜歡在建筑物表面做密集但是漂亮的裝飾圖案,他經常用裝飾石料和精美的彩繪陶瓷碎片等材料,它混合使用陶瓷材料使建筑獨具特色,至今巴特羅之家仍是西班牙獨特的景觀。
三、結語
陶瓷這種火與土的藝術給予周圍環境豐富的內涵和人文溫暖,人們逐漸認可其在建筑空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陶瓷不僅僅在建筑和環境設計領域的擴展不斷增加,在我們生活用品領域也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促進了建筑藝術的發展同時對建筑空間的裝飾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藝術發展的新要求也使陶瓷技術和藝術不斷的發展,使其更快地融入建筑藝術。在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開始追求品味、人文、藝術并且使用的生活空間。陶藝幫助人們建立與建筑溝通的橋梁,使我們的生活空間和精神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江偉賢.現代陶藝在環境藝術中的運用[d].武漢:武漢學院學報1990,13(2):18-32頁
[2]田鴻喜.現代陶藝介入建筑與環境裝飾藝術的研究.中國陶瓷工業.2003年10月.
[3]杭間.語焉不詳的中國現代陶藝[J].文藝研究.2003年第1期.
[4]薛圣言.論陶藝在建筑空間中的表現[J].中國陶瓷.第45卷,第9期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