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 樊明
【摘要】 ?在素質教育逐步深化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外,也應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效得到顯著性的提升,使得學生受益匪淺。因此,在語文教學當中,教師也應對這一方面加以注重,使得學生的學習習慣得到真正的養成?;诖耍疚膶⒁源藶樵掝},對習慣的養成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學習習慣 養成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023-01
前言
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小學是非常關鍵的時期,是學生生活態度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雛形等,對于學生后續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效用。因此,小學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發揮好在此方面的效用,巧妙地借助適當的方式方法,促使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得學生的學習心態更加端正,保障學生的語文學習得到持續、順利的開展。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中的主要障礙
(一)自制能力較弱
小學生由于受到了自身年齡的限制,與高中和初中生相比較,其的自制力是非常差的。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經??梢园l現,部分學生的好奇心特別重,在課堂中很難長時間的集中專注力,對于學習興趣缺缺,很難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成效。所以,由此可見,學生的自制能力弱,是學生在習慣養成中的一個障礙。
(二)學習動力不足
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學習動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將決定著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出現了偏差,再加上學生的生理特點,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嚴重的缺少學習動力,在學習中很難做到積極、主動等,要想達到預期中的學習成效是非常難的。
(三)依賴心理較重
據相關的心理研究表明,在現階段,小學生在開展學習中,對于教師的依賴心理是非常強的,很少能做到積極和主動,這與教師的教學思想、方法有著較大的關系。因此,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此方面進行注重,使得傳統教學的現狀得到改進,使得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得到真正的養成。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
(一)預習習慣的養成對策
預習習慣的養成不僅為了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也能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不良習慣得到改進等,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實現認真聽講,使得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順暢。同時,對于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專心聽講,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力得到集中,實現學生學習習慣的良好培養。
例如,在預習中,教師應先為學生布置好相應的任務,比如對文章進行反復閱讀,在閱讀第一遍時對課文中主要的事情進行了解;在閱讀第二遍時再對文章中的重點段落進行分析、解析等,并針對文章中的一些生字、生詞,可以借助網絡或工具書的方式予以突破,對自己的問題和困惑進行標注等,在課堂中認真聽講。在這樣的導向下,可以為學生的預習指明方向,大大的增強學生預習的方向性、針對性、實效性等,使得學生的預習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形成。
(二)思維習慣的養成對策
在語文教學中,思維習慣的養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這其中,教師應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下,來對學生的思維培養加以注重,達到預期中的養成效果,使得教學效果得到升華。
例如,教師在這其中,可以將教學情境的營造作為出發點,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更好的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比如,在講解“朋”這一漢字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故事或者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展現漢字奧秘,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始終處在活躍狀態,促使學生思維習慣的養成,使得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性的增強。
(三)閱讀習慣的養成對策
蘇霍姆林斯基這一教育學者曾經說過,讓學生變得聰明的方式不是在于補課,而是讓學生進行閱讀,再次閱讀等。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使得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思考、不斷求取等,促使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真正的生成。
例如,在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閱讀習慣的良好養成,教師可以將群文閱讀這一策略引入進來,結合課內某篇文章,選取一些題材、體裁、描寫方法相同或相近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并傳授給學生一些有效的閱讀方法等,使得學生暢游在閱讀的海洋中,促使學生發掘閱讀的樂趣,使其的閱讀習慣得到逐漸的養成。
(四)寫作習慣的養成對策
在語文教學中,除了以上三點之外,教師也應注重學生寫作習慣的養成,使得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鍛煉等,使得習慣養成得到真正的實現。
例如,在培養學生寫作習慣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1.仔細審題。對作文題目進行審視,找尋題目當中的關鍵點,使得一些跑題、離題現象得到避免;2.選材的精心組織。在剛剛想到、找尋到寫作素材時,一定是雜亂無章的。所以學生一定要對其進行合理組織,保障語言的流暢性,使得寫作效果得到相應的增強;3.重視修改。文章是越改越精的。所以,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反復修改,促使寫作質量的增強;4.工整書寫。在寫作中學生應做到書寫工整,書面整潔等,使得寫作狀態達到最佳,真正的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促使素質教育得到真正的實現。
結論
綜上所述,好的習慣養成就好像車的發動機一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發揮著巨大的效用,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效事半功倍,使得學生終身受益。因此,身為一名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實際開展中,一定要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習慣的培養等,為學生后續的深入性學習打下基礎,將自身的教育效用最大化地展現出來。
[ 參 ?考 ?文 ?獻 ]
[1]黃勛強.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小學數學家庭教育中的問與答[J].名師在線,2019(04):47-48.
[2]符甜.互聯網經濟背景下我國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2):179.
[3]林加飛.樂于傾聽善于質疑勤于思考——小議語文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9(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