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
摘 要: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心理健康既是大學生取得學業成功、事業成功的必備基礎;也是保證大學生正常健康生活的基本條件之一。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受到了我國各大高校的關注和重視,我國各大高校也在守護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做出了極大的努力。比如2018年3月長春工程學院與長春市心理醫院簽約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以此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而全面提高其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目前我國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卻普遍存在較低的現象,這一現象不僅會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正常學習,也會直接影響大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本篇文章首先對心理健康進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因素;建議
一、對心理健康的概述
心理健康英文mentalhealth。其指的是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就是心理健康。而在1946年英國倫敦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中,世界心理衛生聯合會(世界心理衛生聯合會英文worldFederationforMentalHealth,其指的是聯合國及其專業機構的心理衛生學術組織。前身為美國的國際心理衛生委員會,由比爾斯在1919年創立。后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下,于1948年8月在英國倫敦正式成立。)則將心理健康定義為:“在身體、智能、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具有以下幾個特征,①人格和諧完整。②能協調和控制情緒。③能夠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優缺點做出正確而中肯的評價。④良好的人際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每個人的發展都繞不過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既是我們的推力,也是我們的助力。擁有良好人際關系不僅能幫助我們事業更上一層樓,也能讓我們收獲最有價值的朋友,更能促進我們的心理健康。⑤心理韌性強。心理韌性代表的是一種心理狀態。其指的是個體能在應激之后(所謂應激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又稱為應激反應。)或者重大創傷之后能夠恢復最初狀態,在壓力的威脅下能夠堅韌不拔、頑強持久。并且,心理韌性還強調了個體在受到挫折后的成長和新生。同時,心理韌性強的人在受到挫折之后,不僅能夠回到最初狀態,而且還能在脫離逆境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強大。
二、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人際關系
美國心理學家、精神分析理論家沙利文曾認為:“社會不安全感引起的焦慮就其本質來講,源于人際關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與焦慮相反,安全是一種自信、樂觀的情緒狀態,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我國著名醫學心理學教授丁瓚也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所以人類的心理病態,(心理病態是一種異常的心理狀態。通常表現為情緒平淡、低興奮性或低喚醒狀態,無憂慮,無懼怕,不能學習回避有害刺激的條件性反應。)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調而來。”從上述兩則名言我們可以看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就是人際關系。所謂人際交往指的是人們在各種具體的社會領域中,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聯系,它反映在群體活動中,就是一種人們相互之間的情感距離和相互吸引與排斥的心理狀態。人際關系不僅是衡量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大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集中體現。大學生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無法與學校領導、教師、同學、親人、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極易容易產生苦悶、憂傷、孤獨、自卑等心理狀態,進而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
(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幾點建議
指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現代心理學研究曾表明:“某些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發生是由于人際關系失調所致。”由此可見,我國各大高校想要預防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就需要指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而我國各大高校在指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際交際觀念。高校教師在指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時,首先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因正確的人際交際觀念是贏得良好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條件。第二、指導大學生處理人際關系中的矛盾。第三、指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技巧與方法。高校教師指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技巧與方法,有利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因大學生只有學會與掌握了人際交往的技巧與方法,其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建立人際交往的技巧與方法一般有以下兩種,即①重視良好第一印象的建立。在人際交往中,能朝夕相處的人畢竟少。在與別人短暫的接觸中,雙方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且會對雙方能否繼續交往下去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要重視良好第一印象的建立。②學會贊美他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贊美和表揚,是人們共有的心理需求。因此,在人際交往中要學會贊美他人。
參考文獻:
[1]謝芳.大學生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3):159-160.
[2]趙鑫,文雅,金振華,成秀梅,李天昊,李營.醫科大學生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01):95-97.
[3]鄭洋.塑造大學生健康心理[A].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如何制定科學決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技與企業》編輯部,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