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苗苗
摘 要: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Conditional?Cash?Transfers,CCT)是一種減貧的社會政策,面向窮人和弱勢群體,直接向他們支付現金,這種社會政策日益成為發展中國家保護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的基石。在非洲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作為一種減貧的政策,也間接的成為了艾滋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在不同的層面作用于感染艾滋病的結構性因素,有效的發揮了防控艾滋病的干預性措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在艾滋病防控方面也慢慢的面臨諸多挑戰。
關鍵詞:艾滋病;現金轉移;防控;
一、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
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是指通過對貧困群體提供帶有一定附加條件的現金補貼,這種支持提供的前提是接受補貼的家庭必須將扶助資金用于子女在健康和教育方面的人力資本水平的提升或其他社會服務。在一些國家,通過項目實施,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帶來了許多積極成果: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提高;預防醫療服務使用率提高;童工減少;入學率提高;輟學率下降等。這種減貧的方法,在非洲也間接的減少了艾滋病毒的感染率,成為艾滋病防控的有效措施。
現今在非洲,越來越多的低收入國家和與性傳播有關的國家,開始專門為防控艾滋病探索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方案,以期降低艾滋病毒的感染率。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作為艾滋病毒防控的一種結構性干預措施,是更廣泛的“聯合預防”的一部分。“聯合預防”是將傳統的艾滋病毒生物醫學和行為方法與解決感染在病毒潛在結構性驅動因素的方法結合起來,更好的達到防控的目的。
二、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有效防控艾滋病的原因
(一)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
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是直接形式的現金補貼,將現金直接交到接受補助的家庭手中,這種形式的補貼也使的家庭中的年輕婦女收入增加了,這些收入可以替代她們以性工作換取的金錢,有條件現金轉移可以幫助女孩和婦女賦予保護自己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
在非洲不平等的性別關系助長了對婦女人權的侵犯,婦女的收入低下以及對男性伴侶的依賴,也使得他們時刻面對這來自男性伴侶的性暴力。對性暴力的恐懼可能使得婦女不敢要求較安全的性,不敢和性伴侶討論忠誠的問題,這就容易使她們可能感染艾滋病毒或其他性病的性行為。對女性的有條件轉移現金支付可以增強她們的自信、社會地位和自主權,同時減少她們對男性的經濟依賴,使婦女能夠更好地控制她們的性關系,特別是增加了婦女與誰、如何和何時發生性關系進行談判的權力,這也間接的降低了她們的艾滋病毒感染率。
(二)提高了入學率
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幾乎普遍提高了入學率和出勤率,縮小了教育性別差距,降低了輟學率。在南非,兒童出生時便開始接受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的家庭取得的考試成績,比在那些在兒童六歲時開始接受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的家庭要高的多。造成這一影響的原因是女童上學延誤率下降了27%。雖然教育本身帶來的影響是重要的,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更傳統的教育結果可以保護青少年避免感染艾滋病毒,特別是對女孩。在非洲一些女孩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很難完成學業或者根本沒有接受過教育,這就使得他們找不到一個穩定的工作,經濟上只能依附以男性伴侶。而通過接受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這些女孩不僅可以學習有關艾滋病的知識,還可以通過接受良好的教育,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相應的她們就可以在經濟上獨立于男性,可以自由選擇性伴侶,避免性暴力,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風險。
(三)降低經濟不平等,減少性行為
經濟不平等與艾滋病毒的感染率密切相關,在非洲一些貧困家庭的婦女,一些證據表明,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使得一些非洲國家的社區內的經濟不平等降低,這在短時間內也間接使得該地區的艾滋病毒的感染率有所降低。
肯尼亞孤兒和弱勢兒童現金轉移支付計劃(CT-OVC)于2007年啟動,該計劃每月向有17歲以下兒童的貧困家庭提供約20美元的現金轉移。2011年的一項評估發現,這種現金轉移支付計劃對這些接受現金轉移支付計劃的家庭的性行為產生了影響。該評估發現接受現金轉移支付計劃的家庭中,年輕成員在過去三個月內發生三次或三次以上無保護措施性行為的可能性降低了11個百分點。初次性行為的年輕女性在2007年以后,一年內擁有超過2個性伴侶的可能性要低7個百分點。后來,一項針對CT-OVC的隨機研究顯示,該計劃使15-25歲的人群初次發生性行為的幾率降低了31%。眾所周知性傳播是艾滋病傳播的途徑之一,性行為的減少,也使得艾滋病毒的感染率有所降低。
三、結語
研究者通過對非洲國家試行的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計劃的觀察發現,盡管非洲國家部分地區推出了教育救助計劃,但當地教育部門的實際承載能力并未有效擴充。即使學校有能力敞開大門招收學生,但是居住地分散、上學路途遙遠等原因也造成了這類項目的實際效果有限。一些調查報告也表明,在接受有條件現金轉移女學生報告中顯示,為了滿足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的條件,拿到現金補貼,她們承受了很多心理壓力。因為她們必須通過滿足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的條件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而不是為了上學接受現金轉移。
要想提高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對預防艾滋病的作用,首先要重點關注艾滋病毒感染率高的新的社區,特別是通過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的社區;其次,要減少當地或社區的男女經濟不平等程度;最后,要注重艾滋病毒感染高風險的時期和環境,特別是女童和年輕婦女對艾滋病毒的感染。
盡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可以預防艾滋病,但它并非靈丹妙藥。艾滋病的歷史一再表明,單一的防控措施并不能制止這種流行病。相反,新方法則增加了一種預防手段,如果在適當的情況下有效地結合使用,就可以扭轉疫情。有條件現金轉移相對于其他的防控政策沒有很大的特殊性,如果這種措施能夠得到執行,應將其作為包括生物醫學干預措施在內的其他預防措施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參考文獻:
[1]汪三貴,曾小溪.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減貧的國際經驗[J].國際參考,2016(2):1.
[2]United?Nations?Development?Programme,Cash?Transfers?and?HIV?Prevention[R],Octobe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