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匯
摘 要:錢氏一族起于關中地區,自周代發源后,曾有過數次重大遷徙活動,逐漸形成了遠古及江東錢氏、吳越錢氏、嘉定錢氏及關中丹陽錢氏等主要分支。錢氏一族的多次遷徙,既有戰亂的影響,也有經濟、政治因素的作用,王朝更替、政治動蕩無一不影響著錢氏一族的命運。錢氏家族的遷徙歷史,可以看做是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漢末年遷徙至吳興的錢氏一支,將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了當地,促進了湖州地區的開發;宋代錢氏日盛,子孫封官蔭爵者數不勝數。錢氏家族受到時事的影響,或主動或被動遷移至全國各地,其族人的活動也深刻影響了時代的發展。
關鍵詞:錢氏;家族;遷徙;源流;吳興錢氏
一、錢氏之源流
錢氏得姓始祖為彭祖二十八子彭孚,興起于關中一帶,受秦末戰亂影響,部分族人遷至彭祖的發祥地彭城居住,開始了長達千年的遷徙之旅。其族人的足跡縱橫南北。在四次重大遷徙過程中,形成了錢氏的主要分支。其遷移的主要路線為:秦末由關中遷至彭城;漢末遷往烏程縣,形成了吳興錢氏一支;宋初吳越王錢弘俶歸降宋朝,舉家遷至汴京開封府;嘉慶二十年(1815),因自然災害,錢福武帶領族人渡渭河到周至定居,再次回到了數千年前錢氏的發源地,在此繁衍生息,結束了漫長的遷徙歷程。本文擬通過梳理錢氏遷徙之背景、經過,考察時代浪潮下錢氏家族的抉擇與命運。
據《關中丹陽錢氏族譜》所載,錢氏“始于少典,繼于彭鏗,得姓于孚”。彭鏗名篯,字鏗,因被堯封于彭城乃以彭為姓,史稱彭祖。彭祖二十八子彭孚曾助周滅商,武王即位后被封為“錢府上士”,其后人便以官職為姓,錢氏一族由此興起。彭祖受封之地彭城在今江蘇省徐州市,距關中有千里之遙。周文王召彭孚至西岐,才有關中錢氏一族。
二、吳興錢氏
西漢末年,中原地區戰亂頻發,當地經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再加上政治上受到王莽集團的排擠,于是錢氏一族決定舉家遷徙。帶領族人遷徙的錢林,史載其為“ 彭祖四十三代孫,漢諫議大夫”。錢林所擔任的諫議大夫為中央六百石的高官,光武帝劉秀時始有諫議大夫之稱,乃是天子之下四大夫之一,地位可以說是相當高的。到了王莽統治時期,身為上層統治集團一份子的錢林,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政治旋渦。在政治上的不得意、戰亂導致經濟凋敝促使錢林帶領家族遷往烏程縣。因錢林曾在此地擔任過縣令,且烏程縣距中原動蕩地區較遠,所以他選擇了此處作為遷入地。
遷到此處的錢氏一支,成為了后來的吳興錢氏。被命名為“吳興錢氏”,與當地地名的更改有關系。《三國志·吳書》記載:
(孫皓)分會稽為東陽郡,分吳、丹楊為吳興郡。其詔曰:“古者分土建國,所以褒賞賢能,廣樹藩屏。秦毀五等為三十六郡,漢室初興,闓立乃至百王,因事制宜,蓋無常數也。今吳郡陽羨、永安、余杭、臨水及丹陽故鄣、安吉、原鄉、于潛諸縣,地勢水流之便,悉注烏程,既宜立郡以鎮山越,且以藩衛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縣為吳興郡,治烏程。”
孫皓詔書中所說的明陵,是東吳文帝孫和也就是孫皓之父的陵墓。立吳興郡以“藩衛明陵,奉承大祭”,一方面反映了吳興郡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說明此地長期沒有得到充分開發,東吳政權直到末帝孫皓時期才在此設郡。
烏程縣大約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河流入太湖需經過此處,即詔書所言“地勢水流之便,悉注烏程”。設立吳興郡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治理烏程。河流入太湖、入海形成了地勢平坦且土地肥沃的沖積扇。從發展農業的角度來看,是十分有利的。在這一時期遷到此處的錢氏家族,掌握著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他們帶來了犁、鋤、鐮、耙、鍬、鎬等農具,并在當地推廣了牛耕技術。在湖州地區的早期開發史中,錢氏家族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在吳興地區,錢氏一族也引來了鼎盛發展時期。
南陳一朝,陳氏與錢氏多次聯姻。錢家出了一位皇太后、一位皇后、一位貴妃、兩位駙馬、五位太守、三位侯爵,一時風頭無兩,其影響力進一步向安徽、廣東一帶發展。陳朝高祖起家時即為吳興太守,因此與當地的大族錢氏關系密切也是十分自然的事。高祖元妻錢氏去世后,繼妻章要兒也是吳興烏程人,側面反映了陳朝與吳興氏族的密切關系。
三、結語
錢氏一族自關中發源,其影響力逐漸擴散至東南地區。在數次遷徙中,錢氏家族始終保持著宗族的形態,并且在當地迅速發展。唐末是錢氏鼎盛發展的時期,奠定了日后錢氏家族對外擴散影響力的基礎。史書中記載的錢姓人物也是在這一時期開始明顯增多。在宋、明、清幾朝,錢氏一族能人輩出,累世高官者不計其數。
錢氏一族遷徙多出于躲避戰亂、災禍、政治動蕩等原因,從這一家族千年來的遷徙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發展對于普通民眾的影響以及各地地理的變遷。在遷徙過程中,家族始終作為一個基本單位發揮著作用,由此凝聚而成的族人能夠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發展。也正是這樣,雖然歷經多次遷徙,錢氏一族仍然能夠數次在當地成為名門望族。但另一方面,由于其家族內部過分保守,很少與外姓融合,也極少主動對外發展,因此我們所看到的錢氏家族史總是被動的,只有受到強大外力推動時,才會改變安穩的現狀。濃厚的家族觀念和安土重遷的思想,與多次遷徙似乎是矛盾的,但正是在這樣的矛盾中,錢氏家族完成了長達千年遷徙之旅。
參考文獻:
[1]錢保民:《關中丹陽錢氏族譜》,西安:西安市商標印刷廠,2016年。
[2][宋]鄧世銘:《古今姓氏書辯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宋]談玥:《嘉泰吳興志》,民國吳興叢書本。
[4][西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